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康大楼,位于上海徐汇区淮海中路1842-1858号。大楼始建于1924年,一些文化演艺界名流均入住过这里,武康大楼,占地158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9275平方米。大楼总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楼高八层,总高30余米,外观为法国文艺复兴式风格。由于所处的 地理位置有限,大楼底层采用骑楼样式,将店面橱窗向内收缩,留出人行道空间。另外,一二层外立面采用水泥仿石墙墙面,使之成为大楼基座的样式。自三层起至 第七层,外立面改用黄褐色砖块贴面。顶楼的第八层继续使用水泥仿石质墙面,因此大楼呈现三个不同区段。在第三层和第八层,设计者采用连续长阳台作为 三阶段腰线,同时强化其层次感。在大楼的北向,为解决房间采光问题,设计者特地在朝北处,向内留出两个大型天井。
1985年,戚阿姨和丈夫将武康大楼内的一间公寓作为婚房,携手走进这幢承载着历史的建筑。目送儿子长大,成家立业后搬离,她和丈夫伴着武康大楼渐渐变老……武康大楼原名东美特公寓、诺曼底公寓 ,1924年在五条马路交会处落成,是上海最早的外廊式公寓建筑之一。作为匈牙利籍建筑设计师邬达克在上海的代表作品,武康大楼最有特色的就是外立面清水砖墙和古典山花窗楣等丰富的水刷石装饰。1994年,武康大楼被列入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名录。矗立近百年,武康大楼见证了城市变迁,吸引众多名人入住。历史资料记载,大楼有众多大公司高级职员入住,新中国成立后,郑君里、赵丹、孙道临、黄宗英、秦怡等电影和文化界名人也曾住这里。时至今日,武康大楼仍是海派文化重要地标。年近七旬的刘奶奶在武康大楼才“小住”16年,但从小就有一份特殊的记忆。“小时候管武康大楼叫‘九层楼’,经过时都要跟父母讲一句,这座大楼这么有特点,有那么多故事,要是哪一天能住进去才好!”2006年,刘奶奶看到武康大楼内有公寓在售,毫不犹豫订了下来,成了居民之一。
武康大楼走廊立柱之间设置了方便休息的座椅。湖南路街道供图焕新后,武康大楼还安装了智能感知设备,监测建筑的震动、倾斜、位移、裂缝等情况,全面“保驾护航”。“我们查阅了大量历史资料,尽一切努力让它‘穿越’回百年之前。所有的修缮都不露痕迹。居民更方便,空间也合理利用了,还成了‘网红’打卡点,游人们可以充分感受这座海派地标建筑的风采。”陈中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