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职业技术学院旅游服务中心
关于调整防控的文件,今年11月一定是发布数量最密集的月份,从“防控优化二十条”开始,频繁的调整从未断过。
要坚持常态化精准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有机结合,原则上不对全行业实行“一刀切”,不得“层层加码”,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旅行社要严格落实各地防控要求,根据自身运营能力和供应商、合作商接待能力,提前发布组团人数等产品防疫要求,合理确定团队人数,提倡小规模旅游团队。景区开放承载量和接待能力不搞一刀切。
新版《旅游景区疫情防控措施指南》提到,按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要求,对旅游景区开放承载量和接待能力进行全面评估。旅游景区游客接待上限由各省(区、市)党委、政府根据当地疫情防控形势确定,不搞“一刀切”。
对进入景区的所有人员进行体温检测,查验健康码和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体温、健康码和核酸检测结果正常者方可进入。对3岁以下婴幼儿等特殊人群可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在演出场所方面,文旅部明确,无疫情地区原则上不限制演出场所接待人数比例。《剧院等演出场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第六版)》指出:
没有发生疫情的地区,属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要督促演出举办单位落实常态化防控措施,原则上不对剧院等演出场所接待消费者人数比例做限制,原则上不对演唱会、音乐节、实景旅游演出等大型营业性演出活动观众人数做限制。
在低风险区,由属地党委、政府根据当地疫情防控形势,自行决定剧院等演出场所接待消费者人数比例以及大型营业性演出活动观众人数。无疫区不得扩大核检范围、不划定风险区
今日,卫健委也在一日之内同时印发了4份文件,4份文件分别是:
文件指出,没有发生疫情的地区,严格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确定的范围对风险岗位、重点人员开展核酸检测,不得扩大核酸检测范围,一般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
未发生本土疫情的县(市、区、旗),要切实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措施,无需划定风险区。
高风险区连续5天未发现新增感染者,且第5天风险区域内所有人员完成一轮核酸筛查均为阴性,降为低风险区。符合解封条件的高风险区要及时解封。
除了频繁调整的优化措施以外,最近各大社交平台还在流传着一个消息,久未发声的“南北二张”双双现身,频频发声:“病毒难以彻底消息”,“对人类造成的损害也在逐渐降低”......
像他们这样身份的专家,是不可能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的。毫无疑问,这是在通过专家之口,向社会传递某种信息。
从所有动向来看,我们都在迎来一个新的转折。但这个转折是个弧形线,而非直角,是一个慢放的过程,是一条谨慎的试错之路。
广州和石家庄两个城市的差异化策略,就已经说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