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拍摄一辑称心满意的作品,要注意的事实在太多,每次拍摄后总会觉得有所不足,急忘找方法补救。以下所列的并不是甚么高深理论,亦未涉及甚么法宝和高级器材,但假如阁下在每次拍摄之前想一想,必定能令你有所得益。
一、绝不手震
无论你的器材有多先进,构图有多好,只要在拍摄时稍一手震,相片便面目全非,拍人像时「人唔似人」,建议拍摄时,快门速度最好在焦距的倒数以上或更高(即是100mm焦距使用1/125秒或以上之快门,必要时找东西承托相机(如相机袋、单脚架等,放松自己(摒着呼吸然后接快门,这样可保不会「货不对办」。
二、认清光源
摄影是很倚靠光源的,特别是在日间拍摄,真的要「望天打卦」。通常背向光源的相片均较易拍摄,对象颜色易于重现。假如光线从斜角度射向对象,对象的质感便能有较佳演绎。若果对象背光的话,便随时要作包围曝光或闪灯补光摄影了,以防止主体因测光失误而导致变黑。
三、拉近主体
相片的构图若简单一些主体便能更容能突出(当然也可用其它东西突出主体,利用长焦距镜头或尽量走近主体令其它无必要的东西消失是很重要的,以确保不会令人难于鉴阅。
四、选择格式
相机是横握或是直握对照片有直接影响。垂直的相片可以强调物体高度,水平相片则可强调四周风景的深及加强空间感。
五、加插物件
风景照片能令人感到造物的神奇,但若千篇一律的话会令人觉得单调,于照片中加插一些途人、对象、或是自己的朋友,甚至利用自拍将自己加进照片中,可使观看相片的人对被摄物的大小有一定概念,令观赏者对相片能有更深入的理解及感受。
六、多作尝试
每个人对摄影的偏好也有不同,有人钟情人像摄影,有些人独爱风景拍摄。时间久了,作品可能会不自觉的变得千篇一律,失去创意,因此可考虑拍摄一烔类型题材,这样除可令摄影技术有所增进外,更可增加本身的创意。
七、控制深度
照片的深度是很重要的,因为我们要利用平面的相片去表达三维的立体空间,拍摄远景时,可以于近距离加插一些对象,如人和树,或者利用广角镜加强画面的透视感。
八、改变比例
要突出拍摄主体最简单的方法便是将主体字放在画面正中央,但亦可以考虑其它构图方法例如三等分法则(Rule
九、利用特写
利用广角镜可以令面积大的对象,尽入眼帘,但利用长焦距镜对主体作特写及利用其它对象作托,可强调主体的巨大。
十、天地分界
地平线的位置对视觉有直接影响。地平线如放在画面上半部便能强调地平的广阔,相反,地平线如放在低位便使天空的感觉更强烈。
以上所谈的只是众多拍摄技术的其中一小部份,甚至光圈、快门、景深亦未涉及,但却适用至所有类型的相机,包括便摄相机。始终摄影是应该简单一些好的。
山东·江北水城 运河故都·聊城 www.jiangbeishuich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