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明楼刘少奇同志纪念馆,是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刘少奇而修建的。位于刘少奇故乡湖南省宁乡县花明楼乡。1984年筹建,1988年开放。有 8个展室、1个声像厅和2个怀念亭,主体建筑3100平方米。纪念馆西南面的山地上,有高7.1米(基座高3.1米,铜像高4米)的刘少奇铜像。故居在纪念馆北面约250米的地方,是一栋半茅半瓦的土木结构农舍,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简介
刘少奇同志纪念馆于1988年11月24日开馆,是以刘少奇故居为依托建立起来的全国唯一一座完整、系统的介绍刘少奇同志生平业绩的传记性专馆。版权所有山东聊城聊之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转载必究!馆区占地面积1200多亩,总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主要包括刘少奇同志故居、纪念馆、铜像广场、文物馆及花明楼、修养亭、万德鼎、刘少奇坐过的飞机、炭子冲民俗文化馆、刘家祖坟等景点。
刘少奇同志纪念馆是中共长沙市委直属的正县级全民事业单位,2004年11月加挂刘少奇故里管理局牌子。现有正式干职工80人,设有办公室、纪检监察室、行政事务管理部、对外联络部、宣传教育部、文物资料保管部、陈列艺术部、园林环卫部、保卫部等9个部室。此外,宁乡县工商局、公安局、市场管理中心均在我局(馆)设立常驻机构。
刘少奇故居是1988年由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0年恢复对外开放,通过全面整修和科学复原,再现了20世纪初叶江南民居的典型风貌和刘少奇在这里生活和学习的部分场景。文物馆是一座集办公及文物资料收藏、展览、研究于一体的古典建筑,其中共收藏文物资料15507件,珍贵文物571件,其中一级文物36 件,二级文物93件,三级文物442件,成为独具特色的文物藏品,是全国最大的刘少奇文物资料收藏中心。
刘少奇同志纪念馆开馆于1988年11月24日。版权所有山东聊城聊之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转载必究!为纪念刘少奇同志诞辰110周年,于2008年11月28日隆重推出“伟大的探索者,卓越的领导人”——刘少奇生平业绩主题陈列。该陈列在内容设计上,将刘少奇伟大生平分为:“不懈奋斗,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艰辛探索,为了开创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殚精竭虑,为了建设一个好的党”、“共和国主席的风采”、“尾声: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5个部分,主旨非常明确和突出,集中体现了刘少奇平凡而伟大的一生。同时,大胆采用生平与专题相结合的方法,以大手笔反映生平历史,用专题体现主要贡献,除工人运动、白区工作、经济建设、党建理论专题外,还特别增加了结合青少年教育和党员干部教育的专题内容,挖掘了刘少奇幼年时期的许多小故事,制成互动多媒体,如“刘少奇名字的故事”,“小书迷”,“分橘子”,“卖米的故事”以及“一身是胆的工人代表”,突出刘少奇机智、爱读书的性格特点,善良、同情贫苦群众的优秀品德以及坚贞不屈的革命气节,让小朋友被少奇爷爷的故事深受感染。同时,作为井冈山干部学院的现场教学点、湖南省党员廉政教育基地,特别将刘少奇的伟大精神列为几个专题,版权所有山东聊城聊之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转载必究!如“人民公仆”、“务实求真”等,浓墨重彩地把刘少奇在1961年的回乡调查内容作为重点专题。整个陈列精选文物展品,进行科学组合,共展出珍贵文物79件,实物110余件,精美图片248份。辅助展品中有油画8幅、雕塑5组、复原陈列1个、场景6个,适当运用大型投影、场景、多媒体等高科技展示手段及雕塑、绘画艺术作品等辅助展品,使陈列更丰富、形象、生动,从而提升了陈列展览的感染力、教育效果,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廉政教育不可多得的生动教材,版权所有山东聊城聊之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转载必究!更是刘少奇生平和思想研究取之不尽的宝贵财富。
与故居一山之隔的“花明德育园”占地面积200多亩,主要景观有花明楼、修养亭、刘少奇同志坐过的飞机、万德鼎、九龙柱一叶湖等人文景观。
“一代伟人振华夏,九州赤子仰花明”,我馆以独特的人文优势和自然景观吸引着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自开馆以来,共接待来自世界各地100多个国家的2100多万旅游参观者。胡锦涛、江泽民、温家宝、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等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都曾专程前来参观,年均接待海内外观众均在200万人次以上,这里已成为湖南省重点推出的“长沙-花明楼-韶山”名城名人故里游和“长沙-张家界”名城名山游的重要中枢联接点,是全国独一无二的“伟人故里红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获荣誉
刘少奇同志纪念馆先后荣获长沙市、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湖南省最佳旅游区(点)”、“全国文物系统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际科学与和平贡献奖”、“全国首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首批AAAA级旅游景区”,“公众喜爱的中国十大红色经典景区”、“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巾帼文明示范岗”等荣誉称号。
刘少奇同志简介
刘少奇(1898~1969)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版权所有山东聊城聊之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转载必究!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湖南宁乡人。1898年11月24日生。少年时期在家乡上过私塾和小学,1919年中学毕业。1920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到苏俄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同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22年回国从事工人运动,在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中华全国总工会的前身)工作。不久,受党的委派领导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任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代主任、主任。1925年5月在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上当选为中华全国总工会副委员长。1927年5月在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在上海、天津、北平、哈尔滨等地从事秘密工作。1930年夏赴莫斯科出席赤色职工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当选为执行局委员。
1931年1月在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同年秋回国,任中共中央职工部部长、中华全国总工会组织部长。1932年冬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先后任中华全国总工会苏区中央执行局委员长、中共福建省委书记。1934年10月参加长征,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八军团、第五军团中共中央代表和第三军团政治部主任。1935年1月在贵州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上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1936年春赴华北,任中共中央代表,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版权所有山东聊城聊之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转载必究!对过去中共党的秘密工作中的关门主义和冒险主义进行了系统的批评,提出了关于白区工作的正确的理论和策略。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担任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坚持党的深入敌后、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的方针,领导了华北抗日根据地和山西抗日新军的创建工作。1938年11月中共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后,任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组织力量深入华中敌后,开展游击战争。1941年皖南事变后,出任新四军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华中局书记和中央军委新四军分会书记,同陈毅等一起重建新四军军部,扭转了新四军的困难处境,恢复和发展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抗日武装力量,扩大了华中抗日根据地。1942年底回到延安。版权所有山东聊城聊之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转载必究!1943年3月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和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45年5月在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科学地概括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精辟地提出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在中共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和毛泽东、朱德、周恩来、任弼时组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个稳定成熟的领导集体。
抗日战争胜利后,在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期间,他代理中共中央主席职务,主持作出“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决策。1947年3月任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书记,同朱德等转移到华北,负责中央委托的工作。7月,在西柏坡主持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确定了解决中国土地问题的基本方针,进一步推动了共产党领导地区的土地改革运动。1949年3月,出席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参与制定夺取解放战争的彻底胜利及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向城市的重大战略决策。4月、5月间,受毛泽东的委托,赴天津调查研究,扭转天津经济恢复工作中的混乱局面。6月,率中共代表团赴苏联访问,同斯大林商谈两党关系和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有关问题。
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随后被任命为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他在制定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外交等方面的方针政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50年他主持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等文件,成为建国初期指导全国各地土地改革健康发展的基本依据。1954年9月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上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并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1956年9月在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他代表中共中央作政治报告,提出把中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规定了方向。在中共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中央副主席。1959年4月,在第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防委员会主席。60年代初期,版权所有山东聊城聊之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转载必究!中国的经济发生了严重的困难,他深入实际,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明确提出要按经济办法管理经济,并与周恩来、陈云、邓小平一起制定了一系列注重实效的政策措施,支持和指导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正确方针,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长期主持中央一线的工作,同中共中央其他领导人一起,为寻找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道路进行了深入的探索,提出了许多独具特色的思想理论。他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和施行进行了开拓性的工作。他在党的建设方面有突出的重要建树,所著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论党》等,丰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1960年、1963年和1964年他先后出访苏联、印度尼西亚、缅甸、柬埔寨、越南、朝鲜、巴基斯坦、阿富汗、东巴基斯坦(今孟加拉国)等国,发展了同这些国家的友好关系。1965年1月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上再次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防委员会主席。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他受到错误的批判,遭到林彪、江青集团的政治陷害和人身摧残,被撤销一切职务。在最艰难的时刻,他仍然对党和人民、对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充满信心,坚信“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 版权所有山东聊城聊之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转载必究!1969年11月12日在河南开封病逝。1980年2月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为恢复刘少奇的名誉作出专门的决定。主要著作收入《刘少奇选集》(上下两卷)。
刘少奇同志故事
刘少奇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理论家。刘少奇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伟大的一生。他的一生用过很多的名字。每一个时期,每一个名字,都有着一段段耐人寻味或感人至深的故事。
刘少奇少年时期取名,寄予了长辈的殷切期望。刘少奇从小酷爱读书,一次因为看书入了迷,炭火烧着了他的棉鞋,烫伤了他的脚趾,而他自己却全然不知。附近乡亲非常喜爱这个专心致志的孩子,就送了他一个“刘九书柜”的雅号。版权所有山东聊城聊之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转载必究!1906年,刘少奇进私塾念书。私塾老师朱赞庭以“姜太公钓璜于渭水巧遇文王”的故事之意给他取名为渭璜。
刘少奇求学时期改名,表达自己的远大志向。青少年刘少奇所处的年代,外遭帝国主义侵略,内受封建主义统治,“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开始懂得,要使国家强盛,民族振兴,每个炎黄子孙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他暗暗下定决心,要为保卫炎黄子孙,报效祖国,他将“渭璜”的名字改为“卫黄”,以表达他誓死保卫炎黄子孙的抱负和决心。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激励了青年刘卫黄的革命决心。他认为作为炎黄子孙不能碌碌无为,虚度光阴,而应当少有奇志,于是改名“少奇”。从此,刘少奇的名字就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
白区工作时期,他隐姓埋名,出生入死,屡建奇功。在长达10年的内战期间,刘少奇同志凭着丰富的斗争经验和高超的领导艺术,开创了党在白区工作的新局面,他用过的仲篪、吕文、陶尚行等二十多个笔名、化名记载着在这条战线上为中国革命作出了独特的贡献,是我党正确路线在白区工作中的代表。
中国抗战史上深刻地留下了“胡服”的卓越功勋和动人故事。1937年,芦沟桥七七事变发生,全国抗日战争开始。刘少奇同志重新组建中共中央北方局,开创华北华中敌后抗日根据地。这期间他化名胡服继续开展工作。刘少奇在白区工作期间虽也用过“胡服”的化名,被老姓根据胡服的谐音都亲切地称他为“活佛”。
1943年,刘少奇奉命回延安。3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决定中央书记处由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组成,刘少奇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和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从此刘少奇同志正式进入中央领导核心,成为毛泽东的得力助手,他同其他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一起为了新中国的诞生和社会主义建设付出了艰苦的努力,也创造了许多不朽的功勋。自此“刘少奇”的名字也开始响彻祖国的大江南北,他的名字伴随着伟大的革命征程载入了中国的历史史册!
一张珍贵的画像
这是一张看似普通的画像。画像上的老妇人端庄慈爱,眉眼炯炯有神,似乎又透着隐隐的担心。这位老人就是刘少奇同志的母亲鲁氏。版权所有山东聊城聊之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转载必究!
鲁氏生于1864年,1882年与少奇同志的父亲刘寿生结婚,一共生育了六个儿女,刘少奇是家中最小的一个。在鲁氏的悉心教育下,幼年时期的少奇善良稳重。她不但让少奇在当地上私塾读书,还送他去外地上了新式学堂,接触到了新思想。
正所谓“儿行千里母担忧”。少奇对进步思想的追随让母亲提心吊胆,她生怕儿子参加学潮,闯出大祸。1919年春,就在少奇专注于国家命运、准备投身到滚滚革命洪流之中的时候,母亲爱子心切、忧子心急,她私下里给少奇订下了一门亲事,并骗少奇说:“母亲病重,赶快回家”,想以这种方式让儿子安顿安稳下来。少奇同志赶回家中得知了真相,第二天便逃了出来,毅然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1925年,少奇同志被军阀赵恒惕逮捕,经多方营救后才得以释放。母亲说什么也不让他走了,专程从炭子冲赶到长沙准备劝说儿子回家。少奇同志坚决的态度让鲁氏心急如焚。怎么才能阻止儿子呢?
突然,鲁氏跪倒在少奇面前!从古到今,只有儿子给父母下跪磕头,现在母亲跪在了儿子面前……少奇同志心头一紧,但很快静下心来。他忙去扶起母亲说:“母亲,别的事情都可以依您,唯有这件事不能答应您。”望着慈母忧虑的面容,少奇同志极为不安,他带母亲到一家画像馆,为母亲画了这张肖像,并安慰母亲:“不管何时何地,儿子都在想着您老人家。”从此,这张珍贵的画像陪伴着少奇同志走南闯北。而这一次,成了少奇同志与母亲的永别。
1931年冬天,鲁氏溘然长逝。少奇同志面对这张母亲的画像深深遗憾:作为儿子,未能在母亲的病床前尽自己一份孝心。然而,这份遗憾化为了革命的动力,那就是为实现国家的独立、富强,为全天下母子幸福团圆而奋斗!版权所有山东聊城聊之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转载必究!
党建理论不朽篇章
在刘少奇同志纪念馆的藏品中有一本《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它是1939年延安出版的单行本。全文四万八千字,共计132页。这本书之所以珍贵,不仅仅因为它是保存较少的早期版本,更重要的是它承载了刘少奇的修养观,并教育和熏陶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员,是党建理论宝库中不朽的篇章。
抗日战争爆发后,大批青年知识分子涌向了解放区,在学习党的理论知识期间,他们在思想上受到红色革命的熏陶,纷纷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这样一来,党的队伍壮大了,各种背景青年的交汇也带来了思想上的纷繁复杂。1939年初,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原局书记的刘少奇同志提出:要把加强党员的党性锻炼与修养,作为党建工作的关键环节来抓。
1939年7月8日和7月12日,刘少奇在延安马列学院作了《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的报告,在学员中引起强烈反响。大家要求把讲稿印成小册子发到党员手中。少奇同志白天忙于工作,晚上则在窑洞昏暗的煤油灯下一遍遍修改讲稿。毛泽东同志曾经称赞《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提倡正气、反对邪气,是一篇很重要的文章,要尽快发表。”1939年延安出版了它的单行本。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是我党最早,最系统的阐述共产党员修养的理论文献。从1939年到现在,它先后以多种版本出版了数千万册,成为千千万万中国共产党员必读的教科书。雷锋同志曾在汽车连的驾驶室详细的阅读过这本书;焦裕禄同志去世时枕头底下还压着这本书。今天,我们重温艰苦岁月里这位党的卓越领导人的不朽著作,版权所有山东聊城聊之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转载必究!不论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还是新中国成立之初,也不论是改革开放激昂的号角声中,抑或新世纪铿锵有力的脚步声里,我们的身边涌现了太多太多优秀的共产党员。焦裕禄、孔繁森、李国安、徐虎、任长霞、郑培民等等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书的指导下,数十年如一日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成为了一代代中国人的精神楷模。
重读此书,我们不仅仅是要缅怀这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更应该在思想上接受它的洗礼,从而指导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康庄大道上书写璀璨的篇章。
1948年,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刚刚露出全面胜利的曙光,刘少奇就开始思考着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大事。1949年3月,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照),少奇同志作了重要发言,指出:今后全党工作的重心应该转移到城市工作上。
1949年1月,天津解放。当时天津是仅次于上海的全国工商业中心,陆海交通发达,有4万多工商企业户,其中大部分是私营企业,所占比例达80%,产业工人近20万。但由于受党内左倾思想影响,大部分私营企业还处于停工和半停工的状况,工厂难以维持生产,工人失业。如何做好团结和争取民族资产阶级的工作,迅速恢复私营企业的生产,是一个刻不容缓的大问题。为此毛泽东委托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刘少奇去天津指导工作。
1949年4月10日,刘少奇风尘仆仆地到达天津,主要在国营和私营大企业中进行了前后近一个月的调查研究工作。少奇同志认为,现在的革命是新民主主义性质的,经济也是新民主主义性质的,要允许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刘少奇每到一处除参观视察外,还分别召开由工人、技术人员、干部、资本家、小业主等参加的座谈会听取意见。他向各界人士阐述了党的城市工作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版权所有山东聊城聊之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转载必究!他批评了干部中存在的“左”的倾向,指出:对民族资产阶级有联合有斗争,但今天重点在于联合而不在斗争;在政治上要联合他们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作斗争,在经济上要联合他们发展生产;只斗争不联合是错误的,只联合不斗争也是错误的。在一次同工商业者的座谈会上,刘少奇谈到:与封建剥削相比,资本主义剥削是有进步性的,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是有功劳的。他还鼓励一位把工厂办得不错的资本家多办几家工厂,多安置一些人就业,努力发展生产。他还对工人讲:在目前条件之下,私人资本主义的若干发展,对于国民经济是有利的,对于国家是有利的,对于工人也是有利的。
少奇同志在天津卓有成效的工作,使资本家渐渐打消了顾虑,公私关系、劳资关系合理的调整,使天津的经济很快恢复起来,天津的经济很快出现了繁荣的景象。到1952年8月,天津的工业生产比国民党统治时期最高产量增加了75%。国营和私营企业中工人的直接工资提高了40%-80%。刘少奇同志的天津之行已经过去60多年,不论从建设新民主主义的探索来看,还是从中国私营经济五十几年起伏跌宕的历史图画来看,刘少奇1949年4月天津之行都是浓墨重彩的一笔。时至今日,它的立意和构图还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
一辆见证历史的吉普车
高山无言,曾历经沧海桑田;车轮有痕,刻印着往昔的风雨沧桑。朋友们,这是一辆型号为苏式嘎斯69的吉普车,车身的油漆早已剥落,显得破旧不堪。今天,无情的历史已经带走了这辆车的主人,这车却永远留在它曾经到过的地方,向人们诉说着一段让人无法忘怀的往事。
回乡调查时乘坐吉普车
这辆车的主人就是世人景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同志。版权所有山东聊城聊之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转载必究!1961年,党中央为解决“大跃进”以来的严重问题,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党中央副主席、国家主席刘少奇同志于1961年4月回到家乡湖南进行了为期44天的农村调查。当时中共湖南省委安排了数辆小轿车,可少奇同志知道后严肃地说:“一切轻车简从,只要一辆吉普车,一定要以普通劳动者的身份出现。”4月2日,湖南省委在党校借调了这辆吉普车。
吉普车在故乡泥泞的小路上艰难地前行,本应是花红柳绿的春夏之交,沿途却只有光秃秃的山头,几间破破烂烂的茅草房,当吉普车驶到宁乡县东湖塘王家湾时,路边上醒目的招牌---“万头猪场”吸引了少奇同志,他马上下车来察看,但他却吃惊地发现“万头猪场”只有两头猪。他当即决定就在养猪场的饲料房里住下来。一盏昏暗的煤油灯,一张高矮不平的小方桌,这是我们共和国主席全部的办公条件。
如果说,饲料房是少奇同志固定的办公室,那这辆吉普车就是他移动的办公室。他坐着吉普车调查走访、跋山涉水,不时还要下车来查看。甚至连路边上一堆风干的人粪便他也要用小棍子拨开细心地察看。接连的调查情况让少奇同志深感痛心:号称早稻亩产65000多斤的“鱼米之乡”找不到稻草铺床;社员家庭的油盐坛子里,没有一滴油;全县仅因饥荒带来病变的人数高达73282人!
为了进一步了解真实情况,5月3日夜里11时,这辆吉普车悄悄地驶进了炭子冲,乡亲们谁也不曾想到这就是他们引以自豪的国家主席少奇同志回家来了。在离家四十年后的第一次故乡之行,既不是走亲访友,更不是衣锦还乡,他是来工作的。少奇同志就在青少年时期住过的房间里安顿下来。他还把家乡父老请到家来,恭恭敬敬地向大家敬鞠躬礼,“乡亲们,大家的生活很苦,这是我国家主席工作没做好。版权所有山东聊城聊之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转载必究!我对不起大家。但你们一定要讲真话,说实情,只有这样我们中央才能做出正确决策”。
5月15日,少奇同志结束了这次回乡调查。44个日夜,这辆吉普车可谓立下了汗马功劳。它伴随少奇同志走访了宁乡、长沙、湘潭等10多个生产大队,累计行程达4000多公里。通过这次回乡调查,他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在1962年1月的七千人大会上,少奇同志代表中央主动承担了责任,总结了造成错误的原因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不仅纠正了当时湖南的“五风”错误、解散了公共食堂,而且为我党制定正确的国民经济调整决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路灰尘、一路泥泞、一天天晨光与夕阳的交替中,这辆吉普车伴随少奇同志走过了故乡的山山水水,见证了国家主席44天里所留下的汗水与足迹。历史无言,记录着少奇同志劳苦功高的一生,吉普车无言,也见证着共和国历史上不同寻常的44天。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伟人虽逝,其物犹存,少奇同志艰苦朴素、实事求是的公仆精神,体恤民情、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人们将永远铭记在心。
一张不寻常的礼品单
在刘少奇纪念馆里,陈列着这样一张礼品清单:这是刘少奇同志送给同胞姐姐刘绍德的。说起这张礼品单,还有着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
上个世纪60年代,我国国民经济严重困难时期。为了了解真实情况,1961年4月,国家主席刘少奇同志回到家乡湖南,进行了为期44天的农村调查。5月12日,他来到赵家冲看望大姐刘绍德。
少奇同志有三个哥哥两个姐姐,少奇同志是家中最小的孩子。小时候少奇同志一直由大姐照顾。大姐是他童年除了母亲之外,最亲最爱也最让他牵肠挂肚的人。版权所有山东聊城聊之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转载必究!
少奇同志步行八里山路来到了赵家冲姐姐家。看到姐姐家中一贫如洗,得知姐夫因为饥荒饿死,少奇同志的心情十分沉重,他满怀歉疚的对姐姐说:“姐,这点东西,您留着一餐加一点吧!”一边说一边把礼品递给了姐姐:大米5斤,饼干2斤,糖果2斤,猪油1斤,盐蛋9个。这,就是国家主席送给姐姐的全部礼品。
刘绍德实在是穷怕了也饿怕了,手中的礼品还没来得及放下,就急切的问:“老弟啊,这些东西吃完了我再上哪儿去找你啊?”少奇同志心头一紧,身为国家主席,给自己风烛残年的姐姐加把米,这能说过分吗?可是全国人民都在等着加把米啊!他只能安慰姐姐:现在是暂时困难时期,政策好了,有了农业60条,日子会好起来的!
不是少奇同志吝啬小气,也不是他冷漠无情,他只是严格要求自己的亲友,不能因为是国家主席的亲属而有半点特殊。
如今这张礼品单静静地陈列在刘少奇纪念馆,无数游人被它所感动所震撼,透过这张礼品单,我们感受到的是少奇同志的伟大人格和崇高风范。
国家主席的小钱柜
在刘少奇纪念馆的藏品中,有这样一个小木盒,盒身为黑色,没有上锁,油漆早已斑驳。别看这是个不起眼的小木盒,却是国家主席刘少奇家的小钱柜呢!
那是l963年的一天,少奇同志把他的秘书刘振德叫到办公室,把一个小木盒子递给了他:“振德同志,王光美下基层调研了,这个盒子是她给我的,现在我把它交给你了。”
刘振德疑惑的拿过盒子,轻轻一摇,里面发出叮叮当当的响声,见他纳闷,刘少奇便告诉他说:“这是我们家的钱柜,里面有平时开支用的钱,还有票证。光美不在时,家里的经济账就由你来管吧。这是开支单,每个月就照她吩咐的开支吧!”
当着少奇同志的面,刘振德把盒子打开。版权所有山东聊城聊之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转载必究!拨开里面的针线纽扣,各式票证。把钱一一拣了出来,块票、角票,连硬币都凑在一块,数来数去一共才23块8毛钱。开支单上写着:每月领到工资以后,请按下列数额分配:
1.给卫士组100元,为少奇同志买烟、茶和其他生活用品;
2.给厨师郝苗同志150元做工资、伙食费;
3.给保育员赵淑君同志工资40元;
4.给外婆(也就是光美的母亲)120元,作为5个孩子的学杂费、服装费和其他零用钱;
5.两人的党费25元;
6.房租、水电费40元。
当时刘少奇夫妇的工资加起来才500多元,光这开支单上每月就得支出近500元,仅党费一项的支出就比规定的要多好几倍。另外,刘少奇还经常帮助有困难的亲友,稍一超支,就会出现“财政赤字”。
国家主席的小钱柜里只有23块8毛钱,真叫人难以置信。然而,这正是少奇同志一贯倡导并保持的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正如他所说:我们应该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不同别人比较享受的优劣,而同别人比较革命工作的多少和艰苦奋斗的精神。而他自己始终身体力行,率先垂范。
一次难忘的握手
握手是生活中最平常的一种礼节,然而有这样一次不同寻常的握手,却给我们留下了一段传颂至今的佳话。
1959年10月26日,全国群英劳模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家主席刘少奇出席了大会。会议结束以后,刘主席径直来到一位老工人面前,一把握住他的手说:“你就是老时吧?”这位老工人一时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只是一个劲地连连点头。老工人名叫时传祥,是北京一个淘了几十多年大粪的环卫工人。版权所有山东聊城聊之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转载必究!解放前,他过的是“吃马路,睡马路,铺着地,盖着天,脑袋枕着半块砖”的生活。新中国成立以后,不但得到了社会的尊重,被评为先进生产者,还来到了人民大会堂,受到刘主席的接见,这一声亲切的老时,怎能不让他激动万分呢!
刘少奇与时传祥握手
国家主席握着淘粪工人的手,关心地问起了他的生活和工作。时传祥高兴地回答:“现在(生活)条件好多了,大伙干劲十足,过去用轱辘粪车每天才拖8桶,现在改用汽车运,每天能拖93桶呢。”
老工人几句淳朴的话让少奇同志笑开了。当了解到时传祥识字很少,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好,少奇同志语重心长地说:“一个先进工作者,一名共产党员,光工作好还不够,各方面都要好。”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一支钢笔送给他,嘱咐他要好好学习文化知识。并希望时传祥过段时间能给他写封信。这位憨厚的老工人捧着钢笔一时不知所措。这时候,少奇同志再一次紧紧握住他结满厚茧的手说:“老时啊!你淘大粪是人民的勤务员,我当国家主席也是人民的勤务员,这只是分工不同,但都是革命事业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主席这番暖心窝的话,不禁让这个受尽磨难也没叫过苦、流血流汗也没流过泪的铁汉子感动得热泪盈眶。这双淘了几十年大粪的手,曾经被多少人嗤之以鼻,唯恐避之不及。可是今天,国家主席紧紧握住了这双手,还把钢笔送到他的手中。是啊!时传祥手里捧着的不仅仅是一支钢笔,更是国家主席对普通劳动者的理解、尊重和关怀。版权所有山东聊城聊之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转载必究!
1960年元旦,时传祥真的给少奇同志写了一封信,虽然语句不多,字迹歪歪扭扭,但他对少奇同志的感激之情却跃然纸上。少奇同志也从百忙中抽时间给时传祥回信,鼓励他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文革”时期,少奇同志遭受错误的批判。时传祥也因为这次握手被扣上了“粪霸”、“铁杆保皇派”的帽子。然而无论受到怎样的批判,这位老工人始终掷地有声地说:“就冲刘主席看得起咱掏粪工人这一点,我至死也不认为他是坏人!”
一次握手,见证了国家主席对掏粪工人的充分尊重,一支钢笔,表达着国家主席对普通劳动者的深切关怀,一席暖心窝的话,极大的鼓舞了千千万万个普通劳动者。
10月26日,这个曾经是国家主席与掏粪工人握手的日子,已被法定为中国环卫工人节。今天,人们还在不断怀想,不断追忆,版权所有山东聊城聊之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转载必究!人们永远也不会忘记这次不寻常地握手!
大爱情怀
刘少奇同志身居高位,他是一位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伟人,同时也是一位慈爱有加的父亲。他严格要求自己的孩子,从不允许他们搞特殊化、不许他们有高干子弟的优越感,要他们接触群众,养成艰苦朴素的习惯。今天就让我们从少奇同志与孩子们相处的点点滴滴来感受这位平民伟人的大爱情怀。
少奇同志曾经告诫孩子们:“爸爸是人民的儿子,你们也要做人民的好儿女,永远跟着党,永远为人民。”少奇同志有九个儿女,他们出生的时代环境不同,年龄差异很大,但少奇同志始终十分关心他们,要求他们政治坚定,顾全大局,吃苦耐劳,表现了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尚情怀。
刘源是少奇同志最小的儿子,每年暑假,少奇同志都安排他到部队锻炼。刘源每天顶着烈日和战士们一道托着砖头练射击,练刺杀,累得腰酸臂疼。在父亲的严格要求和教导下,刘源上中学期间坚持在部队过了3个暑假,培养了吃苦耐劳、遵守纪律的作风。
虽然孩子们的学校离家不算很远,但为了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刘少奇要求他们在学校食宿。三年困难时期,孩子们在学校吃不饱。有一天,女儿亭亭因为低血糖晕倒在学校,老师对王光美说:“亭亭营养不良,在学校都晕倒两次了,把她接回家,改善改善伙食吧!”王光美将这件事和少奇同志商量,少奇同志说:“现在人民都吃不饱,他们也要尝尝吃不饱的滋味,等他们将来开始为人民做事了,就知道怎么才能不再有人民吃不饱的日子。”就这样,孩子们一直坚持住校,没有一个回家改善伙食。
朋友们,也许你要说少奇同志对孩子过于苛刻,版权所有山东聊城聊之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转载必究!太少温情,但从他的言传身教和严格要求当中,我们能够品味到他对儿女们殷切的爱。也正是这份浓浓的大爱,激励孩子们在幼年时健康成长,在逆境中不断成熟,在岗位上不懈努力,后来都成为了国家建设的优秀人才。
一块特殊的门匾
在刘少奇同志故居正堂屋的大门上,悬挂着这样一块门匾:这块门匾是木制的,长158厘米,宽105厘米,厚5厘米,四周有镶嵌着白色的回纹花边,中间写着“刘少奇同志旧居”七个仿宋立体字,由于岁月的侵蚀,银白色的字已经逐渐泛黄。这块门匾是1959年刘少奇同志故居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悬挂在旧居槽门上的,而那一年,恰逢刘少奇同志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几乎每一位来这里参观的游客都会好奇的问:故居的槽门上方已经悬挂了一块由邓小平同志书写的“刘少奇同志故居”字样的门匾,为什么还要在正堂屋的大门上再悬挂一块“刘少奇同志旧居”门匾呢?故事还要从文革时候说起。
1966年8月的一天,花明楼公社的炊事员周思久正在厨房忙碌,造反派送来了一堆杂物,说是刘少奇同志旧居的东西,要销毁。周思久默默清检这些杂物,思绪万千:少奇同志曾经在最困难的时候回到家乡了解真实情况,如果不是少奇同志解散了大食堂,如今的农民只怕还在饿肚子呢……这时,杂物中一块写着“刘少奇同志旧居”的门匾印入眼帘,他心中一惊,难道这块门匾也要无端端的被销毁掉吗?周思久心存不忍,但是门匾这么大,怎么保存呢?如果被发现了,少不了要关押批斗。他灵机一动,悄悄地将门匾拖到厨房里,反过来当切菜的案板使用。后来造反派多次追查这块门匾,版权所有山东聊城聊之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转载必究!均无功而返,只好不了了之,门匾也因此幸运的逃过一劫。
1980年春天,刘少奇同志平反的消息传来。乡亲们将少奇同志旧居修葺一新,准备重新开放。这时,周思久终于将保守了13年的秘密公布出来。负责故居恢复开放的工作人员燃起鞭炮,和周围群众一起敲锣打鼓地将门匾从花明楼公社取回,重新悬挂在旧居的门楣上。
透过这块特殊的门匾,我们可以看到,即使在那个特殊的时代,家乡人民对刘少奇同志始终怀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之情,同时启迪着人们,无论身处何时何地,都要始终坚持真理,不要被假像所蒙蔽。如今,这块门匾依然悬挂在旧居的门楣上,像一个历经沧桑的老者,向无数来此参观的人们讲述着那段特殊的历史,解读着那段尘封的岁月。
山东·江北水城 运河故都·聊城 www.jiangbeishuicheng.com
聊城旅游 聊城旅行社 江北水城 江北水城旅游 江北水城旅行社 聊城景点 聊城特产 聊城导游 聊城机票 聊城酒店 聊城租车 聊城会议 聊城特价机票 聊城特惠酒店 聊城高级导游 全国优秀导游员 聊城旅游网 江北水城旅游网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实践基地 山东聊城聊之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