景点分类: | 全部 森林公园 海岛海岸 草原草甸 沙漠戈壁 冰川雪域 湿地湖河 名山奇峰 自然保护区 野生动物园 主题公园 名胜古迹 历史遗产 民族风情 度假疗养 园林老宅 陵园古墓 古镇村落 博物馆 考古遗迹 城市风光 名人故里 宫殿楼阁 道教福地 宗教旅游 地质奇观 探索体验 农业观光 工业旅游 植物园 邮轮游艇 |
---|---|
所在地区: |
桃源湖位于黑龙江省伊春市桃山林业局内。建于1985年,水面50公顷,水深 8米。夏季碧波荡漾,可游泳、垂钓、划船,是避暑的最佳境地;冬天冰封雪盖,是赏雪滑冰的好去处,备有马爬梨、雪橇车。游人可到冰雪中尽情游玩。
兴安杜鹃,俗称达子香,也称满山红、映山红。这种植物只生长在高纬寒极地区,每年春天5月份开花,每到花开时节,公园成为花的海洋,绿树红花,满园飘香,美不胜收。公园建有东西两座园门,西园门为正门,上有黑龙江原省长陈雷的题字“松苑”,两侧多彩绘壁画,整做公园绿树成荫,鲜花遍地,园内修有林中小径和石桌木椅,是全国极少的城内原始森林公园之一。
在黑龙江北部的大兴安岭地区,有一个边陲小镇――漠河镇,位居中国的最北端,素有“中国的北极村”之称。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种神奇的天文景观―――北极光。所以,漠河镇又被称为“不夜城”。漠河地处北纬53°的中俄界江黑龙江南岸,常年寒冷如冬,夏季只有半个月左右,而且昼长夜短,白昼可达19小时以上。
丰林自然保护区,地处小兴安岭南坡,地带性植被为温带针阔叶混交林,主要森林类型有红松林、云冷杉林和落叶松林,其中红松林所占比例最大,蓄积量占全区总蓄积的2/3。刚劲挺拔的红松蔽日,并基本保持在原始林状态,使保护区成为著名的“红松之乡”,对开展科学研究和教学实习及指导生产实践方面均有重要价值。 丰林自然保护区1958年建立,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8400公顷。
嘎仙洞森林公园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境内。闻名海内外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拓跋鲜卑旧墟石室嘎仙洞,是一个天然石洞,规模宏大,地处高阜,背风向阳,依山傍水。洞南北长92米,东西宽27.8米,高20多米。洞内石壁祝文是北魏皇帝拓跋焘于太平真君四年(公元443年)派李敞来祭祖时所刻,距今已1558年。
大兴安岭“五•六”火灾纪念馆是为了反思纪念1987年5月6日发生在大兴安岭的特大森林火灾而建造。纪念馆位于漠河县西林吉镇中华路东侧,17区西北端,1988年10月22日建成开馆,于2006年重新改扩建,新馆占地面积29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518平方米,展厅面积2260平方米。大兴安岭“5.6”火灾纪念馆,位于漠河县西林吉镇内,始建于1988年10月,每年接待游客数万人。2006年重新改扩建。
南木鄂伦春民族乡是以鄂伦春族为主体,汉族居多数,蒙古族、回族、满族、达斡尔族、朝鲜族、鄂温克族、锡伯族等九个民族构成的民族乡。2002年全乡总人口8909人,其中,乡属总人口4480人,鄂伦春族人口84人,其他少数民族1455人。
呼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地处大兴安岭主脉和伊勒呼里山所夹成的东北坡(其地理坐标为东经 122°42′14″—123°18′05″,北纬51°17′42″—51°56′31″)。保护区是中国最北部面积最大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综合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南北长约63公里,东西宽约32公里,总面积为167213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54087公顷,实验区面积67633公顷。缓冲区面积45493公顷 。
漠河村以河得名,漠河,在清代也作“墨河”、“穆河”。素有“北极村”、“不夜城”之称。位于黑龙江省最北部,黑龙江上游右岸,隶属漠河县漠河乡管辖。距县城83公里,是中国位置最北的一个乡人民政府驻地。属高寒地区,全年12个月差不多有8个月是处在严冬里。冬天最低气温达零下51℃—52℃。清代晚期,1860年(清咸丰十年),开始有人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