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宝平工作室_Mr.Liu Stu
附件:
去年春天,我应相熟编辑之邀,去南方某市参加笔会。会后闲聊时,一位常州籍作家起身说:“咱们来自天南海北,今朝聚在一起实属不易,我出个赞美家乡的上联,大家对个下联如何?”见大家点头称好,他脱口吟道:“览淹城赏天目名士足迹常常常州。”“儒风蔚然为东南冠”的常州,是一座有着数千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且不谈淹城遗址的厚重,天目湖水的清湛,单凭联中“名士”二字,就显露出了“天下名士有部落,东南无与常匹俦”的卓尔不群。众人听罢,虽不甘常州独秀,却又难有“常常常州”的精妙所在,纷纷拱手认输。我略一思索,忽感家乡予我的别样魅力,朗声对道:“登光岳游东昌圣贤落座聊聊聊城。”
光岳楼是聊城的历史文化象征,与岳阳楼、黄鹤楼并称中国三大名楼,水波荡漾的东昌湖,更是缔造了聊城“城中有水,水中有城”的独特景观。“从古圣贤皆寂莫,是真名士自风流”,风流名士恰逊于寂寞圣贤,聊城虽比不过常州的名气,却着实有几位落座的圣贤。譬如,生于阿鄄之间的兵圣孙膑、义薄云天的丐圣武训、抗日英雄张自忠、国学大师傅斯年及季羡林等等。蚩尤,这位极富传奇色彩的上古始祖的首级冢,就坐落在阳谷县十五里元镇,宝殿气势恢弘,塑像威武霸气,高大的陵墓迎接着四方来客的朝拜。
如果说历史名人熏陶了聊城的人文风貌,那么文物古迹则沉淀着聊城的厚重岁月。高耸古城中央的光岳楼,原本是古代将领用作“窥敌望远”的更鼓楼,伫立其上,似乎仍能感受到元末明初的历史硝烟;东昌三宝之一的金代铁塔,浮雕精妙塔身挺拔,冷峻的外表之下,蕴藏着近千年前的佛家光华;名列清代四大私人藏书楼之一的海源阁,青砖灰瓦的单檐歇山式建筑,百年藏书历尽世事沧桑,正如胡乔木所题“一人致力万人受惠,四代藏书百代流芳。”
常州籍作家听完下联,鼓掌以示满意,我对他说:“来而不往非礼也,先生可否也对我一联?”他点头答应了。我吟道:“随聊之旅聊之旅聊聊聊之旅。”怕大家听不明白,我又解释说:“第一个‘聊之旅’是聊城的一家知名旅行社;第二个是去聊城旅行;第三个是指谈论旅途见闻。串起来讲,即随聊之旅旅行社去聊城旅游,途中相互分享着聊城旅游的乐趣。”良久,众人沉思默然,无有应者,常州籍作家叹而笑道:“对的出,或对不出,下联就在那里,不离不弃。无论下联如何,咱们倒是非得聊之旅一回不可吆!”“好吧,江北水城欢迎你!”我给他一个结结实实的拥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