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色达县历史悠久。早在3000年前已有人类繁衍生息于此,古藏族六大氏族之一的董氏族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当地人称“阿嘎洛麦”即猿人之意。
行政区划:
至2011年底,色达县总面积9338.98平方公里,辖2个镇、15个乡134个村:色柯镇、翁达镇、洛若乡、霍西乡、年龙乡、大则乡、塔子乡、大章乡、亚龙乡、塔子乡、泥朵乡、然充乡、康勒乡、旭日乡、歌乐沱乡、甲学乡、杨各乡。
人口民族: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色达县总人口41450人。至2011年底,色达县总人口45661人,人口出生率11.09‰,人口自然增长率6.19‰。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色达县常住人口为64681人。
地理环境:
色达县位于中国西南,青藏高原东南缘,四川省西北部,甘孜藏族自治州东北部,北纬31°38′-33°20′,东经98°48′-101°00′。地处四川、青海以及阿坝州、甘孜州、青海的果洛州;壤塘县、甘孜县、炉霍县、石渠县,果洛州的达日县、班玛县的结合部,东邻阿坝藏羌族自治州壤塘县,北与青海省班玛、达日两县接壤,西、南分别与甘孜州的甘孜县、炉霍县毗邻,总面积9338.98平方公里。
色达县地形地貌:
色达县境内地形复杂。地处巴颜喀拉山南麓,大地构造属川西地槽系巴颜喀拉山褶皱带,全境海拔大多在4000米以上,整个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高,东南低。色达县全境大部分为典型的丘状高原,西北部溪河密布,排水不畅,沼泽发育。级差小于30度,少数山峰凸出于高原面700-900米,海拔4000米以上为典型的丘原地貌,相对高度500-1000米;海拔3500以下的巴尔坝河谷地带,河流深切,流水浸蚀严重,为高原山原地貌。总面积中高原面积约占84%;山原占15%;平坝占1%。色达县全境为三断层所切,呈西北或西向,属金汤弧西翼。色达断层沿歌乐沱--洛若--色达一线斜穿泥曲(河)上红科;康勒断层沿塔子--康勒一线穿泥曲(河)流域;鲜水河断层,仅在达曲(河)右侧出现。三断层除歌乐沱--洛若--色达断层,相对稳定外,其余断层均处于活动状态。
资源
生物资源至2002年底,色达县森林覆盖率2.67%,活立木总蓄积807.5万立方米。 色达县中藏药材资源丰富,2008年共有药用植物资源1000余种、药用动物资源10余种,尤其是虫草、大黄、贝母等。 色达县牧草以莎草科、禾本科、菊科和蔷薇科等科组成,约56科、259种,能作饲料的达100余种,畜种资源以牦牛为主犏牛、马、草地型藏羊和山羊组合。
矿业资源色达县境内矿藏有金、银、铜、锡、锌、汞、泥炭、大理石等21处,黄金蕴藏量达10吨以上,4大河流均分布砂金矿。
土地资源色达县色达县总面积9338.98平方公里,2002年色达县草原面积有6653.73平方公里,占地总面积的71.2%。 至2010年底有草场面积6654平方公里,有林地1714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