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东聊城聊之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欢迎,请登录 传真:0635-8336665 24H电话:0635-8681234

白云观

白云观位于北京西便门外。其前身系唐代的天长观。据载,唐玄宗为“斋心敬道”,奉祀老子,而建此观。观内至今还有一座汉白玉石雕的老子坐像,据说就是唐代的遗物。金正隆五年 (1160年),天长观遭火灾焚烧殆尽。金大定七年(1167年)敕命重修,历时七载,至大定十四年(1174年)三月竣工。金世宗赐名曰“十方天长观”。

线路分类: [名胜古迹]

景点地点: 国内 北京市

本站推荐:

景点详细介绍

 

    道教全真道派十方大丛林制宫观之一。位于北京。始建于唐,名天长观。金世宗时,引大加扩建,更名十方大天长观,是当时北方道教的最大丛林,并藏有《大金玄都宝藏》。金末毁于火灾,后又重建为太极殿。

  丘处机赴雪山应成吉思汗聘,回京后居太极宫,元太祖因其道号长春子,诏改太极殿为长春宫。及丘处机羽化,弟子尹志平等在长春宫东侧购建下院,即今白云观,并于观中构筑处顺堂,安厝邱处机灵柩。丘处机被奉为全真龙门派祖师,白云观以此称龙门派祖庭。今存观宇系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重修,有彩绘牌楼、山门、灵官殿、 玉皇殿 、老律堂、 邱祖殿和三清四御殿等。1957年成立的中国道教协会会址就设在白云观。

  道教全真第一丛林——北京白云观位于北京西便门外,是道教全真三大祖庭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道教协会、中国道教学院和中国道教文化研究所等全国性道教组织、院校和研究机构先后设在这里。白云观也是“文革”中北京很少没被破坏的寺庙之一。

  白云观位于北京西便门外。其前身系唐代的天长观。据载,唐玄宗为“斋心敬道”,奉祀老子,而建此观。观内至今还有一座汉白玉石雕的老子坐像,据说就是唐代的遗物。金正隆五年 (1160年),天长观遭火灾焚烧殆尽。金大定七年(1167年)敕命重修,历时七载,至大定十四年(1174年)三月竣工。金世宗赐名曰“十方天长观”。泰和二年(1202年),天长观又不幸罹于火灾,仅余老君石像。翌年重修,改名曰“太极宫”。金宣宗贞祐二年(1215年),国势不振,迁都于汴,太极宫遂逐渐荒废。

   元初,邱处机 (号长春子)自西域大雪山觐见成吉思汗,东归燕京,赐居于太极宫。当时宫观一片凄凉,遍地瓦砾,长春真人遂命弟子王志谨主领兴建,历时三年,殿宇楼台又焕然一新。元太祖二十二年(1227年)五月,版权所有山东聊城聊之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转载必究!成吉思汗敕改太极宫为“长春观”。七月,邱处机仙逝于长春观。次年,长春真人高徒尹志平在长春观东侧下院建处顺堂藏邱祖仙蜕。元末,连年争战,长春观原有殿宇日渐衰圮。明初,以处顺堂为中心重建宫观,并易名为白云观。清初,在王常月方丈主持下对白云观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重修,基本奠定了今日白云观之规模。

  白云观的建筑分中、东、西三路及后院,规模宏大,布局紧凑。

  中路以山门外的照壁为起点,依次有照壁、牌楼、华表、山门、窝风桥、灵官殿、钟鼓楼、三官殿、财神殿、玉皇殿、救苦殿、药王殿、老律堂、邱祖殿和三清四御殿。

编辑本段照壁、牌楼、山门

  又称影壁,位于观前,正对牌楼。壁上嵌有“万古长春”四个大字,为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所书。其字体遒劲有力,令人叹赏不绝。

  牌楼 原为棂星门,是观中道士观星望气之所。后来棂星门演变为牌楼,已失去原来的观象作用。此牌楼建于明正统八年(1443年),为四柱七层、歇山式建筑。

  山门 为石砌的三券拱门,三个门洞象征着“三界”,跨进山门就意味着跳出“三界”,进入神仙洞府。山门石壁上雕刻着流云、仙鹤、花卉等图案,其刀法浑厚,造型精美。中间券门东侧浮雕中隐藏着一个巴掌大小的石猴,已被游人摸得锃亮。老北京有这样的传说:“神仙本无踪,只留石猴在观中。”这石猴便成了神仙的化身,来白云观的游人都要用手摸摸它,讨个吉利。观内共有小石猴三只,分别藏在不同的地方,另外两只石猴刻在山门西侧的八字影壁底座和东路雷祖殿前九皇会碑底座,若不诚心寻找,难以见到,故有“三猴不见面”之说。

窝风桥

  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后毁坏。1988年重建。为南北向的单孔石桥。桥下并无水。桥洞两侧各悬一枚古铜钱模型,刻有“钟响兆福”四字,钱眼内系一小铜钟。那么,为什么要修建一座桥呢?据说,由于北方风猛雨少,观外原有座“甘雨桥”,人们便在观内修了这座“窝风桥”,两座桥象征风调雨顺之意。 另有一说为纪念全真教创始人王重阳而建,据说王重阳弃家出游,在陕西甘河桥遇异人授予他修炼真诀,于是出家修道,创建全真教。后世全真弟子修建“甘河(干河)桥”以为纪念。

灵官殿

  主祀道教护法神王灵官。神像为明代木雕,高约1.2米,比例适度,造型精美。红脸虬须,怒目圆睁,左手掐诀,右手执鞭,形象威猛。其左边墙壁上为赵公明和马胜画像,右边墙壁上为温琼和岳飞画像,这就是道教的四大护法元帅。

编辑本段钟鼓楼、三官殿

  钟楼、鼓楼白云观的钟鼓楼,在建筑布局上与其他宫观的钟鼓楼截然相反,其钟楼在西侧,鼓楼在东侧。据称,元末,长春观殿宇大都倾圮,明初重建时,以处顺堂(今邱祖殿)为中心,保留了原来的钟楼,在钟楼之东新建鼓楼,故形成了今日所见之格局。

  三官殿 奉祀天、地、水“三官大帝”。传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财神殿

  供奉三位财神,中间为文财神比干,左为武财神赵公明,右为武财神关羽。赵公明,亦称赵公元帅,元始天尊封为正一龙虎玄坛真君,统领招财、进宝、纳珍、利市四神。于是成为民间广泛供奉的财神。关羽,即关圣帝君,被民间广泛信仰,管辖范围极广,是一位全能之神,财神只是其形象之一。

玉皇殿

  奉祀玉皇大帝。神像为明代木雕,高约1.8米,身着九章法服,头戴十二行珠冠冕旒,手捧玉笏,端坐龙椅。神龛前及两边垂挂着许多幡条,上面绣有许多颜色各异的篆体“寿”字,一共是一百个,故称为“百寿幡”,此幡为慈禧太后御赐。左右两侧的六尊铜像均为明代万历年间所铸造,他们即是玉帝阶前的四位天师和二侍童。殿壁挂有南斗星君、北斗星君、三十六帅、二十八宿的绢丝工笔彩画共八幅,均为明清时代佳作。

 “宗师殿”

  救苦殿 奉祀太乙救苦天尊。天尊骑九头狮子,左手执甘露瓶,右手执宝剑。据道经说:太乙救苦天尊是天界专门拯救不幸堕入地狱之人的大慈大悲天神。

  药王殿 奉祀唐代著名道士、版权所有山东聊城聊之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转载必究!医学家孙思邈。他著有《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等多种著作,在中国医学和药物学方面做出了极大贡献,因而被后世尊称为药王。

  救苦殿与药王殿原均为“宗师殿”,供奉随邱处机去西域大雪山的十八弟子,塑像被毁后因无十八宗师塑像资料,故分别改为救苦殿与药王殿

老律堂

  原名七真殿。供奉全真七子,即全真派祖师王重阳的七大弟子:中座为邱处机,左边依次为刘处玄、谭处端、马钰,右座依次为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清代高道王常月曾奉旨在此主讲道法,开坛传授戒律,求戒弟子遍及大江南北,道门玄风为之一振。后世为纪念这一盛事,便将七真殿改称“老律堂”,即传授戒律之殿堂。老律堂建筑面积较大,是观内道士举行宗教活动的地方。每天早晚道士们都要来到这里上殿诵经,逢道教节日或祖师圣诞,要在这里设坛举行斋醮法会。

邱祖殿

  奉祀全真龙门派始祖长春真人邱处机。殿内正中摆放着一个巨大的“瘿钵”,系一古树根雕制而成。此钵为清朝雍正皇帝所赐。传说观内道士生活无着落时,可抬着此钵到皇宫募化,宫中必有施舍。邱处机的遗蜕就埋藏于此“瘿钵”之下。

三清四御殿

  为二层阁楼,上层奉三清,下层奉四御。三清像为明朝宣德年间所塑造,高2米余,神态安详超凡,色彩鲜艳如初,富丽而又不失古朴。四御即昊天金阙至尊玉皇大帝、勾陈上宫天皇大帝、中天紫微北极大帝和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祇。这些都是清代中期泥塑金漆沥粉造像,高约1.5米。殿前院子中的鎏金铜鼎炉,为明嘉靖年间所铸造。香炉造型浑厚,周身雕铸着精美的云龙图案,共有43条金龙。

藏经楼,望月楼

  两楼为三清阁两侧配楼,有游廊相通.东侧藏经楼原藏有明版《道藏》,包括正统十年(1445)编写的《正统道藏》和万历三十五年编写的《万历续道藏》,共计5485卷,为道教经典的总集。每年旧历六月初一致初七,白云观都要举行晾经会,将经书统统搬出,放于通风处翻晒,以防书蠹。现存此处的为复印本,原版于1950年移交北京图书馆(现国家图书馆)保存。西侧望月楼又称“朝天楼”。

  白云观西路有神特、祠堂院、八仙殿、吕祖殿、元君殿、文昌殿、元辰殿等。

神特、祠堂院、八仙殿

  进入西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匹酷似骏马的铜兽,走近细看,其造型竟为骡身、驴面、马耳、牛蹄,因此,很多人称它为“四不象”。 版权所有山东聊城聊之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转载必究!其实,它的正名叫“特”。传说它是一种神兽,具有奇特的功能,人哪儿不舒服,只要先摸摸自己,然后再摸摸它的相同部位,即可手到病除。

  祠堂院 建于清朝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堂上奉祀全真龙门派第七代律师王常月坐像,堂下埋藏其遗蜕。堂内左右室墙壁上嵌有元赵孟頫书《道德经》、《阴符经》石刻,为白云观之珍宝。

  八仙殿 建于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殿内奉祀钟离权、吕洞宾、张果老、曹国舅、李铁拐、韩湘子、蓝采和、何仙姑等八位道教仙人。

吕祖殿、元君殿、文昌殿

  吕祖殿 建于清朝光绪年间,殿内奉祀吕洞宾祖师。吕洞宾是八仙中影响最大,传闻最广的一位仙人。他周游天下,化度世人,或隐或显,世莫能测。

  元君殿 奉祀道教女神。中座为天仙圣母碧霞元君,左座分别为催生娘娘和送子娘娘,右座分别为眼光娘娘和天花娘娘。过去妇女们最担心的就是不育、难产,产后又担心婴儿出天花、闹眼疾、夭折或落下残疾,而这里的四位娘娘正好掌管这一切,故而香火非常旺盛。

  文昌殿 奉祀掌管人间科名禄位的文昌帝君。

元辰殿

  俗称“六十甲子殿”,奉祀六子甲子神和斗姥元君。六十甲子源于中国古代的干支纪年法。即是用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与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循环相配,由甲子起,至癸亥止,一个周期刚好为六十年,故名“六十甲子”,意为六十年另起一甲子。六十甲子神为六十位星宿,轮流值年,掌管一年之事。值年神,又称太岁神。如某人出生在哪一年,那么当年值班之神就是某人的本年神(本命太岁)。六十甲子神都各有名号。如甲子年出生的人,他的本命神就是甲子太岁金辨大将军。相传礼拜本命神,就可获其护佑,百恶皆伏,所行大吉。

  白云观东路有罗公塔、三星殿、慈航殿、真武殿和雷祖殿。

罗公塔

  位于东北角塔院内,造型为八角形,三蹭砖石结构。原塔前还有供奉罗公像的“罗公前殿”和“白云观重修碑”、“罗真人道行碑”、“粥场碑记”、“云溪方丈功德碑”四块石碑,现仅存罗公塔。 罗公为江西人,康熙年间来京,常住白云观,雍正五年(1727)年逝世,被雍正帝敕封为“恬淡守一真人”。民间传说罗真人创造了剃头理发的工具和按摩术,传入皇宫后得到雍正帝的赞赏,旧时理发行业尊奉罗真人为祖师爷。

三星殿、慈航殿、真武殿

  三星殿,清朝时为“华祖殿”,奉祀神医华佗。 2000年重修后改为“三星殿”,奉祀福、禄、寿三星真君神像。

  慈航殿,清朝时为“火祖殿”,奉祀火德真君。 2000年重修后改为“慈航殿”,奉祀慈航天尊(佛教称为观音菩萨)。

  真武殿,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 2000年重修,奉祀真武大帝。

雷祖殿

  建于明英宗正统三年( 1438年),所奉主神为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陪祀风、雨、雷、电四位雷部天将。殿内神像均为明代所铸铜像。

云集园

  白云观后院为一个清幽雅静的花园,名云集园,又称小蓬莱。它是由 3个庭院连接而成,游廊迂回,假山环绕,花木葱郁,绿树成荫。东有友鹤亭、云华仙馆,西有妙香亭、退居楼。

  花园的中心为戒台和云集山房。戒台为道教全真派传授“三坛大戒” (初真戒、中极戒和天仙戒)的坛场,云集山房为全真道律师向受戒弟子讲经说法之所。1989年,白云观举行了建国以来首次全真派传戒仪典,盛况空前。

白云观石猴

  北京白云观,始建于唐代,是道教全真道派十方大丛林制宫观之一,道教全真三大祖庭之一,全真七子之首丘处机曾居住于此。“顺星”、“会神仙”、“打钱眼”和“摸石猴”是白云观四大吸引人的活动。但是,“顺星”只正月初八一天,“会神仙”也是正月十九一天,而“打钱眼”和“摸石猴”却是从始至终天天如此。

  话说这摸石猴,是春节时去白云观的保留项目,从数百年前的明朝流传至今。据说,观里一共有三只石猴,版权所有山东聊城聊之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转载必究!每只石猴代表不同的祝福意义,摸到了白云观的三个石猴,可以祛病、避邪。有的更具体的说,患腰疼的摸摸石猴的腰,患腿疼的摸摸石猴的腿,即可手到病除,立见功效。现在估计没什么人相信摸石猴可以疗疾治病了,但到白云观游览的人,还是都来抚摸一番。

  那么,为什么要摸石猴呢?老北京有这样的传说--“神仙本无踪,只留石猴在观中。” 原来这石猴成了神仙的化身。

  1、第一只石猴在山门的石拱上右侧,是一个两寸大小的石猴浮雕。门洞由汉白玉石雕成,在花纹中间雕刻了一个十厘米左右的猴子,样子活泼可爱。传说用手摸一下这只小石猴,凡患风湿引起的疾病,即可康复。游人到此争相抚摸,谁也不问是否有效,去一次摸一次,有病的摸,没病的也摸,小石猴被摸的润滑如脂,光亮似镜。下图的上方小圆圈处是第一只小石猴所在位置,下方大圆圈内是放大的小石猴,由于摸的人特别多,这可怜的小石猴几乎被摸平了,看不出原来的样子。

  2、第二只石猴在山门西侧的八字形影壁须弥座顶端的束腰处,整幅图案是一棵大树,树上挂满果实,树下一匹奔马,马前有一只猴子,一臂高举,手中托一物。这只不是很好找。

  3、第三只石猴在庙后东院雷祖殿前的“九皇会碑记”底座花纹图案中,一棵松树下有只小猴,手中托一只桃子。(这只小猴子通常是最不容易找到的,问了观内的道士才知道。)春节期间,由于担心此碑被摸坏,就拦起来了,下图右上方的彩条就是拦住碑的建筑用材料。其它的石猴怎么没有拦起来,难道没有这个重要么?为什么呢?

  4、第四只石猴,说起来并不小,在一个很大的刻有十二生肖的影壁上。“百度知道”中的三只石猴并没有算上这一只,是否因为它体积大非常的好找?还是别的原因?

  5、第五只石猴在窝风桥南东侧的石碑座上,这只小猴子手捧一个大蟠桃。这个碑看起来比较新,应该是新立的(08年就看到过),为了缓解其他小石猴的负担哈。 估计过几年再来拍,这只小石猴身上的毛就被磨光啦。

  白云观中一共有几只石猴几乎是一个迷(说三只的比较普遍),也因此,摸石猴作为一个祈福的活动在白云观成了锻炼观察和搜寻能力的一个游戏。

布局特点

  宫观式古建筑群。金代改建太极宫后,初具道教丛林规模,时有“千柱之宫,百常之观,三极之坛,巍巍乎,奕奕乎”的赞语。据记载,至元代的长春宫已是“正殿五间”。“方丈卢室,舍馆厨库,焕然一新”,“琳宫秘宇,似于王者”。现存建筑均为明清两代所重建,主要建筑由南至北分中东西三路。中路轴线上的殿堂依次有灵官殿、玉皇殿、老律殿(七真殿)、邱祖殿、三清阁和四御殿以及后花园;东路有南极殿、斗姥阁和恬淡守一真人塔(又称罗公增)及寮房;西路有吕祖殿、八仙殿、元君殿、元辰殿和祠堂院等。全观共有大小殿堂50余座,建筑面积达1万余平方米。广收中国南北方宫观、园林的特点,尤其是后花园,无论亭台楼阁还是树木山石,均精巧别致,安排得恰如其分,故有“小蓬莱”的美誉。

  白云观山门坐北朝南,对面有一七层四柱牌坊,坊额上书“洞天胜境”、“琼林阆花”二匾。这里原为观中道士“观星宿,望仙气”的地方。门前两侧各有华表1座。山门为砖石结构,有拱门3个。中间门楣上方有“敕建白云观”匾额。门券上雕刻有仙鹤、流云和花卉等图案,还有三只石雕小猴隐藏其中,为白云观胜迹之一。版权所有山东聊城聊之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转载必究!灵官殿是供奉王灵宫像的大殿。七真殿内供奉道教全真派祖师王喆(王重阳)七大弟子塑像。邱祖殿为观中主殿,殿前有长春真人石碑1座;殿内供奉明代塑的邱处机坐像,手执如意、身着道袍、神采如生。邱祖殿后有一座二层楼阁,底层是四御殿,楼上是三清阁。阁内藏明刻《正统道藏》5485卷,是目前中国最完整的一部道家经典。每年农历六月初一至初七都要取出晾晒,即白云观的晒经会。后花园原名后圃,明清时均曾修缮扩建,由三个庭院连接而成,主体建筑是中院的云集山房。周围环以三山,楼馆亭台和长廊等点缀园中。

  恬淡守一真人塔(罗公塔)是道教塔中的精品,也是清代前期大型石刻艺术品,建于雍正三年(1725)。塔为石质,通高约10米,形似亭阁,但又有所不同。底为一仰莲须弥座基台,上建八角形塔身。塔身上覆三重檐屋顶,星檐的椽子、飞头、瓦陇、脊兽、隔扇窗等。雕刻与木结构形制相同,还雕有道教象征八卦的图案,用藏传佛教寺庙常用的密叠斗拱作装饰,塔顶用小八角亭式,上冠以大圆珠,与一般佛塔的塔刹又不相同,千年富观,仅此一塔,足见其珍贵。

北京的一大名胜

  古老的白云观,如今已成为首都北京的一大名胜,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海内外众香客游人。每年春节的民俗庙会,更是游人如织,热闹非凡。白云观已成为人们了解中国道教文化与传统习俗的重要窗口。

  2001年06月25日,白云观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交通

  26、319、80、695、717、特5、特6白云观下车,19、42、46、49、661、662、691、623天宁寺桥北下车,78真武庙三里下车。
 

山东·江北水城 运河故都·聊城 www.jiangbeishuicheng.com

聊城旅游 聊城旅行社 江北水城 江北水城旅游 江北水城旅行社 聊城景点 聊城特产 聊城导游 聊城机票 聊城酒店 聊城租车 聊城会议 聊城特价机票 聊城特惠酒店 聊城高级导游 全国优秀导游员 聊城旅游网 江北水城旅游网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实践基地 山东聊城聊之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