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职业技术学院旅游服务中心
各位好,在参观完上海外滩后,下面我们将去到下一个景点,这个景点呢,代表了大上海社会的一个缩影,大家知道是哪里吗,没错,就是上海石库门。
在漫长的岁月里,上海的市民曾在此辛苦度日,革命者曾在此秘密活动,文人、学者、艺术家曾在此孕育他们的作品。旧时的石库门里还曾开设有工厂、银行、旅馆、货栈、报社、学校等,可谓是无所不包,无奇不有。有多少人的记忆和感怀连缀着儿时的场景,掩盖在梧桐树下的弄堂住宅,从小出身于此,甚至伴随着结婚与生子。
这种建筑,独具上海特色,带有江南四合院的风貌,却又融汇了西式建筑的风韵,准确的说更像一种中西合璧的风情。精美绝伦的门头、纯铜把手与雕花木窗,留存的精致仿佛是遗留在某个时空的永恒。
上海的石库门建筑便是这样一种存在,其实它是上海近代都市文明的象征之一,起源于1860年前后,脱胎于江南民居和欧式联排住宅,却在上海融会贯通,形成独特的海派建筑风貌。
石库门建筑主要元素包括总弄堂与支弄堂、黑色木漆大门、天井、厢房、围墙、阳台、露台等。早期的石库门一般为三间两厢两层,后来慢慢发展到三层。
其实颇有韵味的石库门建筑,不少在老西门一带,不过可惜的是很多建筑已经被拆除了。至于现在很多人钟情的巨富长一带的建筑,更多是新式里弄,包括南华新村、景华新村、裕华新村,建筑风貌和石库门还是有很大的差异。
也许,会有人觉得石库门建筑已经落伍或者被淘汰了,但是它更是印证了上海那个时代的建筑与人文,72家房客真实的痛与乐,都交织其中,沉淀为时代的印记。
建筑背后的人与故事,一同铸就了那个时代的情感与记忆。
讲到这儿,不知道各位有没有深深的感慨与向往呢?下面,请各位随着我,带着上海石库门的故事一起参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