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1996年末,云南全省人口4041.5万人。云南省其中汉族人口2588.2万,占66.82%;云南少数民族1285.3万,占33.18%。云南全省人口最多的地级单位是云南曲靖,最少的是云南迪庆。
云南与东南亚、南亚这种地相接、山相连、水相通的地缘状况,形成极大的区位优势。这一优势,为云南与东南亚人民的经济贸易、文化交流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使云南的边境贸易得以迅猛发展,成为中国走出亚洲进入世界经济市场的重要通道。这一优势,特别是相似的历史文化背景及同源异支的民族情感纽带和宗教信仰,使云南成为民俗风情和边境旅游的最佳去处。
云南湖泊按容水量来说,云南超过20亿立方米的有抚仙湖、洱海、程海、泸沽湖;从平均水深来说,超过20米的湖泊有抚仙湖、泸沽湖、程海、阳宗海;以湖面面积而论,超过200平方公里的云南湖泊有滇池、洱海、抚仙湖。滇池是云南省湖面最大的湖泊,在全国名列第6。抚仙湖的容水量和平均水深均名列云南全省湖泊之冠。它也是中国第二深的淡水湖泊。云南湖泊多位于崇山峻岭之中,或高山之巅,似颗颗高原明珠,像块块山间碧玉。它们山环水映,景色秀美,风光如画,是云南省壮丽的自然旅游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省有许多湖泊驰名中外,其中最著名云南湖泊的是滇池、洱海、抚仙湖,泸沽湖、阳宗海等。
云南全省森林面积1.43亿亩,覆盖率为24.2%,高于全国覆盖率约1倍,活立木总储量为13.7亿立方米,列全国第3位。云南森林资源的特点十分突出:其一,树种多,类型多。云南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带的大多数森林植破类型均有分布,树种达八百多种;材用树种以云南松、思茅松、云杉等蓄积量较大,还有柚木、红椿、黑黄檀、铁力木、红豆杉等珍贵材用树种,属国家级保护树种有59种;此外,云南竹类资源十分丰富,面积达十多万公顷,有二百多个竹种。其二,速生树种多,生长率高。比如直干桉、团花树、云南藏柏等,达数十种。其三,经济林木种类繁多。云南全省有三百多种经济林木,其中茶叶、橡胶、八角、胡椒、油茶、油桐、核桃、板栗、柑桔、咖啡、芒果等都已形成一定规模,特别是云南茶叶、橡胶已成为拳头产品。其四,林副产品和山林特产资源丰富,其中云南松脂、云南树胶、竹荪、香菌、木耳、松茸等价值较高。
云南动物种类繁多,分布广。其特点有三:一是寒、温、热三带动物共处一域。二是许多动物为云南所特有,如鱼类中就有5科40属249种为云南所独有,加上有不少古老的孑遗物种,如云南小熊猫、云南羚羊等,使云南成了珍贵的“野生动物物种基因库”。三是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多。野象、野牛、滇金丝猴、长臂猿、云南印支虎、白尾梢虹雉等46种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熊猴、猕猴、灰叶猴、小熊猫、绿孔雀、麝、蟒等154种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此外还有云南大斑灵猫、眼镜蛇等33种为云南省级保护动物。
云南的矿产资源
到1994年底全国已发现的矿产共168种,在云南省已发现142种,其中已探明储量的有92种。云南矿产资源的特点有三:一是资源保有储量大。到1995年底,云南全省54个矿种的保有储量居全国前10位,其中25种居云南前3位。有色金属是云南最大的优势矿产,铅、锌、锡居全国第1位,铜、镍居第3位,因此云南被誉为“有色金属王国”。云南黑色金属中富铁矿和富锰矿居全国之首。贵金属中铟、铊、镉居全国第1位,银、锗、铂等居全国第2位。在非金属矿中,储量最丰富的是磷矿,云南已探明储量有30多亿吨,远景储量居全国第1位。云南盐类远景储量也十分可观。磷、盐类多分布在滇中,交通方便,便于开发,特别是云南昆明磷矿埋藏浅,适宜露天开采,是我国重要的磷化工基地。二是伴生矿多,经济价值高。如目前位居世界第3的云南兰坪金顶山铅锌矿,铅、锌矿伴生着丰富的锗、银、镉等贵金属矿,如综合开发利用,云南伴生金属的价值相当于主矿总值的1/2。三是分布广,而云南大型矿床相对集中。这样有利于国家、地方及群众的分级开采,可充分发挥矿产资源的优势。
云南的地形大势与中国的地形大势相一致:云南西北高,云南东南低,地形复杂多样。云南江河顺着地势,成扇形分别向东、向东南、向南流去。云南全省高原山地占旅游总面积的94%,盆地(坝子)仅占6%,云南是一个高原山区省份。
在全云南省起伏纵横的高原山地之中,断陷盆地星罗棋布。云南这些盆地又称“坝子”,地势较为平坦,有河流通过,土壤层较厚,多为经济发达区。云南全省面积在1平方公里以上的坝子共有1445个,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坝子有49个,云南最大的坝子在云南陆良县,面积为771.99平方公里。云南名列前10位的坝子还有:云南昆明坝(763.6平方公里)、洱海坝(601平方公里)、云南昭鲁坝(524.76平方公里)、云南曲沾坝(435.82平方公里)、云南固东坝(432.79平方公里)、嵩明坝(414.6平方公里)、平远街坝(406.88平方公里)、云南盈江坝(339.99平方公里)、云南蒙自坝(217平方公里)。
云南的气候
第一,年温差小,日温差大。云南地处低纬度高原,空气稀薄、干燥,云南各地太阳光热的多少除随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而增减外,也受云雨的影响。夏季,阴雨天多,太阳光被云遮蔽,所以温度不高,云南最热天平均温度在19C-2-22C左右。冬季,受干暖气流控制,晴天多,日照充足,温度较高,最冷月均温度在6C-8C以上。云南年温差一般只有10C-15C。而从一天温度变化来看,早晚较凉,中午较热,尤其冬、春两季,云南日温差可达12C-20C,尤其阴雨天气温较低。
第二,云南降水充沛,干湿分明,分布不均。云南全省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1100毫米,但由于冬夏两季受不同大气环流的控制和影响,云南降水量在季节上和地域上分配极不均匀。就季节而言,85%的雨量集中在5-10月间的雨季,尤以6-8三个月降水量最多,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0%。11月至次年4月为旱季,此时天晴日暖,雨雪很少,风高物燥,降水量只占全年的15%,云南常有春旱出现。在地域分布上,云南年降水量最多的可达2200毫米-2700毫米,如云南江城、金平、西盟等地;最少的仅有584.1毫米,如云南宾川。就是在较小范围,由于海拔高度的变化,降水分布也不均匀。
第三,云南气候垂直变化十分明显。由于水平方向上的纬度增加与垂直方向上的海拔增高相吻合,因此云南全省垂直方向上1公里的气温变化,云南相当于全国水平方向上1400公里-2500公里的变化,这使云南8个纬度间的温度差异,相当于从海南岛至长春之间的年均温差,呈现出热、温、寒三带多样气候。同时,云南不少地区山高谷深,垂直高差显著,因此从河谷至山顶存在着因高度上升而产生的气候类型差异。云南一般高度上升100米,温度即降低0.6C左右。“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山腰百花山顶雪,河谷炎热穿单衣”,就是这种立体气候的生动写照,而在海拔1500米-2000米的云南广大地区,则又呈现“四季如春,一雨成冬”的气候特征。
第四,云南无霜期长。比较寒冷的云南省迪庆、昭通,云南无霜期也有210天-220天,云南南部边境各县则全年无霜,云南滇中昆明、玉溪、楚雄等地约250天,云南其他地州无霜期均在250天-330天之间。此外,云南光照条件也较好,仅次于西藏、青海、内蒙等省区。
总的来说,云南的气候条件十分优越,云南的大部分地区海拔在2000米左右,四季如春,冬暖夏凉,是冬日避寒,夏日避暑的理想地方。其中云南省会昆明堪称这种气候的典型,自古就有“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的诗誉,因此被称为春城,驰名中外。同时,云南全省范围的气候呈多样性,从云南滇南西双版纳至云南滇西北迪庆高原不到1000公里的直线距离,竞展现了热带、温带、寒带的气候特征,使人们可以欣赏到相当于从海南岛到长春之间的数千公里的自然旅游风光,这在全国也是罕见的。这些使云南成为四季皆宜的旅游胜地。
云南高黎贡山,它是横断山系中最西部的一条山脉。最高峰嘎哇嘎普峰,海拔5128米。其北段在怒江州境内,平均海拔4000米左右;中段为中缅旅游界山,平均海拔约3000米,是伊洛瓦底江和怒江的分水岭;南段西坡上有著名的腾冲火山群和断陷河谷坝分布。高黎贡山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珍稀动植物极为丰富。
云南怒山山脉,它位于云南西北部,为唐古拉山脉的南延部分,也三是滇藏界山,怒江与澜沧江的分水岭。山峰海拔一般在4500米-5000米,有10余座海拔6000米以上的雪峰。其中梅里雪山的主峰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米,是云南省的最高点。怒山山脉以山势雄伟、冰雪景观丰富、生物景观奇特而著称。
云南云岭山脉,它是金沙江与澜沧江的分水岭,云南省分布面积最大的山脉,云南珍稀动植物十分丰富,云南最重要的林区在此。它群峰连绵,雄奇险峻,秀美壮丽,是旅游、探险、科考的最佳去处。其南段点苍山,位于大理境内,宽约20公里,南北长50公里,山上有著名的19峰、18溪和冰蚀湖泊,大理石蕴藏量、植物资源和旅游景观极为丰富,是蜚声海内外的旅游名山。云南玉龙雪山是云岭山脉中最高的一列山地,属云岭山脉东支,在云南丽江县境内,南北排列13座雪峰。主峰扇子陡海拔5596米,长40多公里,宽20公里,状若白色的玉龙。北麓玉龙湖,是中国纬度最低的现代冰川。玉龙雪山随四季和阴晴变化而显示出来的万般风姿,优美无比,为云南雪山之冠。加上丽江古城的人文景观,玉龙雪山被列为国家级重点风景云南旅游名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