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秋乘鹰去鹭岛,
永定土楼艳阳烧。
圆楼依山姿奇美,
风格独树九州俏。
武夷山水润灵性,
客家子孙智慧高。
土楼千古传佳话,
文化厚重天下娇。
2008年7月,以永定客家土楼为主体的福建土楼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春节,胡锦涛视察永定土楼时指出:“客家土楼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大家庭小社会和谐相处的典范,希望一定要把祖先留下的这份珍贵遗产守护好、传承好、运用好。”2010年4月,永定土楼获“最古老、最大、最高、最多”等四项吉尼斯纪录。
土楼是客家文化的象征,客家文化是土楼的灵魂。永定客家土楼与地质地理学、生态学、景观学、风水学、建筑学、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民俗学、客家学、伦理学、军事学、教育学、文学、美学等密切相关。永定客家土楼的建筑工艺和风格,源于古代中原民居建筑。聚族而居的方式,反映了传统的宗族血缘伦理观念。楼内外以耕读传家、忠孝仁义为主题的楹联、题刻,体现了客家人对儒家文化的传承。土楼附设的学堂,是客家人崇文重教最有力的历史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