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成都具有悠久而独特的历史始原,文化积淀极其深厚。早在距今约4500年至3700年,成都平原已出现被后世称为“
宝墩文化”的一系列古蜀先民的聚落中心。这些聚落中心均已夯筑了城墙,建筑了祭祀和集会的场所。根据“金沙遗址”出土的大量历史遗存,基本可以推定,至迟在殷商晚期至西周初期,成都一带已经成为古蜀王国的中心都邑所在。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民国十一年(1922年),成都、华阳两县合并为市,成立市政公所,县治保留。民国十七年(1928年),成都市政府建立,成都市为省辖市、省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于1959年9月对市管县体制作出了法律上的规定,直接推动了市管县体制的发展。 成都市行政辖区几经调整,由29.9平方千米扩大到14335平方千米。1950年7月,将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设置的14个区调整为8个区,以序数命名;翌年8月,成都县、华阳县部分区域划入后,又调整为6个区;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成都市位于四川省中部 ,地处四川盆地西部,青藏高原东缘,东北与德阳市、东南与资阳市毗邻,南面与眉山市相连,西南与雅安市、西北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接壤;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02°54′~104°53′、北纬30°05′~31°26′之间。2016年,全市土地面积为14335平方千米,市区面积为4241.81平方千米,其中建成区面积931.58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成都平原成都市地处四川盆地西部边缘,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部属于四川盆地边缘地区,以深丘和山地为主,海拔大多在1000~3000米之间,最高处位于大邑县西岭镇大雪塘(苗基岭),海拔高度为5364米;东部属于四川盆地盆底平原,为岷江、湔江等江河冲积而成,是成都平原的腹心地带,主要由平原、台地和部分低山丘陵组成,海拔高度一般在750米上下,最低处在简阳市沱江出境处河岸,海拔高度为359米。成都市由于巨大的垂直高差,在市域内形成了三分之一平原、三分之一丘陵、三分之一高山的独特地貌类型;由于气候的显著分异,形成明显的不同热量差异的垂直气候带,因而在区域范围内生物资源种类繁多、门类齐全,分布又相对集中。
气候
成都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春早、夏热、秋凉、冬暖的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16℃,年降雨量1000毫米左右。成都气候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多云雾,日照时间短。民间谚语中的“蜀犬吠日”正是这一气候特征的形象描述。成都气候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空气潮湿,因此,夏天虽然气温不高(最高温度一般不超过35℃),却显得闷热;冬天气温平均在5℃以上,但由于阴天多,空气潮湿,却显得很阴冷。成都的雨水集中在7、8两个月,冬春两季干旱少雨,极少冰雪。
自然资源
成都市土地类型多样。按地貌类型可分为平原、丘陵和山地;按土壤类型可分为水稻土、潮土、紫色土、黄壤、黄棕壤等11类;按土地利用现状类型可分为耕地、园林地、牧草地等8类;平原面积比重大,达4971.4平方千米,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40.1%,远远高于全国占12%和四川省占2.54%的水平;丘陵面积占27.6%,山地面积占32.3%;土地垦殖指数高。土地肥沃,土层深厚,气候温和,灌溉方便,可利用面积的比重可达94.2%,全市平均土地垦殖指数达38.22%,其中平原地区高达60%以上,远远高于全国10.4%和四川省11.5%的水平。
水资源
成都市降水丰沛,年均水资源总量为304.72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水31.58亿立方米,过境水184.17亿立方米,基本上能满足成都市人民生活和生产建设用水的需要。成都市有岷江、沱江等12条干流及几十条支流,河流纵横,沟渠交错,河网密度高达1.22千米/平方千米;加上驰名中外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库、塘、堰、渠星罗棋布。2004年有效灌溉面积达34.5万公顷;全市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161.5万千瓦。成都地处岷江流域中游,河水主要由大气降水、地下潜流和融雪组成,在流入成都平原之前,河道主要在高山峡谷之间,受人为污染极小,因而水质格外优良,绝大部分指标都符合国家地面水二级标准的要求。
生物资源
成都市地处亚热带湿润地区,地形地貌复杂,自然生态环境多样,生物资源十分丰富。据初步统计,仅动、植物资源就有11纲、200科、764属、3000余种。其中,种子植物2682种,特有和珍稀植物有银杏、珙桐、黄心树、香果树等;主要脊椎动物237种,国家重点保护珍稀动物有大熊猫、小熊猫、金丝猴、牛羚等;中药材860多种,川芎、川郁金、乌梅、黄连等蜚声中外。
矿产资源
成都市矿产资源较为丰富,种类繁多,分布相对集中,共生矿多。已探明的有铁、钛、钒、铜、铅、锌、铝、金、银、锶、稀土等金属矿产以及钙芒硝、蛇纹石、石膏、方解石、石灰石、大理石、煤、天然气等非金属矿产资源60多种。全市有大小矿产地400余处,多数矿产资源分布相对集中。煤炭探明储量1.46亿吨,主要集中在西部边沿山区的彭州、都江堰、崇州和大邑;天然气探明储量16.77亿立方米,远景储量为42.21亿立方米,主要集中于蒲江、邛崃、大邑、都江堰和金堂一带;钙芒硝储量全国第一,高达98.62亿吨,主要集中于新津和双流;多种金属矿产资源则相对集中于彭州。
人口
截至2020年11月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2020年成都市常住人口2093.78万人。从常住人口规模看,常住人口最多的区(市)县是新都区,有155.85万人。常住人口排名,前三位的镇(街)分别是,四川天府新区的华阳街道(44.40万人)、双流区的东升街道(43.97万人)和西航港街道(39.88万人)。常住人口最多的村(社)是,双流区西航港街道的常乐社区居委会。常住人口最少的区(市)县是,蒲江县,有25.56万人。
2022年末,成都市常住人口 2126.8 万人,比上年末增加 7.6 万人,增长0.4%。其中,城镇常住人口 1699.1 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79.9%,比上年末提高 0.4 个百分点。年末户籍人口 1571.6 万人,比上年末增加 15.4 万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 68.8%。
成都市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城市,境内除汉族外,有55个少数民族成分,常住少数民族人口为12.93万人。在少数民族中,人口数位居前十位的有藏族、回族、彝族、羌族、土家族、满族、苗族、蒙古族、壮族、白族。
经济
综合2022年,成都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0817.5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2.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 588.4 亿元,增长 3.8%;第二产业增加值 6404.1 亿元,增长 5.5%;第三产业增加值 13825.0 亿元,增长 1.5%。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 4.9%、59.6%、35.5%。三次产业结构为 2.8 : 30.8 : 66.4。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98149 元,增长 2.0%。 2022年,成都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1722.4 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 5.8%,按自然口径计算增长 1.5%。其中税收收入 1267.8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 5.3%,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0.4%,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达 73.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435.0 亿元,比上年增长 8.8%。税务部门组织税费收入 7359.4亿元,其中组织税收收入(不含海关代征)3129.0 亿元,下降4.5%,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 3.1%。 2022年,成都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 5.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 7.1%;第二产业投资下降 0.9%,其中工业投资增长 1.2%;第三产业投资增长 6.6%。分经济类型看,国有经济投资增长 13.5%;民间投资增长 5.4%。基础设施投资下降 7.2%。重点区域投资较快增长,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成都高新区、成都东部新区完成投资分别增长 8.9%、8.5%、7.7%。全年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上涨 2.4%。 2022年,成都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47948 元,比上年增长 4.8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54897 元,增长 4.3%。其中,工资性收入 32292 元,增长 4.3%;经营净收入 5448 元,增长 4.6%;财产净收入 5633 元,增长 4.2%;转移净收入 11524 元,增长 4.4%。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 32171 元,增长 1.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0931 元,增长 6.2%。其中,工资性收入 15377 元,增长 6.5%;经营净收入 7711 元,增长 6.3%;财产净收入 2967元,增长 5.1%;转移净收入 4876 元,增长 5.7%。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 21196 元,增长 3.6%。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为1.78,比上年缩小 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