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
我们要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个结合”重要论断的新的丰富发展,坚持把“两个结合”作为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的根本途径,坚定不移坚持和推动“第二个结合”,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上下功夫
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战略高度,对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出全面系统深入阐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战略性、指导性,为坚定文化自信自强,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扎实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在砥砺奋进伟大复兴新征程的关键历史节点,习近平总书记发出新时代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伟大号召,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始终作为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中国精神的重要贡献者和示范者的历史主动和使命担当。
实践证明,在文化遗产多种活化途径之中,旅游领域的活化无疑是最为直接、受众面最大、社会及经济效益最突出的方向之一。旅游具有形式多样性、组织灵活性、参与广泛性、效益综合性等特征,已经成为展示、传播和活化文化遗产,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有效形式。旅游工作者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更好地发挥旅游的综合带动作用,在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作出积极贡献。
一是始终把坚定文化自信自强作为旅游业发展的出发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决定着旅游产品和项目的内涵与品质,影响着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美誉度,是旅游品牌的持久生命力和核心竞争力所在。
我国拥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这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资源优势所在,也是推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底气所在。只有坚定文化自信,立足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拥抱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遵循旅游发展规律,不断拓展和创新活化方式,才能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旅游发展优势和产业优势,打造出具有中华气派、中国特色的旅游产品和品牌。
这就要求旅游行业充分利用和发挥我国文化和旅游资源时空分布广泛、旅游产品类型多样、旅游线路点多线长、旅游形象丰富饱满等优势,进一步在文化和旅游资源开发、产品设计、形象宣传营销、品牌打造传播上紧扣特性、突出特点、亮出特色,通过旅游发展更好地阐释和展现中国文化和中华文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诗的美好意境与远方的美丽风景相互交融,引导中外游客感受和领悟中华文明的丰富内涵、价值内核和精神追求。
近年来,借助各类旅游景观、旅游创意项目和旅游互动体验场景等,以非遗为代表的一大批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项目受到关注,成为“网红”,实现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焕发出新的活力。
因此,要进一步发挥旅游活动受众面广、参与体现性强、影响周期长等特点,充分利用旅游的社会和文化属性,寓教于游,让游客在旅游活动中,既放松身心,又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体验、深刻体悟。
四是把建设文化强国和中华民族现代化文明作为旅游发展的重要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进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的文化使命。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