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老师课堂
聊城市旅游摄影协会
1
在电影摄影学上,《教父》可以说是极具开创性地使用了暗调风格。
如果不是因为《教父》,你所喜爱的很多影视作品中展现出的暗黑世界也许根本不会存在。
在柯里昂家族的阴影世界中,光亮与黑暗的强烈冲突具象化了每个人内心善良与邪恶的斗争。(LIGHT VS DARK = GOOD VS EVIL)
影片里是一个二元对立的世界,人们面临着艰难的选择。
这个世界充满着苛刻的规则、界限,因此光线也颇为苛刻。
没有标准的补光
打在角色身上的光线通常来自上方或者侧面,常常没有标准补光来照明人脸的另一侧。
一半的脸在黑暗中,这强调了每个人都有深藏而不为人知的一面。
戈登·威利斯
左:黑色电影 / 玄色影戏;右:德国表现主义
的确,在《教父》之前,就已经出现过不少把黑暗元素运用自如的电影。
黑色电影(Film noir)和德国表现主义(German Expressionism)就在黑白电影中利用了阴影的力量。
但《教父》的摄影师戈登・威利斯(Gordon Willis)却得名「黑暗王子」。
戈登・威利斯
因为他将阴影的艺术,通过曝光不足展现在彩色电影中。
在当时,电影都偏于明亮,趋近于强光照明,这样影片才能在露天影院中看得清楚。
明亮&强光照明
《教父》大胆地无视了这一光线标准,以至于派拉蒙影业公司在最初看到电影时大惊失色。
威利斯曾说过他対《教父》的视觉把握是建立在邪恶的基础上的,他将黑暗的电影运用视作一种对电影灵魂的反映。
片头的第一个镜头,是一个特写镜头:
光明与黑暗对抗的主题
这个镜头宣告了我们即将看到的电影,讲述的是人性深处的黑暗。
随后这个镜头逐渐拉远,变成了一个过肩镜头:
从权力的高位向下看去
我们的教父,马龙・白兰度(Marlon Brando)扮演的唐・维托・柯里昂。
他大权在握,从权力的高位向下看去,但观众所看见的他却是模糊不清的。
出于对白兰度特效妆容的强调,威利斯从他的上方打光,经常提供最小程度的眼部打光(Eyelight)。
小程度的眼部打光
黑暗的眼睛使得维托十分神秘。
我们永远也无法完全理解这个人的内心和他的想法,因为光线使不我们看不到他的内在。
迈克·柯里昂
角色迈克·柯里昂剧照
迈克的脸在电影里的大部分时间里相对明亮。
但随着他逐渐插手家族事务时,他的脸会间歇性地(in and out)滑入阴影之中。
就如同他的天真与邪恶面在不断地角力以图占据上风一般。
角色渐入黑暗
只有在西西里的那段浪漫剧情,迈克才得以逃离。
而这里的光线变得柔和细腻,似乎是上天安排给他一个实现幸福人生的机会。
角色迈克·柯里昂在西西里岛的剧情
但逃离俗世的美好幻想很快变成了泡影。
到了电影末尾,迈克眼中的阴影象征着他的黑暗已经侵蚀了他的光明面。
最终迈克成为了新的教父,在这里他看起来像个死亡天使(Angel of death):
他的脸被黑暗遮蔽,比其父亲的脸甚至更加隐匿而具有威慑性。
其他角色
家族的军师汤姆则更多地被打上了侧光(side lit),表示他被黑暗世界浸染了一半的身心。
他是个分裂的人,一半是律师,一半是罪犯。
甚至几乎是个教父,但却不是个纯正的西西里人。
对于迈克性急的哥哥逊尼,打光手法则更好,这个角色常常展示在明亮的背景中,即便是在他死亡的时刻。
角色逊尼电影剧照
这样的处理手法在视觉上强调了逊尼做事过于光明磊落,他没有维托和迈克所展现出的那种精神生活和内在的黑暗。
因此他也永远成不了教父。
凯的脸是非常典型的明亮,象征着她青春的天真烂漫。
但是在迈克开始把她拒之门外之后,黑暗的阴影第一次投影在了她的脸上。
角色凯剧照
而在最后一幕,凯终于知晓了迈克到底是谁时,她不再天真,脸也变得阴暗起来。(SHADOW = UNDERSTANDING)
二元对立
外部世界与内心世界
二元对立同样地意味着外部世界与内心世界的对立,表面现象与实际真相的对立。
最开始那场阳光明媚的婚礼,被威利斯描述为有着「 1942 柯达彩色胶片的质感」。
这个重要场景展现了柯里昂家族的富有、快乐的外表形象。
婚礼场景
但是在内部,这位傀儡大师(Puppetmaster)的工作:谈判、操纵。一切都发生在阴影之下。
《教父》以一种美术式生动的风格拍摄,每一个苦心拍摄的镜头都是那么的富有艺术感。
简直可以挂在美术馆中展出,威利斯精制的丰富色彩如同油画一般。
而他克制的明暗对照法(Chiaroscuro),让我们想起了达·芬奇、伦勃朗、维米尔。
左:电影剧照;右:达·芬奇画作
左:电影剧照;右:伦勃朗画作
左:电影剧照;右:维米尔画作
和最引人注目的,卡拉瓦乔的暗色调主义。
左:电影剧照;右:卡拉瓦乔画作
威利斯闻名遐迩的打光手法是极为精确的,以至于如果演员走错了他们的标记,他们就会被黑暗笼罩,无法见于镜头。
这个出了名的完美主义摄影导演坚持不使用变焦镜头或者涉及如直升机的现代科技摄影技术,并且坚持每个机位都要代表一个视点人物的视角。
左:导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右:戈登·威利斯
但导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说服了威利斯去做出几个例外。
比如令人难忘的开场拉远镜头,和维托遇袭时的俯视镜头。
维托遇袭时的俯视镜头
上半个世纪的电影和电视剧,却已永远受惠于戈登・威利斯所启发的「视点人物手法」(The Prince Of Darkness’Pov)。
聊城市旅游摄影协会
点击图片 查看简介
会长简介
http://www.jiangbeishuicheng.com/mobile/article/list/cateid-290.html
聊城市摄影师俱乐部
▼
按住图片识别二维码
聊城市旅游摄影协会
微信公众平台
聊城摄影沙龙
跟着「我们」® 去采风
http://www.jiangbeishuicheng.com/mobile/article/detail/id-10730.html
地址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兴华东路7号
电话
点击电话 直接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