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东聊城聊之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欢迎,请登录 传真:0635-8336665 24H电话:0635-8681234

山东:2020年建4000个特色村

作者:Mr.Liu Stu  来源:刘宝平工作室  发布时间:2014-10-20

刘宝平工作室_Mr.Liu Stu

    17日上午,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对《山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进行了解读。《规划》对山东省城镇化发展现状和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确定发展目标和工作任务,明确了未来我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路径和主要措施《规划》突出了山东地方特色,重视山东传统文化在城镇化建设中的传承和发展。其中,到2020年将建设4000个历史文化型、特色景观型、乡村旅游型、农业产业特色型村庄。

    加大城乡统筹发展力度 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
    此《规划》着重强调加大城乡统筹发展力度,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要求优化城乡要素配置。建设城乡统一要素市场,加快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一体化。同时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节水农业,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上,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治理,提升乡村人居环境。保护有历史、文化、科学价值的传统村落和民居,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到2020年,保留4万个左右的行政村,建设4000个历史文化型、特色景观型、乡村旅游型、农业产业特色型村庄。
    此外还要加强乡村旅游服务网络、快递服务设施和宽带网络建设。深入推进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开展美丽乡镇、宜居村庄和乡镇旅游示范村创建活动,提升村镇人居环境,到2020年,50%左右的中心村达到生态文明乡村标准,建设聚落形态多样化、发展路径多元化、乡村环境生态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构建开放包容的现代城市文化 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该《规划》还对城市文化建设进行了详实的规划。要把文化传承贯穿于新型城镇化全过程,深入挖掘齐鲁文化、儒家文化、黄河文化、运河文化、沂蒙文化等传统文化等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强化文化继承与创新,构建开放包容的现代城市文化。
    在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上,要做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街区保护,实施乡村记忆工程。同时,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着重保护整体文化生态,留存文化记忆。
    立足地方文化和自然风貌塑造城市特色,建设人文城市,铸造城市独特的品格和精神,培养城市居民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升城市内在的品质。

    加快发展公共文化事业,大力繁荣文化产业,依托地方文化资源,提升文化产业内涵,建设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产业体系,培育地方文化品牌。创新性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旅游产业,促进参与、体验式旅游项目发展。支持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发挥农村传统手工艺资源、乡村民俗文化和农耕文化资源优势,合理规划农村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布局,培育农村文化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




刘宝平工作室 · Mr.Liu Studio



Mr.Liu Studio创始人

http://www.jiangbeishuicheng.com/mobile/article/list/cateid-290.html


地址

刘宝平工作室_Mr.LiuStu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文旅学院旅游综合实训室


电话

8330520

点击电话 直接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