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东聊城聊之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欢迎,请登录 传真:0635-8336665 24H电话:0635-8681234
综合 人气
共368条结果
  • 悬壁长城

    位于嘉峪关关城北8公里处石关峡口北侧的黑山北坡。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为了加强嘉峪关的防御,肃州兵备道李涵在暗壁以外,峡南侧的山头上开始,监筑了一条长15公里的片石夹土墙。工程完成于嘉靖十九年(1540年),使关城防御更加严密,古称“断壁长城”。 因城墙自山上陡跌而下,在山脊上 似长城倒挂,铁壁悬空,从山上陡跌而下,封锁了石关峡口,俗称“悬壁长城”。

    [历史遗产]

  • 嘉峪关关城

    关城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从初建到筑成一座完整的关隘,经历了168年(1372-1539年)的时间,是明代长城沿线九镇所辖千余个关隘中最雄险的一座,至今保存完好。1961年3月,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而得有“天下雄关”、“连陲锁阴”之称。

    [历史遗产]

  • 莱佛士登岸遗址

    莱佛士登岸遗址,位于新加坡河畔的泊船北码头,码头上矗立着莱佛士爵士铜像,铜像是为纪念莱佛士爵士这位新加坡的开埠者而立。史丹福•莱佛士爵士在他38岁那年发现了新加坡,新加坡在他的自由贸易观念影响下迅速成长,成为亚洲第一个自由贸易港。莱佛士爵士将新加坡称为“我的小孩”,而新加坡人则尊称他为“国父”。

    [历史遗产]

  • 八仙渡海口

    位于海水浴场东侧海中,西与蓬莱遥遥相望的八仙渡海口,是根据八仙过海神话传说填海新建的景区,填海面积3.3万平方米,如果从空中俯视恰似丫腰葫芦一般。游龙起伏脊的南部外墙,龙首位于正门两侧,墙体内侧嵌有诸神如甲子神、日游神、夜游神及生肖图案等汉白玉浮雕70余方。景区内建有民族风格古典式建筑的大型八仙过海汉白玉照壁、流轩、挹清轩、八仙祠、三星殿、财神殿、放鹤亭、环形步廊等。

    [历史遗产]

  • 中庙

    中庙又名圣姥庙、忠庙,距巢湖市区48千米,古因居巢州、庐州中间,故曰“中庙”,号称“湖天第一胜境”。由于历代香火旺盛,素有“南九华,北中庙”之说。中庙始建于东吴赤乌二年,历代屡废屡修。后唐龙纪元年重修的庙宇,“鸳瓦搀空,美极丹青”。南唐保大二年再修,共6排24间,“丹脸桃红,双眉柳绿”的太姥神像“立于宝室,列位于香坛”。

    [历史遗产]

  • 安庆万健古戏楼

    戏楼是该地唯一的娱乐场所,自始建竣工起,曾接待过徽调、高腔、弹腔、京剧、黄梅戏等班社和文艺表演团体演出。道光九年(公元1829年)、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重修杨氏宗谱时以及每年民间重大节日,曾请安庆等地名班唱大戏,据传程长庚家班“四箴堂”班在程祥桂的带领下曾到此演出过。现戏楼枋板上墨迹犹存。一些班社演出的剧目及演员姓名依稀可辨。

    [历史遗产]

  • 秦桥遗迹

    秦桥又名秦皇桥,在成山头南侧大海中,由海中4块巨石天然构成 由于礁石嵯峨,若断若连,随潮涨落,出没海面,其形如桥,似人工架设相传,当年秦始皇要到东海的三神山去采集长生不老的仙药,便在这里修建石桥,后人称之为秦皇桥。相传秦始皇东巡时,来到成山头,要在此处建一座大桥观日出。他派人日夜运石填海,感动了东海龙王,龙王派海神帮助他造桥。海神为他驱石立柱,一夜之间造桥四十余里。始皇感恩,要面谢海神。

    [历史遗产]

  • 大汶口遗址

    大汶口遗址位于泰安城南30公里处的大汶河畔。1959年首次发现并挖掘,为距今4000—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父系氏族遗址。“大汶口文化”内涵丰富,有墓葬、房址等遗存。出土文物有造型美观的背壶、钵型鼎、镂孔豆、高柄杯、彩陶豆以及磨制精细的石斧、石锛、石铲、石凿、骨器等。大汶口文化的发现,为山东龙山文化找到了渊源。1982年,大汶口遗址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遗产]

  • 封禅大典

    封禅表示帝王受命有天下的典礼。它起源于春秋至战国时期,是当时齐、鲁的儒生为适应兼并争霸趋于统一的形式而提出的祭礼。他们认为泰山是世界上最高的山,人间的最高帝王应当到这座最高的山上去祭至高无上的天帝。封是祭天,禅是祭地。泰山封禅,便赋予了帝王取得上天承认、证明自己是“天子”的神圣意义。封禅大典便成了泰山独有的古老礼仪,也构成了泰山崇拜与信仰的重要内容。

    [历史遗产]

  • 曼德拉山岩画

    曼德拉山岩画位于巴丹吉林沙漠东缘曼德拉苏木西南14公里的曼德拉山中,在18平方公里内,分布着4234幅数千年前的古代岩画,是世界最古老的艺术珍品之一,堪称“世界第二,亚洲第一”。曼德拉山岩画雕刻精湛,图案逼真,形象生动,古朴粗犷,年限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晚期和元、明、清各代,记载了当时的经济、文体、生活情景和自然环境、社会风貌。

    [历史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