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接电话?这是国际上许多大公司作为培训其员工职业化程度的一项内容。比如微软公司的员工拿起电话,第一句话肯定是:"你好,微软公司!"有一次,公司举行庆祝会,员工们集体在一家宾馆住宿。深夜,某项活动日程临时变动,前台小姐只得一个个打电话通知。第二天她面露惊奇:"你知道吧?我给145个房间打电话,起码有50个电话的第一句话是’’’’你好,微软公司’’’’。"在深夜里迷迷糊糊地接电话,第一句话依然是"你好,微软公司",可见微软文化的力量,同时也显示了微软人的职业水准。
日本一学者说过这么一段话很有道理:
“不管是在公司还是在家庭里,凭这个人在电话里的讲话方式,就可以基本上判断出其‘教养’的水准。我每天除收到好多预约讲演的信件,还接到很多委托讲演的电话。我凭着对电话里的讲话方式就能判断其修养如何,凭对方在电话里的第一句话就可以基本决定我是去讲还是不去讲。”
如果说“文如其人”,那么,不妨也可说“话如其人”。目前用电话通话,互不见面,语言是惟一的信息载体。因此,打电话的艺术,主要是体现在语言的表达上。
为此,必须从整体效果上考虑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
(一)时间控制原则
时间控制,包括打电话时间的选择和电话交谈所持续的时间。除了紧急的要事以外,一般在以下时间是不适宜打电话的,否则是一种很不礼貌的行为:
①三餐吃饭的时间;
②早晨7时以前;
③晚上10时半以后。
电话中交谈所持续的时间,也是打电话的礼貌之一。打电话的时间一般以3~5分钟为宜。如果一次电话要占用5分钟以上的,就应该首先说出你要办的事,并问一下:"您现在和我谈话方便吗?"假如这时不方便,就和对方另约一个时间。
(二)起始语控制原则
起始语控制,是指电话接通时第一句话的语言要求。首先,应该在对方还没有开口问你的大名之前,就报出自己的身份或名字。如:“我是华联商厦,请问贵厂的‘古马牌’羊毛衫可以提货了吗?”其次,寻人称谓要明确。特别是往一个不太熟悉的单位找人,更不宜直接用简称。如:“我是老杨,找小李接电话!”你是哪个老杨?找男小李还是女小李?对方肯定会糊涂。再次,要注意文明礼貌。请看一例:
“喂!王华在吗?”
“对不起,他不在。您有什么事需要……”(还没等对方说完第二句话,就抢着说)
“不在,算了,算了!”(咔嚓,挂断了电话)
这种冒失行为,给人留下了不礼貌的印象,也有损自我形象。
(三)语气语调控制原则
电话语言艺术,不仅要坚持用"您好"开头,"请"字在中,"谢谢"结尾,更重要的是必须控制语气语调。比如,对电话总机小姐来说,同样一句常用的话务用语"占线",用不同的语气语调表达出来,产生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有一位军队话务员深有体会地说:"语调过高,语气过重,会使用户感到尖刻、严厉、生硬、冷淡、刚而不柔;语气太轻,语调太低,会使用户感到无精打采、有气无力;语调过长又显得懒散拖沓,语调过短又显得不负责任。一般说来语气适中、语调稍高些、尾音稍拖一点才会使用户感到亲切自然。
另外,有些话务用语,以祈使句、疑问句替代陈述句,语言效果也会好得多。如:替代后的语气,不管语调怎么变化,用户也不会产生不悦情绪,相反,感到电话总机小姐诚恳可亲,是带着微笑在说话。
(四)情绪调适原则
情绪调适,是指心情不佳时或事情很急时,希望能用最简单的语言,最快的速度解决问题的语言控制。如果是情绪影响了语言,那么,结果将适得其反。请看下面两个事例——
A例:
“喂,市经委吗?胡明同志在吗?”
“他不在。”
(急不择言)“怎么会不在?!”
(火了)“我怎么知道!”
(语塞)“那、那、那就跟你说吧。”
“对不起,你呆会儿再打吧!”
B例:
“市经委吗?请问胡明同志在吗”
“对不起,他不在。"”
“哦,同志,那对您说也一样。我是百货公司的……”
“好,请说吧。”
A例,由于操之过急,说话得罪了人,事情反而没有办成;而B例,由于调整了情绪,注意了语言,事情很顺利地办成了。可见,要想把急事办妥,打电话时必须注意说话从容,交待明确,切不可急得开口就呛人,让人一听就冒火。
人们对于怎样接电话也是很敏感的。这个问题,日本学者认为:“在现代化大生产的公司里,职员的使命之一,是一听到电话铃声就立即去接。遗憾的是,我往外挂电话时,常常听到电话呤-呤-呤……反复直响却没有人接。电话铃声响了五次都没有人去接的公司,肯定不会有大作为,这肯定没有错,因为这至少说明这个公司毫无一点时间的价值观念。再退一步说,如果一个办公室里的人员真的忙得连接电话的时间都没有,那又何必把电话设在这样的办公室里呢?更何况,根本不可能忙到如此程度。”
这一段话是很有针对性的。特别是替别人接电话(指受话人不在),也应该注意礼节。因为,打电话的人看不见发生了什么事,要向他作充分的解释,而不能简单地说:“他出去了”、“他不在”、“不知道”等,而应说:
“陈先生刚出去,我帮您留话好吗?”
“他正在和人谈话,我告诉他,让他给您去电话,好吗?”
“陈先生出差去了,由张先生替代他的工作,您愿意和他讲话吗?”
打电话的艺术,除了上述讲的时间控制、起始语控制、语气语调控制和情绪调适外,还应注意:假如是与外宾、上级、长辈等通话,不论是打方或受方,必须在谈话结束后,听到对方确实把话筒放下,然后,再把电话挂掉,这也是打电话中应有的礼貌规范。
山东·江北水城 运河故都·聊城 www.jiangbeishuich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