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分类: | 全部 森林公园 海岛海岸 草原草甸 沙漠戈壁 冰川雪域 湿地湖河 名山奇峰 自然保护区 野生动物园 主题公园 名胜古迹 历史遗产 民族风情 度假疗养 园林老宅 陵园古墓 古镇村落 博物馆 考古遗迹 城市风光 名人故里 宫殿楼阁 道教福地 宗教旅游 地质奇观 探索体验 农业观光 工业旅游 植物园 邮轮游艇 |
---|---|
所在地区: |
一线天又名灵岩,位于武夷群峰的西南端,是武夷的最奇的岩洞,素有“鬼斧神工之奇”的称号。一线天,存在在九曲溪二曲南面的一个幽邃的峡谷中。里面一座巍然挺立的巨石,长数百丈,高千仞,名“灵岩”。岩端倾斜而出,覆盖着三个毗邻的岩洞:左为灵岩洞,中为风洞,右为伏羲洞。从伏羲洞而入岩内,到了深处,抬头仰望,但见岩顶裂开一罅,就像是利斧劈开一样,相去不满一尺,长约一百多米,从中漏进天光一线,宛如跨空碧虹,这就是令人叹为观止的一线天。
巴马寿乡广场位于巴马县城,规划设计充分吸纳了巴马长寿之乡、瑶族图腾等民族文化特色,同时浓缩了巴马山清水秀的地理特征。旋转奔放的平面构图, 层层叠落的音乐喷泉,气势蓬勃的“寿”字雕塑,既反映了巴马团结和谐的民族氛围,又体现全县上下改革创新的精神与力量,广场建成后已经成为巴马文化、集会、休闲的理想场所。
百魔洞位于巴马县甲篆乡,1987年,当中国和英国的岩溶地质专家踏进了百魔洞,进行了联合考察后,一致认为:该洞集天下岩洞之美于一身。洞的平均高度为80米,宽70米,主游路程4000多米,盘阳河从百魔洞下流过。百魔洞的独到之处还在于它的钟乳石高大气派;据测量,最高的石笋为39米、直径为10米。景点设有:孔雀迎宾、良田万顷、金山猴王、杜甫吟诗” 该洞加上洞上洞、洞内洞之歧路,游程可达万米。与相通的感岁洞,邻近的柳羊洞和五仁洞组成庞大的洞群。
百鸟岩,位于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甲篆乡烈屯西北面的漠斋山下,别名龙虎洞。因洞内燕子栖集,蝙蝠掠飞,又名百鸟洞。盘阳河自吉屯白熊洞潜入山下,形成1000多米的伏流暗河后,在此洞流出。洞口宽50米,一石壁把洞口分成两个略呈三角形的左右洞口。左侧洞口宽40米,高16米,两洞口内侧相通。洞深500米,蜿蜒曲折,直通与白熊洞一山之隔的拉类坳下的一个侧洞口。洞中水平如镜,深不可测,宽处约40米,窄处10米,从洞口行舟至300米转折处,距水面30米处有一圆形天窗,山坳之光照到水面,犹如舞台上的光束,色彩纷呈,近右侧洞口处有沙滩,可停靠舟船。
我国九大名关之一(友谊关)关楼左侧是左弼山城墙,右侧是右辅山城墙,犹如巨蟒分联两山之麓,气势磅礴。是我国保存比较完整的明、清时期的南疆边关要塞。始建于汉朝,原名雍鸡关,又名大南关、界首关。明洪武元年(1368年)名鸡陵关。永乐五年(1405年)更名镇夷关;宣德年(1428年)改名镇南关;1953年更名为睦南关,1965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命名为“友谊关”。
河源越王山旅游风景区:位于河源市紫金县古竹镇的东江河畔,方圆两平方公里。相传越王山是因西汉南越武王赵佗登高面壁铭志称王而得名千年的古寨门、完好的越王井、越王榻,更让人睹物寄情这是自然风光独树一帜,只是山水完美融合的典范其山峰千姿百态,势如南越王之千军万马雄伟壮观天然大佛、转运石、越王谷、越王石等自然景观堪称粤中一绝踏入风景区。
于1998年10月1日动工,1999年2月6日竣工。 喷泉集声、光、水、色于一体, 由主喷和副喷两部分组成。主喷169米的水柱直冲云霄,气势雄伟,蔚然壮观,显示出欲与天公试比高的气派,为目前亚洲第一高喷泉;副喷由1068个喷嘴、618盏水下彩灯组成,在欢快愉悦的乐曲中,通过直喷、水帘、水浪、水松、内抛、摇摆、编网等8种水型。
新丰江水库大坝距河源市区6公里,为混凝土结构,高124米,坝顶宽为5米,长度440米,是世界上第一座经受六级地震考验的超百米高混凝土大坝。溢洪段设有3孔。1997年7月11日至14日、8月9日至16日,大坝两次开闸泄洪。泄洪时,湖水从闸奔泻而出,伴随着雷鸣般的呼啸声,卷起千堆雪,仿似一幅蛟龙闹海图,十分壮观。
位于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热水镇,这里的地下温泉储水量异常丰富,日出水量超过6000立方米,泉水温度高达88℃,水质清澈、晶莹爽滑,富含偏硅酸等10多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微量矿物质元素,温泉水呈偏碱性,PH值为7.42,对防治心血管病,风湿性关节炎、心肌炎、肌肉劳损等疾病具有特殊疗效。在水温、供水量、对人体有益度多方面都是世界级的纯天然、无污染的药疗性的温泉之一,被誉为“广东温泉之冠”。
黄龙岩畲族风情旅游区位于距河源市区59公里的东源县漳溪畲族乡高嶂山脉,占地约20平方公里,由高嶂山、狮型地水库和黄龙岩洞、侧身岩、燕岩石等七个溶洞以及畲族文化展览厅、畲族风情表演等项目组成。黄龙岩畲族风情旅游区特色:包括三大主题内容,一是畲族风情游,二是鬼斧神工溶洞游,三是景区的植物文化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