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职业技术学院旅游服务中心
在一个社会中,社会生活大体又可以划分为职业生活领域、家庭生活领域、公共生活领域三大领域。反映这些领域的道德内容,相应就有职业道德、家庭道德、社会公德。
道德是人们关于善与恶、美与丑、正义与邪恶、公正与偏私、光荣与耻辱、诚实与虚伪等观念以及与此相适应的行为规则的总和。道德和法律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两类社会规范,既是调整人们行为的规则和尺度:也是人们必备的基本素质。
2. 什么是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就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工作和劳动过程中,所应遵循的、与其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的总和它既是对本行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要求,又是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由于人们的职业不同,致使其在特定的职业活动中形成了各自特殊的职业关系、特殊的职业利益、特殊的职业义务、特殊的职业活动范围与方式,从而也就形成了特殊的职业行为规范和道德要求。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素以“礼仪之邦”享誉世界。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十分丰富的职业道德遗产,概括起来,有以下五个方面特点:
(1)提倡人与人互相互爱,以人为本这是中国古代传统美德之一。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主张“仁者爱人”。仁与爱是统一的,离开仁则无爱,离开爱则无仁。仁爱的根本宗旨和要求是以爱己之心爱人、利人。所以,在中国的传统职业道德中,都把爱人作为立业的出发点,要求在职业活动中培养对他人的爱,即要求官吏爱百姓,医生爱病人,教师爱学生,商人爱顾客。互助互爱、互相尊重,以人为本,是人们从事职业活动的根本原则之一,也是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2)提倡人伦和谐,同心同德中国自古是一个大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行各业人际关系相当复杂,因此,只有和谐统一,民族才能团结,国家才能统一,社会各行各业才能协调发展。在中国古代的典籍中,贵“和”的思想很多。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孟子也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那么,如何做到“人和”呢?古代哲人们提出了很多好的方法,概括起来就是,一要和心,和心才能一心,大家一条心,黄土变成金,否则,人心不和,什么事也干不了:二要和颜,与人交往要和颜悦色,和和蔼和气,俗话说:“和气生财”:三要和敬,对人要和顺恭敬,绝不可盛气凌人:四要和衷共济,不管遇到多大困难,只要大家同心协力,没有克服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