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闭幕会。
全国“两会”刚闭幕,外国人赴华签证及入境政策就作出了调整。
中国外交部领事司14日在“领事直通车”微信公众号上公布,从北京时间2023年3月15日零时起,除了驻外签证机关恢复审发外国人各类赴华签证之外,中国也将恢复2020年3月28日前签发且仍在有效期内的签证入境功能。
根据环球网3月14日的报道,目前,已有中国驻美国、法国、加拿大、新西兰、阿根廷大使馆、泰国、巴拿马、秘鲁等8国的大使馆也发布了相关通知。
细看这些发布在大使馆网站上的通知,主要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调整政策的目的
为进一步便利中外人员往来。
其二,调整政策的时间
从北京时间2023年3月15日零时起,就外国人来华签证及入境政策作出调整。
其三,调整政策的内容
主要有4大项。
1.恢复2020年3月28日前签发且仍在有效期内的签证入境功能。
2.中国驻外使馆、总领馆和领事馆恢复审发外国人各类赴华签证。
3.口岸签证机关恢复审发符合法定事由的各类口岸签证。
4.恢复海南入境免签、上海邮轮免签,港澳地区外国人组团入境广东免签、东盟旅游团入境广西桂林免签政策。
这件事怎么看,谈5点看法。
第一,出入境政策在动态中调整优化
早在去年12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宣布自2023年1月8日起优化出入境管理政策措施,促进中外人员交流交往,有序恢复中国公民出境旅游。
这个消息有力刺激了海外签证办理,消息发出后部分旅游机构海外签证的咨询量、搜索量暴增。
业内人士透露,日本、韩国、泰国、马来西亚和新加坡,是大家咨询最多的几个热门出境游目的地,因为这些目的地距离中国近、机票相对便宜、出签率高,所以受到众多消费者的青睐。
1月10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时表示,目前,新冠大流行尚未结束。中方将继续根据疫情形势发展,科学动态调整外国人来华签证政策,为不同目的来华的各国人士提供便利。
此外,据“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微信公众号3月4日消息,随着中国进一步优化复工复产、商务、留学、探亲、团聚等外籍人士赴华安排,中国驻美国大使馆签证申请量持续增加。
为更好地满足签证申请需求,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增加发放签证的预约号量,同时延长证件大厅对外办公时间。
此次中国调整外国人来华签证及入境政策,正是回应各方关切,进一步优化复工复产、商务、留学、探亲、团聚等外籍人士来华安排,提供相应签证便利的举措。
第二,跨国旅游迎来重大利好
出入境政策优化后,促进入境旅游发展成为业内重点关注的话题。
事实上,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就有代表委员提交了优化签证便利性的相关提案,其中全国政协委员、春秋航空董事长王煜提交了一份《进一步优化旅游签证便利性 促进入境游发展》提案。
有关人士分析,我国入境游还有较大发展空间。疫情前的2018、2019年,亚太地区年接待世界游客约1.37亿人次,我国作为亚太地区地域最广,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不算港澳台同胞,接待境外游客约3000万人次,仅占2成。
世界旅游组织统计数据显示,世界出境游游客中65%来自于欧美发达地区。
世界排名前10客源国中,除中国外,依次为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加拿大、韩国和意大利。
从人均旅游消费看,欧美游客人均旅游消费为890美元,是其他地区游客220美元的4倍以上。
众所周知,入境游因其产业链长、上下游带动作用强,对外汇收入和消费刺激作用立竿见影,是世界各国用于快速提振经济的有效手段。
而办理签证是跨国旅游的“第一道门槛”,签证的便利化就显得尤为关键。
此次调整外国人赴华签证及入境政策,进一步加强了对世界主要客源国的签证便利化建设,将有利于提高我国在国际旅游市场中的竞争力。
有旅游业人士分析,2010年,一项针对日本免签政策对韩国赴日旅游影响的研究发现,在日本对韩国旅游免签政策实施的第一年,韩国赴日旅游人数增加12%,第二年增加25%,免签政策显著拉动了韩国赴日旅游。
此前日本在2003年经济低迷时提出“观光立国战略计划”,施策仅五年入境游人次就增长60%,十年突破1000万人次,2019年达3190万人次,外汇收入4.8万亿日元。
还比如,英国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大力发展入境游,至2012年入境游收入增长至186亿英镑,一跃成为国家外汇第三大来源。
相信此次政策调整后,跨国旅游将迎来重大利好,必将更大地促进国与国之间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交融,创造更多的外汇收入,推动旅游产业链上十多个关联行业的发展。
2023年中国旅游市场的整体复苏,或许就将在“两会”之后开启。
第三,免签政策还可以再放开
目前,中国已对日本、文莱、新加坡施行了单方面免签,还不断推出144小时口岸过境免签城市新政,为我国入境游发展不断提供动力。 不过,在签证方面,我国和周边国家比较,便利化程度还待进一步提高。如日本、韩国、泰国、菲律宾、新加坡等国家,对欧美国家游客普遍施行免签21天至90天的政策。
全国“两会”期间,有代表委员建议政策优化步子还可以再大一些。全国政协委员、春秋航空董事长王煜建议,加大对欧美、东亚等世界主要客源国的签证开放力度。可以用试点的方式,逐国、逐步探索,扩大过境免签适用城市范围并延长时间至10天、14天直至落地签或单方面免签。
此外,他还建议对获得国家认证的旅行社所组织的整团进出的入境游团队施行落地签绿色通道。
第四,多国取消对中国旅客入境限制
去年 12 月,中国放宽入境限制,取消大部分防疫措施,不少国家因此纷纷取消对中国旅客的入境限制政策。
姗姗来迟的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最近也相继发出取消中国旅客入境的防疫限制的相关声明。
2023年3月10日,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下属的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撤销了名为“对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前往美国的飞机乘客的离境前新冠肺炎阴性检测结果或新冠肺炎康复证明的要求。”
这意味着,从美国东部时间2023年3月10日下午3点开始,乘客从中国(含香港和澳门)登机前往美国之前,将不再需要接受检测并出示阴性新冠肺炎检测结果,或出示新冠肺炎康复的证明文件。
除美国外,澳大利亚、新西兰和韩国也取消了针对中国旅客的强制性新冠核酸检测的要求。欧洲方面,多国也相继同意“逐步取消”对来自中国的旅客的疫情限制措施。
3月1日起日本也放宽对中国入境日本游客的新型冠状病毒入境检测政策,中国游客入境日本从需要全员落地检更改为对旅客随机抽取样本进行检测,这一政策调整将大大缩短游客入境时长。
韩国政府也决定从3月1日起解除针对自华入境人员的新冠落地检义务,以及自华航班统一降落仁川国际机场的限制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加拿大方面还没有任何这方面消息。目前加拿大针对来自中国大陆和香港澳门的航空乘客行前检测的规定是到4月5日。
也就是说根据加拿大政府网站目前的规定,由中国进入加拿大的旅客,仍然需要做核酸检测。而从加拿大进入中国的旅客,也需要做核酸检测。
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网站2月28日消息,根据新冠疫情形势发展和便利人员往来需要,自2023年3月1日起(莫斯科时间),允许搭乘自俄罗斯赴华直飞航班人员以抗原检测(包括用试剂盒自测)替代核酸检测,回国越来越便利。
近日已有我国驻多国使馆相继发布相关通知。除俄罗斯外,还有新加坡、菲律宾、泰国、柬埔寨、马来西亚、斯里兰卡、阿联酋、埃及、南非、新西兰、瑞士等国。
总之,随着全球疫情防控形势向好,各国都在积极调整入境的防疫检测标准。
第五,对外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5周年,改革开放发展了中国,也影响了世界。对外开放是我们国家的基本国策,不管外部形势发生什么变化,我们一定会坚定不移向前推进。
事实证明,绝大多数外资企业看好在华的发展前景。去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1890多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这个数据与疫情之前、就是三年之前做比较,还多了近500亿美元,说明中国仍然是全球的投资高地。
外国人赴华签证及入境政策的调整优化,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利好民航及旅游业逐步回暖,也释放出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强劲信号。
3月13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强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表示,今年,我们还会对接高标准的国际经贸规则进一步扩大开放,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环境会越来越好,服务会越来越优,开放的中国、发展的中国欢迎大家来投资兴业。
总而言之,中国持续提高的政策稳定性和透明度,更高质量、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将进一步增强外资企业在华发展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