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分类: | 全部 森林公园 海岛海岸 草原草甸 沙漠戈壁 冰川雪域 湿地湖河 名山奇峰 自然保护区 野生动物园 主题公园 名胜古迹 历史遗产 民族风情 度假疗养 园林老宅 陵园古墓 古镇村落 博物馆 考古遗迹 城市风光 名人故里 宫殿楼阁 道教福地 宗教旅游 地质奇观 探索体验 农业观光 工业旅游 植物园 邮轮游艇 |
---|---|
所在地区: |
镇海楼坐落在越秀山小蟠龙冈上。该楼又名“望海楼”,因当时珠海河道甚宽,故将“望江”变为“望海”。又因楼高5层,故又俗称“五层楼”。楼前碑廊有历代碑刻,右侧陈列有12门古炮。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永嘉侯朱亮祖扩建广州城时,把北城墙扩展到越秀山上,同时在山上修筑了一座五层楼以壮观瞻。镇海楼历史上曾五毁五建,现建筑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是1928年重修时由木构架改建成。
余荫山房,又名余荫园,馀荫山房,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东南角北大街,距广州17千米。余荫山房为清代举人邬彬的私家花园,始建于清代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一说为同治六年),距今已有130多年历史。园占地面积1598平方米,以小巧玲珑、布局精细的艺术特色著称。著名作家朱千华先生在园林文化随笔《雨打芭蕉落闲庭•岭南画舫录》中,对余荫山房有详尽描述。
小楼仙源位于荔城北13公里的小楼墟,是传说中的八仙之一的何仙姑故乡。有何仙姑家庙、古井、盘龙古藤等历史文物,故名“小楼仙源”。 传说中的何仙姑,本是增城小楼人,得道升仙之后,乡人建了何仙姑家庙,世世代代供奉她。海内外善信都信其灵验,因此香火旺盛。何仙姑家庙内的古井,泉水清冽,瓦顶上长着一棵桃树,名曰仙桃,一年四季不用浇水。或遇天旱也不枯萎,年年结果,售价昂贵。
所谓西关,是老广州人对位于荔湾区,北接西村,南濒珠江,东至人民路,西至小北江,明清时地处广州城西门外一带地方的统称。西关分为上西关和下西关,其中上西关地势较高,下西关地势较低。明末兴建起十八甫,开设有十三行。清代中、后期起,西关先后兴建了宝华街、逢源街、多宝街等居民住宅区,这里的西关大屋和竹筒屋等广州典型的传统建筑便应运而生了。
五仙观位于惠福西路。现寺观建于明洪武七年(1337年),是一座祭祖五仙的谷神庙。该观属道教寺庙,寺坐向南,门上大匾上有清人书写的“五仙大观”四个大字。五仙观依山而建,现存有头门、后殿、东斋与西斋。五仙观为绿琉璃瓦重檐歇山顶,木构架保存完好,玲珑新巧。后殿东侧裸露的一块红砂岩,上有巨大的脚印凹穴,古人一向认为这是“仙人拇迹”,重点保护下来。
文德路是广州书画艺术品的专业街市,有“广州画廊”之称。满街均是装璜颇为精美的字画和工艺品。如果喜欢时尚前卫的风格,可以挑选一些复制西方名家的油画或抽象画。如果对中国传统情有独钟,众多的中国山水画或嵌玉艺术画。此外还有大量如非洲木雕、艺术干花等风格各异的工艺品。
天湖旅游风景区位于著名的广东省从化温泉省级旅游度假区内,天湖库容1千万立方米,最深处40余米,湖水清澈晶莹,湖畔群山环抱。林中古木参天,处处层林叠翠,是远足探幽避暑的胜地。另有,广东省江门市台山市天湖旅游风景区。
著名名胜古迹。位于珠江南岸新港路五凤村(宋时称万松岗)。清道光年间道士李名彻(道号青来)见此岗“山环水曲,松石清奇”,遂取名漱珠岗.岗上有李氏募建的纯阳观,成于道光六年(1826),以观中供奉纯阳真君得名。观傍山构筑,布局谨严,简朴古雅。观后有朝斗台,用花岗石砌筑而成,乃李名彻晚年为观测天象而筑,是广州地区仅存的古代观象台。
广州石室圣心大教堂坐落于广州市区中心的一德路,是天主教广州教区最宏伟、最具有特色的一间大教堂。该教堂建于1863年,落成于1888年,历时25年始建成,至今有130多年的历史。由于教堂的全部墙壁和柱子都是用花岗岩石砌造,所以又称之为"石室"或"石室耶稣圣心堂"、"石室天主教堂"。是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十香园位于广州市海珠区昌岗中路怀德大街3号。为清末著名画家居廉、居巢兄弟的居住、作画及授徒之所。占地640平方米,四周以青砖砌墙围成小院。园内种有写生用的素馨、茉莉等10种香花,故名十香园。现存紫梨花馆一座。馆内西部为居巢授徒处,岭南画派创始人高剑父、陈树人均曾学画于此。著名作家朱千华先生在其园林文化随笔集《雨打芭蕉落闲庭•岭南画舫录》中,对“十香园”有详尽记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