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4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护照、往来港澳通行证、往来台湾通行证等出入境证件实行“全国通办”,即内地居民可在全国任一出入境管理窗口申请办理出入境证件,申办手续与户籍地一致
据悉,出入境证件实行“全国通办”后,可以实现三个“都能办”:全国各地都能办,即内地居民可在全国任一出入境管理窗口申办出入境证件,申请材料与户籍地一致;内地居民都能办,即不受户籍地、居住地等条件限制,内地居民均可在异地申办出入境证件;出国出境证件都能办,即普通护照、往来港澳通行证、往来台湾通行证等都可在异地申办。此外,申请人异地申办赴港澳台团队旅游签注,还可在自助签注机上办理,立等可取。
国家移民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异地就业工作、异地就学创业、异地居住养老日益增多,市民异地办理出入境证件的需求呈不断增长的趋势。据估算,2019年将有2100万以上人次异地申办出入境证件,今后还将逐年大幅增长。“以往市民只能在户籍地申办出入境证件,今后不再需要为办证专程往返户籍地,既节省时间成本,又节约吃、住、行费用,能有效减轻群众办事办证负担。”该负责人透露,据估算,仅交通费一项,第一年度即可节省200亿元以上。
国家移民管理局政务服务平台将同步于4月1日上线,市民可登录服务网站、国家移民管理局APP等预约申请办证、办理往来港澳台旅游签注、查询证件进度、出入境记录等。平台将为市民提供24小时网上服务,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中国公民因私出国(境)管理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从建国初期的“出国限制”到改革开放后“逐步放宽”,再到现在“全国通办”,既体现了改革开放40年来的总体进程,也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
改革开放之前,1949年至1978年30年间,全国签发普通护照21万本;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公民出国人数开始增长,1979年至1985年7年间,全国签发普通护照35万本;
1986年《中国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施行后,中国公民办理普通护照人数逐年稳步增长,1986年8.7万人次增长至2006年445万人次;
2007年《护照法》施行后,普通护照签发量大幅增长,从2007年566万本增长至2017年2674万本,10年内增长372.3%,年均增长16.8%;
2018年普通护照签发量达3008万本,首次突破3000万本,持有有效普通护照总人数超过1.7亿人。
一、缩短办证时限
办证时限从《护照法》规定的30日,2015年缩短至10个工作日,2018年再次缩短至7个工作日。
二、简化办证手续
2002年,实行普通护照按需申领;
2012年,推出电子普通护照;
2014年,申办普通护照、往来港澳通行证、往来台湾通行证申请表“三表合一”;
2015年,免提交户口本、申请材料复印件;
2018年2月,实施免费照相等便民服务;
2018年5月,实行办理出入境证件“只跑一次”制度。
三、便利异地办证
2012年以前,只能在户籍地办理;
2012年,北京等6城市试点就业、就学、户籍居民配偶、子女等人员异地办证;
2013年,试点范围扩大至43城市;
2016年,居住证持有人可在居住地异地办证;
2018年2月,放开省(自治区、直辖市)内异地办证,全面放开户籍居民配偶、父母、子女异地办证;
2018年9月,实施全国范围内异地换(补)发出入境证件证件;
2019年4月,出入境证件“全国通办”。
四、拓宽绿色通道
1、探望危重病人
2、奔丧
3、治疗重症
4、紧急出国出境参加会议和谈判、签订合同
5、出国留学报到时间临近
6、行前证件遗失损毁
7、处理境外突发事件
8、有其他合理紧急事由的
五、降低办证费用
普通护照办证费用从200元/本,降低至160元/本;
往来港澳通行证从100元/本,降低至80元/本;
往来台湾通行证从100元/本,降低至80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