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东聊城聊之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欢迎,请登录 传真:0635-8336665 24H电话:0635-8681234

尉迟寺遗址

尉迟寺遗址,位于蒙城县许曈镇毕集村东150米,是5000年前人类文化遗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徽工作队,从1989年至今,先后进行了13次发掘,在一万平方米的范围内,共清理出房迹78间,墓葬300余座及大量的灰坑、祭祀坑等。出土各种石器、陶器、骨器、蚌器等珍贵文物近万件,为研究皖北地区原始社会中、晚期的历史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资料。相传是纪念唐代大将军尉迟敬德在此屯兵而建,故称“尉迟寺”。

线路分类: [考古遗迹]

景点地点: 国内 安徽省 亳州市

本站推荐:

景点详细介绍

 


尉迟寺遗址

    尉迟寺遗址,位于蒙城县许曈镇毕集村东150米,是5000年前人类文化遗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徽工作队,从1989年至今,先后进行了13次发掘,在一万平方米的范围内,共清理出房迹78间,墓葬300余座及大量的灰坑、祭祀坑等。出土各种石器、陶器、骨器、蚌器等珍贵文物近万件,为研究皖北地区原始社会中、晚期的历史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资料。相传是纪念唐代大将军尉迟敬德在此屯兵而建,故称“尉迟寺”。

    尉迟寺遗址,中国原始第一村,位于蒙城县许曈镇毕集村东150米,是5000年前人类文化遗址。相传是纪念唐代大将军尉迟敬德在此屯兵而建,故称“尉迟寺”。

    尉迟寺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安徽省蒙城县许町镇毕集村东约200米处,是国内目前保存较为完整、规模较大、以大汶口文化为主的原始社会聚落遗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徽工作队,从1989年至今,先后进行了13次发掘,在一万平方米的范围内,共清理出房迹78间,墓葬300余座及大量的灰坑、祭祀坑等。出土各种石器、陶器、骨器、蚌器等珍贵文物近万件,为研究皖北地区原始社会中、晚期的历史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资料。

    在距今四、五千年以前,尉迟寺一带的自然景观十分优美。溪水潺潺,林木葱葱,各种动物游荡河畔林间,版权所有山东聊城聊之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转载必究!戏水觅食。我们的祖先,就在这块肥沃的土地上繁衍生息,用自己辛勤的双手创造着丰富多彩的古代文化,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通过发掘使这座沉睡了五千年之久的古代遗址重放光彩,并以它独具特色的文化面貌展现着当时人们的居住形式、文化生活、意识形态以及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相传是纪念唐代大将军尉迟敬德在此屯兵而建,故称“尉迟寺”。遗址呈四周低中间高的凸形的地貌,遗址中的红烧土排房是我国迄今为止已经发现的最完整、最丰富、规模最大的史前建筑遗存。该遗址是国内目前保存最为完整规模最大的原始社会新石器晚期聚落遗存,东西长约370米,南北宽约250米,总面积约为10万平方米。1989年至199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先后进行了8次大规模的发掘,揭露面积7000多平方米,共清理出红烧土房基10排(组),计41间,墓葬217间,以及灰坑、祭祀坑、兽坑、活动广场等遗址,出土陶、石、骨等文物近万件,被史学界专家称为“可与金矿媲美的资源”。该遗址于2001年7月17日被列为第五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9年至199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先后进行了8次大规模的发掘,揭露面积7000多平方米,版权所有山东聊城聊之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转载必究!共清理出红烧土房基10排(组),计41间,墓葬217间,以及灰坑、祭祀坑、兽坑、活动广场等遗址,出土陶、石、骨等文物近万件,被史学界专家称为“可与金矿媲美的资源”。该遗址于2001年7月17日被列为第五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尉迟寺遗址

     无论是规模还是建筑形式,均为国内罕见。通过科学的发掘,这座埋藏在地下数千年的大型聚落遗存,终于破土而出,向世人诉说我们的祖先营建这座大型房屋的壮观场面。

    一条宽20余米、深4米多、南北跨度为230米、东西跨度为200米的大型壕沟,把遗址的中心部分团团围住,说明当时人们在长期居住过程中营造了必需的防御设施。

     大片的氏族公共墓地,是原始居民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反映,成人实行土坑葬,儿童实行瓮棺葬,形成了迥然不同的埋葬方式,但头向一致,说明当时存在着浓厚的原始宗教信仰。房迹、围沟、瓮棺葬的发现,填补了大汶口文化史前聚落考古研究的空白。

结构

     尉迟寺遗址东西长约370米,南北宽约250米,总面积10万平方米左右。自1989年起,对这里先后进行了10多次大规模发掘,揭露面积上万平方米,清理出五千年前的红烧土房56间、墓葬200多座及灰坑、祭祖坑、兽坑、活动广场等遗址,出土石器、陶器、骨器、蚌器、玉器等珍贵文物上万件,发现了大型广场和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时期原始人居住过痕迹,1994年被评为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2001年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尉迟寺遗址房屋陶器分布

     始第一村进行了第二阶段发掘,出土了大量的儿童瓮棺葬、陶杯、陶器、红烧土排房等文物,并在村落中央发现一个总面积达1300平方米的大型中心广场,圆形,用红烧土粒铺设而成,表面光滑,厚10厘米,版权所有山东聊城聊之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转载必究!从剖面可明显看出人工铺垫的迹象。这次清理出的15间红烧土房,面积从2平方米到20多平方米不等,总长度达75米,与先前出土的几间红烧土房相对接。整个村落呈现为由3排平行主体房屋组成的“丰”字型格局,表明这个村落在建设前有过统一规划,加上村落中央的大型广场和外围大型的环形濠沟,形成一个宏大的整体格局。

    中国建筑史学会会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顾问杨鸿勋说,尉迟寺遗址重要遗迹就是这些房子,在中国史前建筑保存得如此之多、如此完整的不多。这些红烧土排房不但是一次性建成的,而且有可能因为自然灾害或战争,整个村庄又一次性被遗弃,从而使遗址保存得如此完整。

考古发掘
    鸟形神器:惊天发现,2002年春对尉迟寺遗址进行的考古发掘又有惊人发现,考古工作者在大汶口文化层首次发现了一尊被专家称为“惊天的发现”的陶制鸟形神器。

    鸟形神器为陶制品,出土于尉迟寺遗址大型广场的东部的地层中。该器物经复原由3部分组成,最底层为圆柱形,中间是圆锥形,圆锥大头向下反扣在圆柱上,同圆柱连为一体,在圆锥的两边还有两个酷似鸡冠的饰物,圆锥的顶端是一只像鸟一样的东西。版权所有山东聊城聊之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转载必究!整个器物通高59.9厘米,底径16厘米,上径20厘米,采用手工工艺,红褐色器表有烧制时氧化的灰褐色斑块,颈部以下为空体,器形像瓶,又像一个长颈背水壶,主体的象形造型与附加的抽象造型合为一体,结构合理。

    考古专家结合现场发掘情况分析,鸟形神器应当不是一件实用器具,而是一件象征性器物,很可能是一种与聚落有关系的鸟图腾,是权威的象征,摆放在固定的神台上,供村民敬仰和膜拜。

     鸟形神器是尉迟寺遗址出土的器物中最高档的、最有代表性的、最有特点的、最有典型意义的一件器物,成为代表中国原始第一村的一个标志物。在尉迟寺遗址和其他地方的大汶口遗址的发掘中,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为完整的图腾,属首次发现,对史学界研究早期的陶器史、聚落考古史、宗教、图腾等方面都有典型的意义。

稻壳容器:透露文明

     尉迟寺遗址出土的农作物遗存、动植物资料及文化堆积层和出土的动物骨骼表明,距今5000年前,这里河湖相通,平原山地相间,植物茂盛,为古人类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自然环境与古代文化、古代农业的发展及与人类经济生活,密不可分。史前农业的起源和发展,受制于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和文化传统的影响,又决定了农业经济的生产方式和发展水平。在尉迟寺遗址房基倒塌的墙体中,发现了较多的稻壳拌泥痕迹,还发现粟类浮选标本,证明五千年前这里有肥沃的土地,加上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热资源丰富,给农业生产提供了可能。版权所有山东聊城聊之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转载必究!在农作物的种植上,当时的农业文化已经进入到了迅速发展时期,当时的尉迟寺人由于受到南北文化相互交融的影响,最早起源于北方的粟类作物向南方传播;南方的稻作文化向北传播,并在皖北地区形成交融。在遗址周围发现大米和小米,正是尉迟寺遗址中农业文化的一个新内容。

    从遗址中出土的大量水器、容器分析,这类器物与酿酒和饮酒有关。只有粮食有剩余才能进行酿酒,尉迟寺大量酒具的存在,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生产规模和生产水平。当时尉迟寺农业发达,人们不仅吃有好米,喝有美酒,还可以狩猎捕鱼,食有鱼肉。

     尉迟寺遗址的发掘和保护引起国人的关注,有关方面正积极对遗址进行复原,筹建国家级大型博物馆,重现辉煌的中华史前文明。


尉迟敬德

尉迟恭(585—658),字敬德,朔州鄯阳人,鲜卑族。魁梧骁勇,善骑射,使槊。隋大业末年,从军高阳,授朝散大夫。刘武周起事南征,任他为偏将。唐武德二年(619)与宋金刚在霍县重创唐军。武德三年(620)三月三日,战事失利,刘武周和宋金刚先后北逃。尉迟恭收拾残兵孤守介休城。几经鏖战,秦王李世民知其是个不可多得的将才,遣人入城劝降,尉迟恭与大将寻相率部投唐。

 

山东·江北水城 运河故都·聊城 www.jiangbeishuicheng.com

聊城旅游 聊城旅行社 江北水城 江北水城旅游 江北水城旅行社 聊城景点 聊城特产 聊城导游 聊城机票 聊城酒店 聊城租车 聊城会议 聊城特价机票 聊城特惠酒店 聊城高级导游 全国优秀导游员 聊城旅游网 江北水城旅游网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实践基地 山东聊城聊之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