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东聊城聊之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欢迎,请登录 传真:0635-8336665 24H电话:0635-8681234
综合 人气
共368条结果
  • 帕拉庄园

    帕拉庄园是西藏大贵族帕拉家族的主庄园,全称帕觉拉康,位于江孜县城西南约4公里的班觉伦布村,是目前西藏唯一保存完整的旧西藏三大领主贵族庄园。帕拉庄园是西藏大贵族帕拉家族的主庄园,全称帕觉拉康,位于江孜县城西南约4公里的班觉伦布村,因此又叫班觉伦布庄园。帕拉庄园位居旧西藏十二大庄园之列,是目前西藏唯一保存完整的旧西藏三大领主贵族庄园。

    [历史遗产]

  • 秀巴千年古堡

    秀巴千年古堡旅游景区位于林芝地区工布江达县的巴河镇秀巴村,距县城55公里,近靠318国道,是尼洋河风光带重要旅游景点之一,也是林芝地区首批开发的人文景区。古堡群由5个高低不同的堡垒组成,间距大约为30至50米,各个堡垒相互呼应,互为犄角。秀巴千年古堡相传是1600多年前松赞干布在征战中,为方便军队之间的联络以及屯兵和防御,修筑了具有统治标志的古堡群。古堡群在西藏各地均有分布,其建筑风格根据各地的风情和建筑材料而定,有石片砌成的、泥垒的、木制的三种。秀巴千年古堡属片石、木结构。其历史比布达拉宫还早300年 。

    [历史遗产]

  • 聚义厅

    聚义厅作为梁山好汉们聚会、议事、欢庆、出征、颁令的地方,为适应事业规模,自然屡加改建,到宋江改聚义厅为忠义堂,这里一直是梁山事业蒸蒸日上、最后成为朝廷“攘外安内”劲旅的策源地。随着近千年的自然变迁,聚义厅自然已成为“陈迹”。到20世纪八十年代,国家决定对梁山作为历史上农民起义遗址进行修复时,聚义厅只留下模糊不清的基础、院内的旗杆窝和“宋江井”了。

    [历史遗产]

  • 断金亭

    断金亭在梁山支脉狗头山,西临悬崖巨壑。是当年林冲为纳晁盖等七好汉入伙,火并白衣秀士王伦的地方。现已修复断金亭,并在亭下修建.断金亭取 《 易经》中“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之意。 当年林冲雪夜上梁山时,朱贵引见林冲,撑一叶小舟穿过金沙滩,看岸上两边都是合抱的大树,半山里一座断金亭子。四面水帘交卷,周围花压朱阑。万朵芙蓉铺绿水,千枝荷叶绕芳塘。华檐外阴阴柳影,锁窗前细细松声。江山秀气满亭台,豪杰一群来聚会。后来,林冲为纳晁盖、吴用,阮氏三雄等七位好汉入伙,在此间火并了胸怀褊狭、嫉贤妨能的白衣秀士王伦,立晁盖为梁山泊主。

    [历史遗产]

  • 梁山

    梁山是《水浒》故事的渊源所在,以此名扬海内、久负盛誉。原有大水泊。楹联家陈志岁《题梁山》联云:“沧浪自可追,拨尘听去,八百里涛声犹贯耳/义气未应泯,把卷翻来,几多场剑影亦惊心。”梁山县即因境内名山而得。梁山县位于山东省的泰安、济宁、菏泽和河南省的濮阳四地市交界处,地处北纬35°36′36″- 35°58′59″与东经115°51′37″一116°21′26″之间。境域南北长41千米,东西宽45千米,总面积964平方千米。 县城在东南与西北和西南与东北方向的对称中心处,距济宁市65千米,距省会济南市148千米。东北至泰安市130千米,东南至兖州市83千米,西南至菏泽市92千米,西北过黄河至台前县城 36 千米。

    [历史遗产]

  • 李逵井

    李逵井位于原高唐县衙大牢后院,本是一眼无名枯井,后《水浒传》中说到李逵救柴进一节而得名。这还要从李逵大闹高唐州说起。李逵怒杀殷天锡,柴进让他回了梁山,自己却被高唐知州高廉抓进大牢里。梁山英雄便赶来营救柴进。然而,一连数天,却是大败给高廉,李逵和戴宗请来公孙胜,才得以攻下高唐州,但监牢内只有柴家家眷,找不到柴进。后来才知是押狱禁子蔺仁为了保护柴进,将柴进藏到了一个枯井内。蔺仁引梁山将士到了枯井边,大家望见里面黑洞洞的,不知深浅,叫时,下面没有人应。这时,李逵过来,说“等我下去”。李逵坐筐里下到井底,将气息奄奄的柴进救上去。这时,宋江他们只顾看柴进,忘记了再放筐下井,井内李逵大声呼叫,大家才想起,于是又将李逵从井内拉上来。人们被李逵的这种大义凛然,为救他人置生死于度外的英雄气概所感动,由此一段佳话,当地百姓便亲切地称那口枯井为“李逵井”。

    [历史遗产]

  • 柴府花园

    在鱼丘湖东岸,拨撩着低垂的柳丝,沿着石铺的曲径,便寻到进入柴府的小桥。柴府建在这与湖东岸只有丈水相隔的一个长椭圆形的小岛上,只有岛东端这一小桥与湖岸相连接。过了小桥,便登上了陈桥禅让帝位的后周皇帝柴世宗的子孙柴皇城的地盘。赵匡胤为报柴氏让权之恩,敕赐柴氏誓书铁券,使柴氏家族居有特殊地位,享有特别权利,受到特有保护。因柴氏家族确系后周皇帝嫡派子孙.故柴氏家人常言:“我们也是龙子龙孙。”

    [历史遗产]

  • 临清舍利塔

    临清舍利塔位于临清市先锋路街道办事处大桥村,城北卫运河东岸,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与通州的燃灯塔、杭州的六和塔、镇江文峰塔并称“运河四大名塔”。 临清舍利塔并非为“舍利”而建,而是缘于风水。塔内的石刻题记《迁移观世音菩萨塔疏》、《修建观世音菩萨塔疏》等,对该塔的修建缘由和经过,留下了翔实的记述。

    [历史遗产]

  • 临清运河钞关

    临清运河钞关始设于明宣德四年(1429),宣德十年(1435),临清钞关升为户部榷税分司,由户部直控督理关税,下设五处分关,直控督理关税。万历年间征收税银八万三千余两,多于京师崇文门税关,居全国八大钞关之首,占全国税收的四分之一。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运河漕运停止,钞关署治遂废。

    [历史遗产]

  • 鳌头矶

    鳌头矶位于临清市卫运河分叉处。建于明嘉靖年间。明初,临清治所由旧县村迁至今市中区考棚街,周围方圆数里称为“中州”。《临清县志》载,“在鳌背桥西南数十步中州东起处,砌以石,如鳌头突出。筑观音阁于其上,旧闸、新闸各二,分左右如鳌足,而广济桥尾其后”,明知州马纶题曰“鳌头矶”, 鳌头矶之名由此而来。

    [历史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