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潭公园有人们称为“四美”的汉祠、唐梅、宋柏、明墓,一潭碧水自地下涌出,清澄透彻,景色幽雅。相传在很久以前,有十条蛟龙常作恶于人间,吕洞宾收服了其中的九条,镇压在市区拓东古幢(即古塔)之下,留下一条小黑龙住在这里,要其为民谋利。黑龙潭便由此而得名。
黑龙潭公园位于昆明北郊的龙泉山五老峰下,(亦称龙泉山麓,太极山、五老山), 昆明黑龙潭占地面积91.4公顷,距离市区约17公里。这里古木参天,泉壑幽邃,修竹茂林,潭深水碧,景色幽深。民间传说有黑龙王潜藏于此,故称黑龙潭亦称龙泉山麓,距离市区约17公里。黑龙潭内有罕见的大型梅园,是昆明的赏梅胜地,称为“龙泉探梅”。园内的“唐梅”相传由南诏移植过来,同安宁漕溪寺的“元梅”被认为是云南最珍贵的古梅。在黑龙潭内还有这样的奇怪现象,潭以中间的石桥为界一分为二,一清一浊,清浊之水互不相融,据说连鱼儿都互不过界,颇为神奇。黑龙潭是有名的道教胜地,分为上下两观,从汉代的黑水祠演变而来。上观始建于唐宋时期,始称龙泉观,下观始建于明代,俗称黑水宫。1997年,黑龙潭游览区占地3.6公顷。1999年,黑龙潭有风景林51.4公顷,植有各种乔灌木12万多株。梅园28.5公顷,地栽梅5794株,盆栽梅1725盆。庭园占地6.9公顷,有乔木3973株,灌木48660株,修竹306丛。 1978年建苗圃,占地5.6公顷。建有杜鹃谷,植各种杜鹃10万多株。1998年又新辟一期绿化工程,占地33公顷,游览区扩大到45.4公顷。园内有昆明市绿化委员会挂牌保护的古树名木18株,是昆明市存有古树名木最多的风景名胜区。丽江黑龙潭始建于乾隆二年(1737),其后乾隆六十年、光绪十八年均有重修记载。旧名玉泉龙王庙,因获清嘉庆、光绪两朝皇帝敕封“龙神”而得名,后改称黑龙潭。诗云:“泉涣涣兮涟漪,问何时最是可人?须领略月到天心,风来水面;亭标标而矗立,看这般无穷深致,应记取云飞画栋,雨卷珠帘。”黑龙潭以其天生丽质,名列《中国名泉》、《中国风景名胜》等书,诚不虚也。迎面见有一座涂金绘彩的牌楼,门口四尊石狮,肌理秀美,威武雄壮,过去守护木氏土司衙门,1966年迁此守护玉泉。进门往右,但见垂柳飘指,一潭澄碧,树底天光云影,树梢楼台隐现。沿潭右堤至锁翠桥,桥上古人有联云:“惊涛撼树飞晴雪,未雨垂虹卧曲波。”它生动地描绘了桥边景致。右边桥下三孔飞瀑,水花四溅,上观景区涛声如雷,流向古城,玉水河畔,杨柳依依,浓荫蔽日。往桥的左边看,一座五孔石拱桥,长虹卧波一般,将潭一分为二,玲珑俊美的一文亭、得月楼分别屹立内外潭心,四面临水,有桥与岸上相连。此楼始建于清光绪二年(1876年),楼名取自古人对联“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中三字。1963年重建时,郭沫若为该楼题写了匾额“得月楼”三字及两[1]副对联。一副是集毛泽东诗词句:春风杨柳万千条,风景这边独好;飞起玉龙三百万,江山如此多娇。另一副是郭老撰书的楹联:龙潭倒映十三峰,潜龙在天,飞龙在地;玉水纵横半里许,墨玉为体,苍玉为神。全联仅三十字,却写出了丽江黑龙潭的神韵,书法遒劲而洒脱奔放,为公园增色不少。远处玉龙雪山倒遇潭中,可见“雪山四万八千丈,银屏一角深插底”奇景。象山半壁也映入水中,使黑龙潭山中有水,水中有山,山水相映,景色无比秀丽。
黑龙潭公园
黑龙潭风景名胜区,主要有龙泉下观、上观、梅园、水景园、桂花园、精品园、杜鹃谷、红枫林和烈士墓等十余个景区。清代嘉庆年间硕庆题联:"两树梅花一潭水,四时烟雨半山云",点出了黑龙潭风景名胜的主要景观特色。
一、黑龙宫
紧靠龙潭边的古建筑群即"黑龙宫",俗称为下观,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明景泰四年(1454年)世袭黔国公沐氏,重修黑龙宫。黑龙宫三进四院,绿树森森,古朴幽雅,正殿供龙王,配殿供水族等塑像。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塑像全毁。龙宫正殿墙上镶有清康熙年间云贵总督范承勋游黑龙潭题咏碑记。2000年11月3日黑龙潭清水池有大量金线鱼游出,昆明新闻媒体作了报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黑龙宫已恢复为古迹游览区。
二、上观景区
上观又称龙泉观。龙泉观山门拱门牌坊,上书"紫极玄都"。黑龙潭上观分为雷神殿、北极殿、玉皇殿、三清殿和长春真人、通妙真人祠等5进 13所大小院落,整个建筑群顺山势由南向北层层升高。第一层紫极玄都山门,第二层雷神殿,第三层北极殿(现为祖师殿,侧面为斗姆阁),第四层玉皇殿,第五层三清殿,重重殿宇有配殿和厢房。天师殿、三丰殿、长春真人祠、通妙真人祠、休偃、庖房宇,均南北排列。
雷神殿前通道两侧,有两株植于元代的孔雀杉,东面一株尤为繁茂,树高26米,胸径1米,西面一株于1979年遭雷击后已枯萎,现仅存约 10米的树身及新发的枝干。甬道两侧近"紫极玄都"牌坊的两株是奇异的扭柏树,一株左扭,一株右扭,俗称"左扭柏和右扭柏",两株柏树胸径均在1米以上,右侧一株于1984年被雪压倒折断,仅剩6米高的枯树桩。碑亭东面,有一梅园,俗称东花园。白梅、红梅、绿梅及腊梅等多个品种,梅树老态龙钟,枝干横蜷,都是百年的古梅,冬末春初幽香一园。
三、唐梅、宋柏、明茶
北极殿前,东侧有唐梅,西侧有明代的茶花,居中的是宋柏。
1、唐梅:唐开元天宝年间,道安和尚由大理罗筌寺云游昆明,手植两株梅花。到清嘉庆年间,两株古梅"树身腐烂,中若玲珑,旁发柔枝", 1923年两株唐梅自然死去,现留下一株的四分之一支干,虽经千年风霜,仍然枝干虬结苍劲,蜿蜒横陈,卧如龙眠。现存唐梅,为唐梅支干上的"旁发柔枝"。这株历经千岁风雪的奇花,千百年来为人们赞不绝口。清道光年间阮元的《咏梅诗》:"千岁梅花千尺潭,春风先到彩云南。香吹蒙凤龟兹笛,影伴天龙石佛龛。玉斧曾遭云外划,骊珠常向水中探。只嗟李杜无题句,不与逋仙季迪谈。"既写黑龙潭的千岁梅花,千尺龙潭,又叙云南历史,对春风先到的彩云之南,充满赞誉之情。
2、宋柏:位于北极殿前,高28米,胸径1.4米。古根盘结,枝叶茂密。此外,玉皇殿前还有一株宋柏,高25米,胸径1.25米,高耸云霄,枝叶繁茂。
3、明茶:植于明代,品种为早桃红,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树高8米,胸径0.25米,每逢岁寒,其它茶花尚含苞欲放,这株早桃红已千朵盛开,十分艳丽。 唐梅、宋柏、明茶合称黑龙潭"三异木"。郭沫若1961年游黑龙潭时曾赋诗一首,赞美黑龙潭的"三异木":"茶花一树早桃红,百朵彤云啸傲中。惊醒唐梅睁眼倦,陪衬宋柏倍姿雄。崔嵬笔立天为纸,婉转横陈地吐虹。黑水祠中三异木,千年万代颂东风。" 此诗为郭沫若1961年来昆时,赠与当时云南省副省长张冲夫人惠国芳的,原诗中最后一句"千年万代颂东风"中的"年"因为无人见过原件,在云南一直传为"秋"即"千秋万代颂东风"。直到1992年,园林局公园处处长赵榴到北京找到惠国芳,看到原件,才佐证了是"千年万代颂东风",而不是"千秋万代颂东风"。现黑龙潭上观明茶树的诗碑,就是以原件照片放大而重刻的。
四、碑刻
上观碑亭内,保存着历代大量珍贵的碑碣,除唐梅碑、凸字碑外,还有宋柏碑、张三丰画像碑、阮元诗碑、黑龙潭全景图碑及历代兴修黑龙潭碑记。在黑龙宫前两院侧墙还镶嵌有:道光元年《重修黑龙宫碑记》、嘉庆三年《示永禁派累碑记》、康熙庚午年沈阳范承勋游黑龙潭的碑记。黑龙潭下观黑龙宫与上观龙泉观,1961年昆明市人民委员会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11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梅园景区
梅园景区位于上观古建筑的北面,东临三清殿,西至龙泉路,南接桂花园,北抵杜鹃谷。梅园始建于1991年9月,先后进行三期工程建设,于1993年底竣工,总投资450万元。梅园总面积28.5公顷,种植地栽梅28个品种,1700株,培植梅桩2000多株。1994年元旦正式对外开放,命名为"龙泉探梅",为昆明新十六景之一。 "龙泉探梅"分为梅花盆景园景区、梅花品种区、果梅区和赏梅区4个景区。梅花盆景园景区:又称梅花艺景区,园入口处立有高4米,宽1.6米由4块青石垒叠而成的"梅韵"石碑,园门为青绿色园林建筑牌坊。园内有毛泽东《沁园春.咏梅》诗牌,展出有数百盆珍稀古梅盆景。园内建有"文化斋"阁廊。梅花品种区,位于梅园山腰,上连红枫林,下接艺景区,园内汇聚全国梅花珍稀品种12个,优良品种70个。梅花品种区建有梅花品种展厅、接待室和爬山廊。赏梅区,位于梅园西北侧,至公园后大门。赏梅区依山傍水,有水榭亭廊及喷泉。花开时节,入园赏梅,有"且喜东湖春来到,红梅万树一齐开"的景观特色。果梅景区,汇集了滇中、滇西、滇南果梅树2000多株,分片栽种,果梅花素洁芳香,花期早,花开时雪梅香涛,令人浮想联翩。梅园四周遍植松、竹配景,把梅的风骨,松的坚贞,竹的气节融于一园中,形成"岁寒三友"景观。
六、红枫林区
1997年为迎接"香港回归",黑龙潭风景名胜区营造了"迎香港回归纪念林"。林区占地2公顷,共种植红枫树2000余株,立了石刻纪念碑。每逢深秋,半山红叶随风摇曳,满山映红。 定风塔
七、杜鹃谷景区
杜鹃谷紧连果梅区,位于"龙泉探梅"北面的山谷中,占地8公顷,种植杜鹃10万多株,清明前后,满山满沟杜鹃争奇斗艳,呈现花海景观。
八、定风塔
龙泉山有环山游路至定风塔,塔高13米,为七层八角密檐实心塔。定风塔又名文笔塔。定风塔始建于明代,清咸丰二年(1852年)重修过。七级塔身白云石垒砌,雕凿精细,造型端庄,塔上刻道教四方神名,还刻有《重修五老山定风塔记》及道教《玉皇心印妙经》等。按重修碑文载,重修是为使龙泉观道院更加壮观,"培风脉于名山"意为龙泉观的风水塔。1993年重修定风塔。
九、革命烈士陵园
龙泉山东山嘴半坡上,松柏丛中,为王德三、吴澄、马登云三烈士墓,建于1984年。是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墓园座北向南,建有休息亭。墓地两侧安装石栏,四周广植松柏。三烈士墓后是王复生、张舫烈士的墓地。
水池
黑龙潭有深浅两个池,碧泉若镜,两池,间有一石桥。围池石栏建于明景泰四年(1454年)。深池即黑龙潭,又名清水潭,呈圆形,四周砌石堤,面积600平方米,水最深15米,清澈的泉水由潭底涌出;浅池位于深潭的东北面,泉水水色微黄,称浑水潭,面积2600平方米,水深0.5米。清浑两泉仅相隔数步,水色迥异,一清一浑,似道家阴阳各半的"太极图"。两泉水面相接,两泉的鱼却互不越潭,形成"两水相交,鱼不往来"的异景奇观。潭边建有观鱼楼、黑龙宫
景区旅游
丽江黑龙潭内随势错落的古建筑有龙神祠、得月楼、锁翠桥、玉皇阁和后来迁建于此的原明代芝山福国寺解脱林门楼、五凤楼,原知府衙署的明代光碧楼及清代听鹂榭、一文亭、文明坊等建筑。五凤楼又称法云阁,原建于芝山福国寺内,1979年迁至黑龙潭。福国寺建于明代,原是木土司的别墅及家庙。木土司曾在寺内会见过明代著名旅行家和地理学家徐霞客。龙神祠为黑龙潭主要建筑,含戏台、得月楼,分布在水池组造型典雅、和谐而又变幻无穷的主轴线上。祠坐东朝西,为四合五天井大院,有门楼、两厢、大殿,南面辟有一方丈,自成院落。大殿为单檐歇山顶,面阔进深三间,前有月台,施作垂带踏跺,四周游廊回互贯通。大殿和门楼高耸突兀,极富庙堂气息。门楼高悬“天光云影”四字榜书。游园,爬山,攀崖,探洞,踏青,采集,骑马,射猎,垂钓,游泳,划船,漂流,滑翔溜索,快活林趣味竞技,滑雪,滑冰,滑道,打爬犁,打冰球,雪地足球,雪山漂舟等使深山老林的春夏秋冬充满了四时之乐。丽江黑龙潭玉泉北畔的五凤楼(又名法云阁),建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高20米,为三叠八角飞檐楼阁,共有20个啄天飞檐,从各个角度看,都见五个飞角,就像五只欲飞的凤凰,故名“五凤楼”。此楼融会了汉、藏、纳西各民族的建筑特点,是纳西古代建筑中的佼佼者,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崇祯十二年春,徐霞客游历丽江,曾留居此楼八日,为土司木增编校杂著并作序,在纳西族文学史上留下一段佳话。丽江黑龙潭在玉泉东畔古栗树丛中,有历代石碑,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丽江黑龙潭园内还有东巴文化研究所和东巴文化博物馆。这是云南省第一个县级博物馆。该馆是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之一,同时也是游客了解丽江民族文化的最佳去处。
山东·江北水城 运河故都·聊城 www.jiangbeishuicheng.com
聊城旅游 聊城旅行社 江北水城 江北水城旅游 江北水城旅行社 聊城景点 聊城特产 聊城导游 聊城机票 聊城酒店 聊城租车 聊城会议 聊城特价机票 聊城特惠酒店 聊城高级导游 全国优秀导游员 聊城旅游网 江北水城旅游网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实践基地 山东聊城聊之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