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峰-阿莱奇冰川-比奇峰
Swiss Alps Jungfrau-Aletsch-Bietschorn
(瑞士 2001年认定为世界遗产)
少女峰-阿莱奇冰川-比奇峰综合山区位于瑞士境内,属阿尔卑斯山脉部分,其覆盖面积达到82400公顷。这一山区拥有阿尔卑斯山脉高海拔地区最典型的冰川地貌、亚欧大陆之上最大面积的冰川和极其复杂的生态系统。该区之所以被认定为世界遗产,主要是因为其蕴含了高山和冰川的形成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的丰富信息,在研究高山生物多样性方面也很有价值。其壮美的景色在欧洲的艺术、文学、登山和高山旅游等方面也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
伊斯坦布尔历史地区
Historic Areas of Istanbul
(土耳其 1988年认定为世界遗产)
伊斯坦布尔紧临博斯普鲁斯海峡,地处欧洲巴尔干半岛和亚洲小亚细亚半岛之间,控制黑海与爱琴海、地中海之间的唯一通道,战略位置极为重要,故2000多年来一直是政治、宗教、艺术的中心城市之一。伊斯坦布尔在其发展史上曾拥有过很多个不同的名字,如拜占庭、君士坦丁堡等。公元330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在此处建立了罗马帝国的纯正基督教首都,并改名为新罗马,以抗衡仍有大量异教徒充斥的罗马城。拜占庭帝国传承希腊文化,并成为了东正教的中心。东正教的精神领袖,君士坦丁堡牧首的首座现时仍然在伊斯坦布尔法纳尔区的圣乔治大教堂内。在拜占庭帝国衰落后,该城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征服,此后形成了包括穆斯林、基督徒和犹太人并存的多种族社会。在奥斯曼帝国统治下,托普卡帕宫和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等建筑瑰宝建造起来。由于伊斯坦布尔在整个中世纪有着极高的重要性和丰厚的财富,所以伊斯坦布尔的另一个别名是“众城市的女王”。
赫拉波利斯-帕穆克卡莱
Hierapolis-Pamukkale
(土耳其 1988年认定为世界遗产)
帕穆克卡莱又称棉花堡,以其如棉花堆积而成的地貌而闻名于世。这里拥有土耳其最负盛名的温泉,温泉源自土耳其西安纳托利亚的卡尔达吉山一侧,水温37摄氏度,从地下汩汩冒出,经过一系列“白色梯田”瀑布般流下。这些“白色梯田”均由泉水带来的一种碳酸钙白色物质组成。在大约100阶的“梯田”中,每一层都聚有水塘,泉水中含有的矿物质为岩石表面涂上了令人惊奇的色彩和光泽。在棉花堡温泉附近是建于公元前190年的赫拉波利斯城遗址。该城在古罗马时代即是心脏病、皮肤病和风湿病患者的一个著名矿泉疗养地。
巴黎的塞纳河畔
Paris, Banks of the Seine
(土耳其 1988年认定为世界遗产)
塞纳河从巴黎市中心穿城而过,河中的西岱岛上坐落着著名的巴黎圣母院和圣礼拜堂,它与圣路易岛一起成为巴黎城区的发源地。法国人将塞纳河北岸称作右岸,南岸为左岸。从卢浮宫到艾菲尔铁塔,从协和广场到大小皇宫,在塞纳河畔可以看出巴黎的演变和历史。今日我们所见的巴黎,是从1852年开始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奥斯曼男爵对巴黎进行大规模城市改造的结果。他拆除了巴黎的外城墙,建设环城路,在旧城区开辟出许多笔直的林荫大道,并建设了众多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广场、公园、住宅区、医院、火车站、图书馆、学校,以及公共喷泉和街心雕塑,还利用巴黎地下纵横交错的旧石矿建造了城市给排水系统。巴黎幸运地躲过了一战与二战的破坏,长期以来,始终保持了19世纪中叶改造后的风貌。至今,巴黎仍然遵守严格的城市规划,特别是限制建筑物的高度,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很多规划沿用至今。20世纪70年代,巴黎开始发展郊区卫星城,拉德芳斯中心商务区(CBD)的建立,引发了全球都市建设CBD的热潮
阿勒颇古城
Ancient City of Aleppo
(叙利亚 1986年认定为世界遗产)
阿勒颇是叙利亚的第二大城市,仅次于大马士革。从历史上看,阿勒颇是人类最古老的定居点之一,考古学发现在公元前第11个千年时这里就有人居住。阿勒颇占据了幼发拉底河和地中海之间的关键位置,是古代商路上的一个重要地点。开始时它只是建在一些小山丘上的小城,后来发展成大型城市。以阿勒颇为中心形成的阿勒颇省占据了16000平方公里的土地并拥有约370万人口。
大马士革古城
Ancient City of Damascus
(叙利亚 1979年认定为世界遗产)
大马士革是叙利亚的首都,这座城市已经存在了4000多年,是亚洲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在公元前12世纪,大马士革成为强大的阿拉米人国家“阿拉米大马士革”的首都。亚历山大大帝横扫亚洲的远征使大马士革首次接受西方人的统治,在公元前64年,罗马统帅庞培将叙利亚西部设为罗马的行省后,大马士革逐步成为一个重要的希腊罗马文化中心。大马士革的重要地位在商业交通方面更为显著。她是始于南方阿拉伯半岛、帕尔米拉、佩特拉以及始于中国的丝绸之路的商路的汇集点。此城满足了罗马人对东方奢侈品的需求。公元636年,伊斯兰教的第二任哈里发奥马尔一世征服大马士革。此后不久,大马士革成为从西班牙延伸至印度边境的阿拉伯帝国倭马亚王朝(661年至750年)的首都,城市的权力与名望均到达顶峰。其后,该城又被蒙古人和土耳其人先后统治。二战结束之后,1946年叙利亚宣布独立,大马士革被正式定为这个新生国家的首都
Site of Palmyra
(叙利亚 1980年认定为世界遗产)
巴尔米拉是叙利亚中部的一个重要的古代城市,位于大马士革东北215公里,幼发拉底河西南120公里处。是商队穿越叙利亚沙漠的重要中转站,也是古丝绸之路上最繁荣的商业中心。巴拉米尔是该城的希腊语名字,来源于它最初的亚拉姆语名字,塔德莫(Tadmor),意为“棕榈树”。在公元14年~37年的罗马皇帝提比略统治时期,巴尔米拉被并入罗马帝国的叙利亚行省,作为连接波斯、印度、中国和罗马帝国的贸易城市而迅速发展。从公元212年起,随着罗马帝国的衰落,巴尔米拉的贸易也就此衰落。到了公元330年以后的拜占庭时期,城市大部分被遗弃。如今的巴尔米拉遗址大致保存了城市的原貌。主要的道路网保存完好,一条1.2公里长的有列柱的主干道从西向东,到贝尔神庙结束。在街的南面有议会厅、集市和剧场。建筑大多是古罗马风格,但也兼具美索不达米亚和波斯的元素
安贾尔
Anjar
(黎巴嫩 1984年认定为世界遗产)
安贾尔距贝鲁特58公里,建于公元8世纪初,是由阿拉伯帝国第一个世袭王朝倭马亚王朝的哈里发卡利夫·瓦利德一世设计建立的城市,城市整体布局井井有条,是如今倭马亚时代城市规划设计的唯一见证。安贾尔还是历史上黎巴嫩唯一的内陆商贸中心,它恰巧处于连接着大马士革及南部地区商贸路线的交叉点上,处于黎巴嫩最富饶的农田地区的中间。
那不勒斯历史中心
Historic Centre of Naples
(意大利 1995年认定为世界遗产)
那不勒斯是意大利南部的第一大城市,坎帕尼亚大区以及那不勒斯省的首府,是仅次于米兰和罗马的意大利第三大都会区。在其存在的2500余年历史中,大部分时间都扮演着重要角色。该市为古希腊人所创建,后来,罗马人、诺曼人和西班牙人都在该市留下了自己的印记,也曾经是波旁王朝统治的两西西里王国的首都,直到意大利统一。那不勒斯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美食而著称。那不勒斯建筑的最突出的形式是集中了从中世纪、文艺复兴到巴洛克时期的各种建筑,该城拥有448座古老的教堂,使之成为世界上最富天主教气息的城市之一。比萨饼起源于那不勒斯。在这座城市中诞生了第一把浪漫吉它(六弦吉他)和曼陀林,还产生了正歌剧和轻歌剧等歌剧形式。历史可追溯到13世纪的“拿波里民谣”,也许是那不勒斯音乐最知名的部分,歌曲《我的太阳》即属于这种风格
贝林佐纳的三座城堡、防御墙和集镇要塞
Three Castles, Defensive Wall and Ramparts of the Market-Town of Bellinzone
(瑞士 2000年认定为世界遗产)
贝林佐纳是瑞士提契诺州的首府,是连接意大利和阿尔卑斯山脉的交通要冲。它离圣哥达山口和圣贝尔纳尔迪诺山口的交叉点很近,所以从罗马时期以来一直占据着重要的战略地位。耸立在提契诺山谷上方的三座城堡:格朗德城堡(Castel Grande)、蒙特贝罗城堡(Castello di Montebello)和萨索·科尔巴洛城堡(Castello di Sasso Corbaro),以及周边的城墙,它们成为阿尔卑斯山区唯一尚存的中世纪要塞建筑的典范。据说格朗德城堡始建于13世纪,然而根据文字记载,它的建筑前身早已出现在6世纪,从发掘物品来看,其历史更可追溯到4世纪左右。现在,各个古代城堡都设立了考古学、历史博物馆以及美术馆。在遗留有古建筑石阶道路的老城街道上,每周六都会举办市场,据说这是模仿中世纪的场景
布达佩斯的多瑙河岸、布达城堡地区
Budapest, including the Banks of the Danube, the Buda Castle Quarter
(匈牙利 1987年认定为世界遗产)
布达佩斯是匈牙利首都,该市是在1873年由位于多瑙河右岸(西岸)的城市布达和古布达以及左岸(东岸)城市佩斯合并而成的。在布达佩斯有九座桥梁跨越多瑙河,其中最古老的链子桥建于1839年至1849年,它是布达佩斯的标志之一。布达佩斯最重要的名胜都位于多瑙河畔。在西岸布达一边岩石陡峭的山上树立着自由碑和城堡。山下有布达佩斯温泉浴。城堡北面的山上有布达皇宫,如今是匈牙利国家图书馆、匈牙利国家画廊和布达佩斯市博物馆。皇宫边的桑多尔宫是匈牙利总统的住所。这个地区的地下有一个错综复杂的迷宫似的地道结构。这个迷宫部已分开放供游人参观。
比萨的奇迹广场
Piazza del Duomo, Pisa
(意大利 1987年认定为世界遗产)
奇迹广场又称主教堂广场,位于意大利托斯卡纳大区比萨市中心,广场上有四大建筑: 主教堂、比萨斜塔(钟楼)、圣乔凡尼洗礼堂、洗礼堂墓园,广场周围还保留着古代的城墙和城门,中间有大片的草地。奇迹广场上始建于1063年的这组建筑深刻影响了从11世纪到1284年的建筑发展和14世纪的艺术发展,堪称中世纪基督教建筑的典范。教堂大厅中的铜制吊灯被称为“伽利略吊灯”,当年19岁的伽利略在教堂内观察到吊灯的摆动,发现了小摆动的等时性定律,这是他动力学研究的序幕,在比萨斜塔顶的“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实验则使他得出了自由落体定律。圣乔凡尼洗礼堂则是意大利最大的洗礼堂。至于奇迹广场的得名,则是来自于意大利作家邓南遮1910年出版的一部小说中的句子“Ardea旋转了基督的天空,旋转了奇迹的草地。”
斯皮斯基赫拉德城堡及其相关文化遗迹
Spissky Hrad and its Associated Cultural Monuments
(斯洛伐克 1993年认定为世界遗产)
斯皮斯基赫拉德城堡及其相关文化遗迹位于斯洛伐克东部的斯皮什地区,是东欧13世纪和14世纪集军事、政治和宗教为一体的最大的建筑群体之一,也是保存最完好的具有罗马风格和哥特风格的建筑物。城堡坐落在海拔634米的岩石层上,俯视着连绵起伏的绿色山峦和峡谷。城堡的防御墙内有一座壮观的主楼和一处内院,在内院与防御墙之间,还有两垛罗马式内墙,欧洲东部没有一座城堡有如此规模的防御工事。内院内还有一座小教堂、若干卫戍建筑和一座大碉楼。通往城堡的是一条狭窄、曲折的土路,仅能并行两辆小汽车。城堡中建有一座小博物馆,在那里可了解到城堡的情况与历史。
威尼斯及其潟湖
Venice and its Lagoon
(意大利 1987年认定为世界遗产)
威尼斯是意大利东北部的城市,别名“亚得里亚皇后”、“水都”、“桥之城”及“光之城”,堪称世界最美丽的城市之一。威尼斯市区由亚得里亚海沿岸的威尼斯湖和邻近一个半岛组成,这个城市的水道举世知名。威尼斯湖上的118座群岛之间约有150条水道,水道之上约有400座桥梁。在古老的城市中心,运河取代了公路的功能,所以主要的交通模式是步行与水上交通,小艇“贡多拉”也因此成为威尼斯的标志。威尼斯曾经是威尼斯共和国的中心,十字军进行东征时也曾在这里集结,这里还是13世纪至17世纪末一个非常重要的商业与艺术重镇。后来因为土耳其人对地中海东边的控制迫使欧洲国家寻找新航线,威尼斯就此失去了大部分的影响力。
维利奇卡盐矿
Wieliczka Salt Mine
(波兰 1978年认定为世界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