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东聊城聊之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欢迎,请登录 传真:0635-8336665 24H电话:0635-8681234

【印象聊城·景点篇】东昌府,有三美;古楼、会馆、西关水。

作者:Mr.LiuStu  来源:刘宝平工作室  发布时间:2025-03-16

山东聊城聊之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山东省聊城市,古称东昌。当地流传有这样的民谚:“东昌府,有三美:古楼、会馆、西关水,登古楼、看会馆,至西关饮西关井水小歇”。用此水泡茶,水倾入杯中,水可高出杯子一韭菜叶而不外溢。这三美到底是怎样的一种美呢?作为生于斯长于斯近半个世纪的土著居民,我说不清楚,但我想知道。

古楼
    古楼,也叫光岳楼,原来是破破烂烂,修了一次,更俗了,童年的我觉得全没了那份神韵,那种凌空欲飞的嚣张与飘逸。为此我在心里苦叹了好些年,不管谁提到古楼,我都要骂,我都要发牢骚,直至近年有些麻木,有些置身世外了,才不觉怎么样。

    有人说,若从建筑设计之巧、施工难度之大、外观之雄伟和历史价值之高上来说,光岳楼绝对可与岳阳楼和黄鹤楼并称为中国三大名楼。而且有建筑专家称,“虽黄鹤、岳阳亦当望拜也”。
这是一个原版的中国名楼,不像其他几座楼都被毁后重修甚至重建(从这一点上说明,光岳楼是多么的结实,多么的经得起风吹雨打啊)。关于楼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说元朝时修建北京城从大运河运木料,最后一批原木到达东昌府时,紫禁城已经建造成功,版权聊城聊之旅旅行社所有,转载必究!东昌知府就把这些剩余的木头建了一座楼。因为是用造紫禁城剩下的木头建造的,所以叫余木楼,后改称光岳楼。这些原木都是从当时的苏禄国,也就是菲律宾进口的,质量非常好。还有一种说法是,明朝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东昌卫守指挥佥事陈镛为加强军事防御能力,将宋熙宁三年所筑土城改建为砖城,用修城的剩余木料在城中心建立一座更鼓楼,初名“余木楼”,明成化二十二年(公元1486年)重修时又因地而名“东昌楼”。明弘治九年(公元1496年),“取其近鲁有光于岱顶之意”,命名为光岳楼。

    从远处看,光岳楼像一个魁梧墩实的聊城汉子,感觉根基非常扎实(其实就是很扎实),似乎任何力量都难以撼动它。这大概源于它特殊的构制。光岳楼由楼基和四层主楼构成,高33米,也就是古代的九丈九尺,为阳数之极,寓意其不可超越。光岳楼楼基是一个由砖石砌成的正方形高台,占地面积1234平方米,边长34.5米,向上略有收缩,垂直高度9米,由交叉相通的4个半圆形拱门和一个直通主楼的台阶组成,台阶约50多级。楼基以上为四重檐十字脊楼阁,四层主楼为纯木结构,方形带廊,高24米版权聊城聊之旅旅行社所有,转载必究!,楼脊为歇山十字脊,脊顶正中装有一座高3米、直径1.5米的透花铁葫芦。最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整座主楼上的梁柱橼檩等架构,全部都是由铆榫搭扣而成,无论梁架,斗拱,全是凿木相吻,浑身上下竟没有一颗铁钉!问天下古楼不用金属而立六百年不倒者,在这方面谁敢与光岳楼争锋哉!

    光岳楼是一座由宋元向明清过渡的代表性建筑,也是我国现存明代楼阁中最大的一座,1988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为军事目的而建,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却是浓郁的文化气息。清朝康熙皇帝4次登上光岳楼,题写“神光锺瑛”匾;乾隆皇帝9次经过东昌府,6次登上光岳楼,题写“光岳楼”匾额,悬挂于四楼南檐下,还把光岳楼当作南巡36行宫之一。

会馆
    会馆,熟悉聊城的人都知道,说的就是山陕会馆,老聊城会给你说在闸口南边的运河沿上,也就是岸上。德州的张俊英女士一行来聊时,我曾带他们一游,还是像往常一样,我身在宝中不知其珍贵,只以为他们对解说员的讲解以及旁人的插科打诨表示恭维是出于客套。反正我认识会馆是在1982年,考入聊城一中以后,都在教室前面吃饭,三五成群,围成一堆,汤碗菜碗往地下一放,手里抓着馒头、窝头,蹲着吃,也没人搬个凳子什么的。入学一个多月了,版权聊城聊之旅旅行社所有,转载必究!吃中午饭的时候,我忽然大叫一声:“哎呀,古楼!”同伴们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瞧去,答曰:“哦,那就是山陕会馆?开学前的时候去过了。”“哦,山陕会馆在这里呀?哎呀,太好了,以前只是听父母说起过……”我仍然沉浸在发现的喜悦里。

    我说的,仅仅是就一般市民而言。但若从历史、艺术的专业角度来看,可就非同凡响了。

    会馆承载了太多的乡情,于1845年第五次重修,聊城知县李正仪为此写了碑文:“斯役也,梓匠觅之汾阳,梁栋来自终南,积虑劳心,以有今日。今众聚集其间者,盹然蔼然,如处秦山晋水间矣。”要的就是这份乡情,我们今天在会馆里所能看到的山门、戏台、钟鼓二楼,每个细节都渗透着乡情乡思,弥漫着让人解读不尽的醇厚韵味:画梁雕柱是终南山的木料,巧夺天工的精美构件是汾阳木工的匠心。置身其间犹如来到秦山之下、晋水之滨,使你不由得想起“登华巅而泛汾波”的那份乡情。

    山东聊城山陕会馆在京杭大运河西岸,位于山东聊城东关双街南首,集精巧的建筑结构和精堪的雕刻艺术于一身,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才能,是我国古代建筑的杰作。

    山陕会馆是一座庙宇和会馆相结合的建筑群体,始建于清乾隆八年(1753年)。远看,琼楼玉宇,璀璨多姿;近看,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山陕会馆坐西面东,南北阔43米,东西深77米,占地总面积为3311平方米。整个建筑群由山门、过楼、戏楼、夹楼、钟鼓二楼、南北两看楼、南北两碑亭、关圣帝君大殿、财神大王北殿、文昌火神南殿、春秋阁、望楼、游廊、南北两跨院等组成,共计160余间。看上去面积虽不算大,但却布局紧凑,设计合理,大小间错,疏密得体。反映出古代匠师们的精湛技艺,为研究我国古代建筑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

    山陕会馆是山东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一所会馆,1988年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会馆建筑规制严整,殿阁楼廊富于唐宋遗韵,层檐飞动,线条流畅精美,彩绘绮丽.。山陕会馆的山门气势宏伟:三开间两层牌坊式,黄绿相间的琉璃瓦覆顶,饰有砖砌门罩。进入山门即为山陕会馆中轴线上的第一进院落,迎面可以看到由戏楼、钟鼓二楼和南北夹楼组成的山字形连体建筑。戏楼坐东朝西,与大殿对峙。

    山陕会馆的戏楼给人以富丽堂皇的感觉。一般的古建筑,版权聊城聊之旅旅行社所有,转载必究!顶部多为四个挑角,而这里戏楼的顶部却向东北、东南各伸出两个挑角,向西北、西南各伸出三个挑角,使整个顶部形成十翼角,看上去如凤凰展翅,似俊鸟争飞,犬牙交错,争胜斗奇,显示出生气勃勃的气势。因为顶部的挑角太多,且决定了内部结构的复杂,虽然复杂却又具有很大的随意性,科学而又灵活的技术处理,让人看了叹为观止。
     如果谈山陕会馆的建筑艺术,不能不说一下整个建筑群的雕刻艺术。山陕会馆的雕刻,最能体现出设计者、建筑者和工匠的精湛技艺。山陕会馆的雕刻运用的极普遍,无论在木构件上,不是在石柱、砖瓦、额坊和柱鼓上,凡是能雕刻的地方都雕刻了。山陕会馆的雕刻主要有木雕、石雕和砖雕三种,在技艺上又可分为平雕、线雕、浮雕和透雕几种,而山陕会馆内的透雕技艺最为精绝。透雕多运用于大殿的额枋,每一面额枋均为一整块木板雕刻而成,并且所雕花草、人物及动物等,均形象生动、活灵活现,极具立体感。馆内现存有历年重修大小碑刻十九幢,石雕方檐柱三十根,浮雕、透雕的精密木质额枋四十二方,作为柱础的石雕狮子、大象、麒麟等十二座,照壁、折壁人物、花鸟、山水等石刻画十二幅。上百个柱础上刻有花草、鸟兽等装饰,尤其是木柱、石柱、匾额上所刻楹联、文字,正楷行书兼备,为书法家所称颂。

    据介绍,山陕公馆历经了多次维修。最近的一次是1994年开始的,聊城市投资200余万元,用了七八年的时间,对整个建筑群的顶部所有被毁坏的砖瓦、木构件及门窗,按照原样进行了更换和维修,同时给所有的柱子进行了包布维护,并重新上了漆。目前,山陕会馆平均每天要接待游客140至160人左右。日接待量最多的一天是2002年5月1日旅游节开幕那天,游客人数达到3700人。

    从建筑艺术的角度看山陕会馆,它的整个建筑群,不仅是我国古代建筑的瑰宝,对于研究我国古代建筑史具有极高的价值,而且也是研究我国古代商业史、经济史、戏剧史、运河文化史以及书法、绘画、雕刻艺术史的珍贵资料,是中国会馆文化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西关水

    在聊城新闻网高文秀老人的博客里,我有幸拜读了他的文章《聊城首任文教局局长兼聊城师范校长田景韩》。文中提到田纪云的父亲田景韩1949年任聊城专署文教局局长兼聊城师范校长。当时他经常身穿旧军装骑着马带着短枪,到各县检查作;他的通讯员宋锡友则骑自行车身背长枪跟随其后。版权聊城聊之旅旅行社所有,转载必究!他非常注意选聘优秀教师,他常说唱戏要有好演员,教书必须有好教员。他治学严谨.作风正派,关心师生的生活。当时聊城师范的井水很苦,他便安排一辆马车到聊城西关拉水——西关水,就是古城西北隅一古井里的水,好喝呀。

    该井井壁用白玉石铺砌,井水清澈见底。玉壁琼浆响应,观之赏心悦目,故成一景。聊城古八景之一的“古瓮铺琼”,指的就是这眼西关井。古瓮,即古井的意思。该井是在明代永乐年间,由户部尚书郭敦出资兴建的,至今已有近600年的历史。郭敦系我市东昌府区堂邑镇人。他致仕还乡后,有一次来聊城观光游览,正在东昌湖西堤上临水赏观,沉醉于湖光楼影的美丽景致中,突然被一阵喧哗争吵声惊醒。他走近前一看,原来有一马夫在一口井边取水饮马,污染了井水,当地百姓与之发生了争执,口出恶言秽语。见此情景,郭尚书郭敦心里很不是滋味,心想,聊城乃斯文之地,礼仪之邦,诗书之乡,堂堂的通都大邑,岂不有失风度?郭敦有着一颗爱民、为民的善心,心地高洁,襟怀博大,热爱家乡,为民谋福,他便在此购了一亩二分地,并出资打了这眼井。从此,甘甜的井水,便汩汩涌流,养育着这一方百姓。

    相传,这眼井的井底是用白玉石铺砌的,水质清澈碧莹,一望见底,井壁生有茸茸青苔,与水中晶洁之琼玉相映,美不胜言。该井水质纯净,甘甜凛冽。流传有这样的民谚:“东昌府,有三美:古楼、会馆、西关水,登古楼、看会馆,至西关饮西关井水小歇”。用此水泡茶,水倾入杯中,水可高出杯子一韭菜叶而不外溢。除附近群众饮用此井水外,每日有推水为业的水车百余辆来此汲水,版权聊城聊之旅旅行社所有,转载必究!供给城内茶馆和用户吃水。建国后,机关、市民还在继续饮用此井水达十余载。城东北步云阁街一家茶馆贴有这样一副对联:“掌柜的越远越推西关水,饮茶人且饮且唱东方红”,可见当年这眼井在百姓心目中的重要位置,和对它的爱戴。

    我们形容有教养的人、有定力的人“心如古井,波澜不惊”,这眼井却有其特质,它根系黄河,脉通运河,是身边这片偌大的东昌湖的一根神经,一处穴位,见证和反映着水城的历史变迁。随着时代的发展,此井已远远无法满足城市饮水需要,渐渐地退出了人们生活舞台。但它数百的甘泉养育着这方土地上的人民,同时,它还润泽着东昌古城灿烂辉煌的文化,这功绩,聊城人民是不会忘记的。吃水不忘挖井人,今天,当地党委和政府在这眼散发着幽香的古井之上,修建了亭阁,让它以崭新的姿态,供人们参观、欣赏,发思古之幽情。并对井本身重加修葺,略加整饬,重现当年面貌。如果有幸,哪一天用这甘冽的古井水,沏一壶回味悠长的东昌传说供各位朋友品尝,大家一定会口齿生津,齿颊留香,陶然沉醉┈┈ 

    山东·江北水城 运河故都·聊城 www.jiangbeishuicheng.com

聊城旅游 聊城旅行社 聊之旅 聊之旅旅行社 江北水城 江北水城旅游 江北水城旅行社 聊城景点 聊城特产 聊城导游 聊城机票 聊城酒店 聊城租车 聊城会议 聊城特价机票 聊城特惠酒店 聊城高级导游 全国优秀导游员 聊城旅游网 江北水城旅游网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实践基地.




山东聊城聊之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山东聊城「聊之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http://www.jiangbeishuicheng.com/mobile/article/list/cateid-4.html


始人

http://www.jiangbeishuicheng.com/mobile/article/list/cateid-290.html


地址

刘宝平工作室_Mr.LiuStu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文旅学院旅游综合实训室


电话

8681234

点击电话 直接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