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梁古县衙浮梁古县衙景区位于瓷都景德镇的北部,景区距离景德镇市区8千米,地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金三角”,长江中游经济区和京九铁路经济带结合部中心地区,其区位优势相当明显。
简介
江西省景德镇浮梁[1]旧县城始建于唐朝元和十一年(公元817年),距今有一千一百八十多年的历史。这里已发展为以名胜古迹为特色,以历史文化为内涵的独特旅游区。该旅游区由浮梁古县衙,红塔景点组成。 现存浮梁古县衙,建于清朝道光年间,距今 170年,占地64495平方米(95亩),规模宏伟,是我国江南唯一保存完整的封建时代县级衙署,有“中国第一县衙”、“江南第一衙”之美称。版权所有聊城聊之旅旅行社有限公司,转载必究!现保留中轴线上的照壁、头门、仪门、衙院、大堂、二堂及三堂,基本保持了县衙原有风貌。整座建筑坐北朝南,错落有致,廊道相接,浑然一体,庄严和轻松并存,厚重与俏雅生辉。游历古县衙,在欣赏“奇妙”建筑艺术的同时,版权所有聊城聊之旅旅行社有限公司,转载必究!也感受到封建衙门官府威严气派。衙署内陈列了古代官服、刑具、十八般兵器、讯杖、官轿、夹棍,“帝制早废,县衙犹存”,“珍贵史迹,进门有益”,游客至此,既可以领略古代衙府的风貌,了解封建社会衙门的历史、政治、文化知识;也可以寓教于乐,过把古代五品知县瘾,置身其中,穿越岁月时空走廊,寓教于游玩之间。
以景德镇作为圆心点,向周边辐射250公里,则包含了庐山、黄山、武夷山、九华山、三清山、龙虎山、鄱阳湖、千岛湖等“六山两湖”,构成了旅游热点荟萃区和“世界遗产”密集区。形成一个以瓷都景德镇为中心向外辐射的旅游黄金圈。版权所有聊城聊之旅旅行社有限公司,转载必究! 浮梁古县衙景区属历史文物为核心的景区。浮梁古城建于唐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古县衙1987年被列入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千年红塔1959年被列入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景区以五品古县衙和千年红塔为核心,浓缩了千年古县悠久的人文历史和灿烂的茶瓷文化,被誉为“江南第一衙”。
浮梁历史文化长廊景观之一
景德镇历史上一直隶属于浮梁县管辖,如果说唐代诗人白居易《琵琶行》中所言充分体现了浮梁古城瓷茶文化源远流长的话,那么,颜真卿、柳宗元、王安石、苏轼、黄庭坚、佛印、范仲淹、杨万里等历代文人墨客的名篇佳句,版权所有聊城聊之旅旅行社有限公司,转载必究!更是为浮梁的山水与文化赞叹不已的同时而深深折服。
浮梁历史文化长廊景观之二
驱车来到浮梁古城前,首先映入游人眼帘的是一座灰色上书“浮梁”二字的石牌坊。走过牌坊,进入了浮梁古城风景区,这时,展现在面前的是一座长达 312米,以贴地瓷砖建造的浮梁历史文化长廊,由216块青花瓷板铺就而成。这是一本史书,让人们得以浏览浮梁千余年厚重的历史文化。
浮梁城门楼
从浮梁文化历史长廊走到头就来到浮梁城楼前。城楼前是一片开阔的广场。广场两面分别为千年瓷坛及哥德堡号景观。版权所有聊城聊之旅旅行社有限公司,转载必究!走进城楼是一片正在修建中的徽式建筑群。顺着平坦的甬路走不远就来到浮梁古县衙前。
走进浮梁古城
浮梁古衙之所以被称为“江南第一衙”,据说是江南保存的唯一一所清代以前的县衙旧址。因为解放后改为中学,被修修补补利用着,后来看到价值,便将学校迁走。比如那道仪门,曾被两面加墙改为二层的学生和教师宿舍,所以两堵墙一拆,略加修缮原样就恢复了。
浮梁古衙门首
再有“江南第一衙”的得名,版权所有聊城聊之旅旅行社有限公司,转载必究!还因为浮梁的知县是官居五品,浮梁地处皖、浙、赣交通要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且贡赋多。即上缴税收多,尤其是茶叶税收,约占全国茶叶税的八分之三,有十五万余贯。
古衙门前的鸣冤鼓
当时浮梁县是:“万国来求”的地方,而且当时闻名于世的瓷都景德镇归其所辖,景德镇为皇宫烧御瓷,朝廷派三、四品的官员到景德镇监督烧瓷,如清代有名的督陶官唐英。如果县官级别低就没有资格会见督陶官。
古衙仪门
另外景德镇瓷业工人来自四方,经常闹纠纷,本县知县高于邻县两品,就容易协调处理纠纷。在大堂屋脊梁上写有“钦加同知衔,赏戴花翎权知浮梁县事张、毛公建”。其中“同知”的官名就是五品,而且是皇帝加封的。版权所有聊城聊之旅旅行社有限公司,转载必究!张是宣统元年的知县叫张承祖。“帝制早废,衙署犹存”。
浮梁古县衙也是保存较完整也是全国仅存的四处古县衙之一,1987年定为江西省省级重点保护文物单位。现存浮梁古县衙,始建于清朝道光年间,距今170年,占地64495平方米,相当于95亩。古衙规模宏伟,完整地保留了中轴线上的照壁、头门、仪门、衙院、大堂、二堂及三堂等县衙原有风貌。
整座建筑坐北朝南,错落有致,廊道相接,浑然一体,庄严和轻松并存,厚重与俏雅生辉。衙署内陈列了古代官服、刑具、十八般兵器、讯杖、官轿、夹棍。衙院内宽敞空旷,古木参天,中有40米长条古路面甬道,直通大堂。
古衙琴治堂
这条甬道略高出两边地面,穿过仪门踏上甬道,版权所有聊城聊之旅旅行社有限公司,转载必究!威严之感顿然而生,仿佛这条甬道专为官人而铺的,夸张一点说,会有一种普天之下,唯我独尊的感觉了,可见这给人一种视觉上、心理上的影响是巨大的,古代人们就已很注意建筑给人的心理带来微妙的感觉。游客至此,即可以领略古代衙府的风貌,了解封建社会衙门的历史、政治、文化知识。
古衙庭院
在浮梁古衙外还有一座被称为红塔的古塔。资料记载,红塔原名为西塔,始建于北宋初年(公元961年),距今已有1040年,是江西省保存最早最完整的一座大型古塔。1959年被列为首批江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代万历三年(公元前575年)重修过一次。由于塔前在唐代建有一座寺庙叫西塔寺,因此,根据先有寺庙后有塔可判断出此塔的目的是为传播佛教,即为一座佛塔,佛名为“大圣宝塔”, 版权所有聊城聊之旅旅行社有限公司,转载必究!已载入中国七十二座古塔史册。
蓝天下的古塔
从门外面向里面上石阶梯,又从对面门出,并且绕外檐平座半圈,内外相结合,相穿而上才登到塔顶。塔底有地宫,埋藏了舍利子。版权所有聊城聊之旅旅行社有限公司,转载必究!古建筑专家罗哲文在《中国古塔》一书中称赞红塔“历史文化名城景德镇为著名的瓷都。古浮梁的遗物唯此一高塔为志,至今可贵”。 红塔山门
红塔名称的由来还有个动人的传说,此塔本来全部用青砖砌成,过去没有水泥,全部用石灰、糯米和红泥混合作浆,年代一久,红泥被风吹雨淋分化流出,将青砖表面染成了红色而成为红塔。
红塔雄姿
改名红塔源自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朱元璋与陈友亮大战鄱阳湖失败后,逃至浮梁古城,躲进红塔后方逃过一劫。当上皇帝后,版权所有聊城聊之旅旅行社有限公司,转载必究!下诏拨银修复红塔,但因当时浮梁境内塔多,当时逃难紧急,没有问及塔名,好在当时其它塔外表均刷为白色,只有此塔外表为红色,朱元璋就对手下大臣说,红色的塔就是他的救命塔,从此,西塔更名为红塔。
特色
古县衙的建筑具有徽派与赣派相结合的特点,最具特点的是县署里面的楹联,其丰富的内涵,涵盖了封建社会地方官处事方法和原则;红塔又名西塔,“西塔夕照”为历史上著名的昌江八景之一。以贴地瓷砖建设的历史文化长廊,长312米,由216块青花瓷板铺就而成,综述了浮梁的概况以及源远流长的官文化、版权所有聊城聊之旅旅行社有限公司,转载必究!瓷文化和茶文化,记载了浮梁一千三百多年要事珍闻和浮梁作为瓷都之源的发展历程。千年瓷坛:这是一部经典的陶瓷史诗,展示“瓷都之源”的缩影,是古代浮梁劳动任命勤劳智慧和伟大成就的象征。景区内有古装照相、乘轿游、县官升堂审案、武士巡游、开城门等项目,同时每年有“祭坛”、“情驻千喜良缘”等活动。
历史
历史上,瓷都景德镇一直隶属于浮梁县管辖。版权所有聊城聊之旅旅行社有限公司,转载必究!而浮梁县旧县城(即:浮梁古县衙景区)自唐代以来,一直是浮梁县治所在。是浮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浮梁自古以来一直是“望县”,其县署品级为五品,高出一般县署 2级(一般县为七品)。较高的政治地位是因为其重要的经济地位,原由便是当地灿烂的陶瓷文化和茶文化。(中国古代的三大国际贸易为:瓷器、茶叶和丝绸。)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有诗句曾叹:“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根据《新唐书·食物志》记载:“浮梁每岁产茶七百万驮,税十五万贯”(这个数字相当于当时朝廷茶叶税的八分之三,为全国之首)。版权所有聊城聊之旅旅行社有限公司,转载必究!
古县衙门票价格
门票类型
成人票 ¥50 ¥48
购买须知:
① 儿童票:身高1.1米—1.4米半票,1.1米以下免票,1.4米以上购买成人票
② 60岁以上持老年证购买老人票30元
③ 现役军官证、士兵证、记者证、导游资格证均免费
④ 团队票需12人以上才能预订,12人以下预订无效
景区每天提供三场“县官升堂”表演
表演时间:9:30 10:30 15:30
浮梁古县衙路线
公交线路:
景德镇休闲广场乘坐16路支线可达古县衙景区
自驾线路:
1, 景区距景德镇市区8公里,景德镇市区元浮梁大道即可到达景区
2, 从九景高速出口沿景德镇至浮梁公路可达景区
3, 从景德镇市罗家机场至金岭大道到浮梁大道到达景区
4,从婺源到景德镇转至浮梁大道到达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