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 |研学
研学目标:
1. 结合课文《景阳冈》(部编版五年级下册),实地探究水浒文化,理解文学与历史的联系。
2. 通过情景体验培养语言表达、批判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感悟英雄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研学地点:山东阳谷县景阳冈景区及周边
适合年级:小学高年级至初中
时间安排:8:30-16:00
行前准备建议:
学生需熟读课文,预习宋代历史背景。
教师准备《水浒传》原著片段对比资料。
时间及内容 | 地点 | 活动 | 目标 |
上午行程:课文场景还原与文学探究 |
|||
08:30-09:00 集合导入 |
景阳冈景区入口 |
朗读课文《景阳冈》片段(武松打虎前"三碗不过冈"对话)。
|
激活课文记忆,引发思考。 |
09:00-10:00 课文场景实地研学 |
景阳冈景区 |
"三碗不过冈"酒肆复原区: 观察古代酒器、桌椅布置,对比课文描写。 任务:分组表演酒家与武松的对话(需用文言句式)。
分析雕塑动作与课文描述的异同(如"揪、按、踢"等动词)。 |
深化文学细节理解,锻炼观察与表达能力。 |
10:00-11:00 地理与历史延伸 |
景阳冈景区 |
地形探究:登景阳冈土丘,测量坡度,讨论"冈"的地貌特征。
|
跨学科理解课文环境(地理+历史)。 |
中午时段:水浒文化体验 |
|||
11:00-12:30午餐+非遗工坊 |
景区水浒主题餐厅 |
品尝"武松套餐"(炊饼、牛肉、井阳岗酒酿饮料)。
|
链接饮食、曲艺与文学 |
下午行程:思辨与创作 |
|||
12:30-13:30 辩论赛:"英雄还是莽夫?" |
景阳冈景区 |
议题:根据课文和史料,辩论"武松的行为是否值得学习"。 形式: 正反方分组,引用课文原句和景区所见为论据。 导师总结(引导辩证看待英雄形象)。 |
培养批判性思维与史料分析能力。 |
13:30-14:30 创意写作:"现代版景阳冈" |
景阳冈景区 |
以"如果武松来到今天"为题,改编故事(需融入景区观察细节)。 优秀作品可录制为音频,景区公众号展示。 |
激发想象力,强化写作输出。 |
14:30-15:30英雄精神拓展 |
景阳冈景区 |
对比阅读:分析《水浒传》原著与课文删改差异(如血腥描写)。
|
引导正确价值观,避免盲目崇拜武力。 |
15:30-16:00 总结颁奖 |
景阳冈景区 |
小组分享"我眼中的武松"(1分钟演讲)。 颁发"水浒文化小使者"证书(含景区纪念章)。 |
针对性反馈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升华情感认知并引导延伸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