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东聊城聊之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欢迎,请登录 传真:0635-8336665 24H电话:0635-8681234

旅游资讯

首页 >> 公司资讯 >> 旅游资讯

聊城,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

作者:Mr.LiuStu  来源:刘宝平工作室  发布时间:2022-12-01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旅游服务中心

聊城,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最有特色的当属水上古城,北宋时期的城垣,坐落在聊城市区东昌湖中间,城水相依,美妙无比。

明洪武五年(1372),由东昌守御平山卫指挥佥事陈镛主持,将土城改筑为砖城。城墙周长约4千米,高11.7米,顶宽6.7米,基厚11.7米。内墙用三合土夯筑,外墙用砖石砌垒。


城设四门,上筑门楼,外设瓮城。南、东、西瓮城为扭头门,南门东向似凤头,东、西门南向似凤翅,北门北向似凤尾,故名“凤凰城”。


四城门楼皆重檐歇山,四角飞翘,东曰:“春熙”,西曰“清远”,南曰“正德”,北曰“宣威”。


明万历七年(1579),城墙上又建垛口2700余个,敌楼27座;四城门楼更名,东曰“寅宾”,西曰“纳日”,南曰“南熏”,北曰“锁钥”。


各个城门均有水门,吊桥。城东北角、西北角原有“望岳”、“绿云”二楼。此城,高大坚固,易守难攻,大有高屋建瓴、睥睨四邻之势,故有“能陷不失的凤凰城”之说。


光岳楼高高矗立于古城中央。以光岳楼为中心,向四面辐射,形成东西南北四条大街。四条大街向外延伸,依次有东西南北四口、四门、四关。

城区街道经纬分明,垂直交叉,形成棋盘方格网状骨架。城区民居多为四合院,至今保留着白墙、灰瓦、坡屋顶的传统建筑风格。


古城四周,由东昌湖环抱。古城以东,是运河城区,为明清时期发展起来的商埠区。该区的街巷多布列在运河两岸,随坡就势,依河而建,大小街衢皆与运河相通,其街巷至今仍沿用原来的名称。如南顺可街、北顺河街、馆驿街等。


沿河民居多为前店后居、板门小院。从空中俯瞰,湖水像一幅巨大的缎带环绕古城,古老的大运河似玉带在古城区蜿蜒而过,铁塔、光岳楼、山陕会馆如明珠闪烁于城中湖畔。


楼西大街的商业贸易十分繁荣,与楼东大街平分秋色。楼西大街作为古城旅游主入口,沿街分布着七贤堂、县衙等旅游景点。


楼东大街道路两侧的老字号店堂铺号是聊城作为运河商埠的代表性符号。


水上古城的建造格局是独一无二的,是聊城文化旅游的一张名片,也是广大游客喜欢的打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