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东聊城聊之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欢迎,请登录 传真:0635-8336665 24H电话:0635-8681234

【走遍中国·景点篇】山东淄博·渔洋祠

作者:Mr.LiuStu  来源:刘宝平工作室  发布时间:2013-07-12

山东聊城聊之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渔洋祠

    渔洋祠,又叫王家祠堂,现坐落在山东淄博市桓台县新城镇的西南角,是清初文坛领袖、刑部尚书王渔洋的祠堂,是一组典型的明代建筑。解放后渔洋祠逐渐破败,1985年由桓台县政府拨款进行了重修。

  1992年列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新城粮所将王渔洋故居和王渔洋祠共同移交文化部门作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保护管理。

介绍

  渔洋祠位于桓台县新城镇西南隅,是清初刑部尚书王士祯(别号渔洋山人)的祠堂。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祠有正堂5楹,原系抱厦式木结构建筑(1940年改为水泥砖石结构的锁皮厅式建筑),室内重梁挂柱,花棂隔扇。堂前有仪门3间,大门楣上镌有“经筵讲官,刑部尚书王士祯第”12个大字。大门两边为八字粉墙,门前有1对高1.8米的透雕石狮。祠东侧有堂3间,称为“牡丹祠”,为清代建筑,保存完好。 清初诗人王士祯(别号渔洋山人)去世后,后人在其居住过的西城另墅南端建起渔洋祠堂。原祠有大门一座,门前石狮二蹲。院内植松柏。正厅五间,左侧另有侧厅三间。祠院周围粉墙。占地面积900平方米。清末,王氏别墅园产一部分渐落冯氏,渔洋祠东邻遂为冯氏住宅。宅分主院和西院。主院为三进院落。两院共有房屋60余间。版权所有山东聊城聊之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转载必究!住宅及门前广场和原别墅花园东西宽57米,南北长117米,共占地6669平方米。渔洋祠与冯氏住宅作为一组古建筑群体,1984年定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

  王渔洋祠堂座落在王渔洋故居西南隅,即西城别墅西南部院落,是新城王氏家族为纪念清初文坛领袖“一代诗宗”、刑部尚书王士禛(别号渔洋山人)而建的祠堂,俗称“渔洋祠”。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王士禛任刑部尚书时,已是71岁高龄了,此一时期皇权内部斗争十分激烈。康熙帝得王士禛与废太子理密亲王酬唱,非常生气,以王伍一案失出为由,降王士禛三级调用,九月,左都御史舒辂又因王五一案启奏康熙帝,司官委咎于堂官,满堂官又委咎于汉堂官,王士禛被革职归田。

  王士禛回归新城故里后,专心著述,并致力于诗文集的整理,不以一字通朝遗,康熙四十九年庚寅(1710年),王士禛已病重卧床,康熙帝又念起他的人品与才学,降旨复王士禛刑部尚书职,王士禛因病谢辞,康熙五十年辛卯(1711年)五月十一日,王士禛病逝于家中,终年78岁。尔后,王氏族人在他居住过的西城别墅,为他修建纪念祠堂,即为渔洋祠。

  据传,王士禛去世后,渔洋祠蒙受火灾。至清代末年,王氏家族败落,园产被卖给盐商冯冠儒。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夕,渔洋祠的面目发生了很大变化,已非昔日可比了。由于王渔洋祠与王渔洋故居毗邻,在1948年至1999年期间与王渔洋故居共同划归粮食部门使用管理。在此期间,王渔洋祠逐渐破败,1985年由县政府拨款进行了重修。1992年列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新城粮所将王渔洋故居和王渔洋祠共同移交文化部门作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保护管理。

建筑

  渔洋祠主体建筑为正堂五楹,重梁挂柱,花棂隔扇。堂前有3级台阶,堂内正中,镌刻王士禛画像,慈祥端庄,栩栩如生。版权所有山东聊城聊之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转载必究!从正堂至大门,南北约30米,有仪门三间。大门门楣上镌有“经筵讲官刑部尚书王士禛第”十二个大字。两侧有雁翅形八字墙。大门正前面有宽大迎壁,飞檐起脊,还有一对高约1.8米的透雕石狮,分矗立在大门两侧,颇有气势。 渔洋祠东侧,有3间正房,规模小于王渔洋祠堂,建造古朴,俗称牡丹祠。乡人有多种传说,一种说法,王士禛自北京罢归时,带回一名小妾,名牡丹。牡丹死后,为她建立了牡丹祠,再一种说法是为王士禛夫人张宜人所建。张宜人是王士禛的正室,诰赠夫人。王士禛的四个儿子,都是由她所生,王士禛为官在外,家业操持,子女的抚养全依仗于她。47岁时,先于王士禛病故,可以说张宜人对王士禛及其家族的贡献很大,地位颇高,张宜人病故时,王士禛写了27首悼亡诗,字里行间表达了对张宜人的真挚。王士禛死后,其子女在为父亲立祠的同时,也一定想为母亲建立专祠以示纪念,这也未必不是王士禛生前的遗愿。但碍于封建礼教不宜为妇人立祠的传统,不便对外宣扬。因此,包括其王氏后人,也不知该祠是怎么回事,只记得里面曾有三个牌位(王士禛除张宜人外,还有两侧室张氏和孙氏),因此说,该祠为张宜人所建较合情理。但尚无定论。

  1940年,渔洋祠原抱厦式木结构正堂被拆除,改为砖石结构的锁皮厅式建筑,牡丹祠仍保持原貌。1985年县人民政府又拨款对其正堂进行了翻新维修保护,1992年渔洋祠被列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外尚有古槐两株,石狮两尊。

文化

  渔洋祠,又叫王家祠堂,是清初文坛领袖、刑部尚书王渔洋的祠堂,是一组典型的明代建筑。王渔洋,字子真,号阮亭,别号渔洋山人,山东新城县人(今桓台),清初著名诗人,累官至刑部尚书。他在公务之余致力于诗文著述,主持诗坛50年之久,康熙帝曾征其诗三百首定为《御览集》,其诗、文、词共数十种560多卷,被誉为一代诗宗。 王渔洋从二十六岁开始为官,累官至刑部尚书,是著名的清官廉吏。从政之余勤于著述,一生三十六种五百六十多卷。独创诗论“神韵”说,主盟诗坛半个世纪之久。浩瀚的诗文掩盖了他洁己爱民,廉洁奉公的政绩,被誉为“一代诗宗”“文坛领袖”,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文学家。王渔洋诗文一生,著述浩繁,为后人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带经堂》集是他重病卧床,不能起的情况下,枕上口授,版权所有山东聊城聊之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转载必究!命儿子启开帮助编写成册。共九十二卷,收入他的诗4000余首。编次完毕,并未刊印时,先生就已经谢世了。他一生为官四十五年,最后七年居家著书。从政从文,都有成绩。从政,政声清明,人品高洁。从文,是他更重要的一面,以诗论“神韵”鸣响海内。在中国文学史上有诗坛宗匠的地位。

旅游

  门票

  票价20元

  老年人、军官凭证免费

  学生凭证半价

游客服务中心有导游,收费20元 开放时间

  8:30-17:00

  交通

交通地址

  渔洋祠景点距济南机场约100公里,车程约1个半小时;距淄博火车站约18公里,车程约半个小时;距淄博汽车站约15公里,车程约20分钟

风味小吃

  蓬莱小面、蓬莱卤驴肉、八仙宴、真鲷、对虾、刺参、皱纹盘鲍、栉孔扇贝、褶牡蛎

土特产

  大虾、海参、扇贝、海蟹、 红螺、冻鲜花生、五香花生米、红富士苹果

名菜

  “王渔洋宴”——2006年被山东省烹协评为“山东名宴”。 版权所有山东聊城聊之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转载必究!原料全部产自当地马踏湖,以淡水鱼为主,同时包括野鸭及莲藕等各种蔬菜,不加任何色素和人造香料,菜品中使用辅料很少,调味也很精简,主要靠火候和时间来把握原料的口感。

山东·江北水城 运河故都·聊城 www.jiangbeishuicheng.com

聊城旅游 聊城旅行社 江北水城 江北水城旅游 江北水城旅行社 聊城景点 聊城特产 聊城导游 聊城机票 聊城酒店 聊城租车 聊城会议 聊城特价机票 聊城特惠酒店 聊城高级导游 全国优秀导游员 聊城旅游网 江北水城旅游网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实践基地 山东聊城聊之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山东聊城聊之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山东聊城「聊之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http://www.jiangbeishuicheng.com/mobile/article/list/cateid-4.html


始人

http://www.jiangbeishuicheng.com/mobile/article/list/cateid-290.html


地址

刘宝平工作室_Mr.LiuStu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文旅学院旅游综合实训室


电话

8681234

点击电话 直接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