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冰连夏处,太白接青天。
长白山是吉林省的一个旅游胜地。长白山地处中朝边境,吉林省境内,地跨吉林省的安图、抚松、长白三县,是有21万多公顷的自然保护区,是松花江、图们江、鸭绿江三江的发源地。长白山是中国十大名山之一,并与五岳齐名,山明水秀,景色怡人的关东第一山,2001年成为国家首批5A级风景区,因其主峰白头山多白色浮石与积雪而得其名,素有‘千年积雪年松,直上人间第一峰’的美誉。
长白山的人文历史和中华民族的历史一样,源远流长。繁衍生息在长白山区的先民们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成员。考古发掘资料表明,距今2.6万年以前,长白山区的古人类——安图人已经活跃在这里,标志着人类文明的曙光已出现在长白山区。大约距今10000~4000年左右,长白山区历史进入新石器时代,形成了东部延边地区以百草沟、中安乡、小营子、金谷、龙兴等地遗址为代表的偏重农业,兼事狩猎的原始人类的文化类型,逐渐形成了少数民族肃慎族族系,成为长白山区的世居民族。 自周秦以来,肃慎人已在长白山区奠定了基业。汉、唐以来,继续居住在这里的是肃慎的后裔挹娄、勿吉、靺鞨、女真、满族人。清朝中后期,朝鲜国边民由于生活所迫不断越过图们江、鸭绿江迁居中国长白山区,并逐渐演变为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
长白山又由于长白山海拔高、地势险峻,形成了绚丽多姿的垂直景观带。从山麓到山顶,在几十公里的水平距离内,随着海拔的增高,层次分明地呈现出从北温带到北极圈几千公里的自然景色,“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地球北半球的名山中极为罕见的现象。由长白山这类结构群组成的火山锥体、山麓倾斜高原和熔岩台地三大地貌种类及由阔叶林带、针阔混交林带、针叶林带、岳桦林带、高山苔原带5个植物垂直分布带组成的自然面貌,为世界其它名山所不能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