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丽江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这为丽江绿色崛起,实现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连日来,丽江市林草系统职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对生态建设充满信心。大家表示,丽江林草系统一定勇担使命,开拓进取,努力在生态保护上作示范,坚定不移打造生态文明样板,全力守护好绿水青山。
做实林长制
守护绿水青山
“丽江的优势在生态,潜力在生态,未来也在生态。”丽江市林业草原局局长徐开诚说,作为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丽江共织党政同责一张网、共下协调联动一盘棋、共答资源保护一道题、共画生态宜居一幅画,以“四个一”切实担负起森林资源保护发展责任,不断推深做实林长制工作,为实现丽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生态保障。
一直以来,丽江市高度重视林长制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市级总林长,建立四级林长体系,制定实施丽江市林长制会议、巡林、信息、协作、督察、考核等六项制度和“林长+警长”工作实施方案、“林长+检察长”协作机制意见,完成智慧管理平台信息录入,形成了网格化组织责任体系,织密织牢林长制责任网。目前,全市共有市级总林长2名、市级林长13名、县(区)级林长95名、乡镇(街道)级林长424名、村 (社区)级林长1066名、组级专管员2281名,每一片森林有了责任人,每一位地方主官有了“责任山”,构建了无形的“绿色指挥棒”。
为提升林长制实效,丽江市及时发布总林长令。丽江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头,以上率下,各级林长对标对表,守好各自“责任田”;总督察、副总督察定期督导落实林长制工作;林草部门牵头推进林长制工作协调调度、考核评估,宣传部门常态化开展林长制宣传引导,政法部门督导推进依法治林治草工作;公安部门依法打击破坏生态资源违法犯罪行为……47个市级部门认真履行林长制成员单位职责任务,全市66个乡镇(街道)党委政府认真落实属地责任,129个市直部门和省属驻丽单位下沉挂钩推进村(社区)林长制工作,形成了党政主导、部门协作、齐抓共管的林长制工作常态化协调联动体系。
通过全面推行林长制,丽江林草资源管护从过去林草部门“单兵作战”,提升为各级林长牵头抓总的“一把手”工程。全市林草资源总量增长、质量提升,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2.14%,活立木蓄积量达1.26亿立方米,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73%,湿地保护率达50.21%,自然湿地保护率达63.69%,林草资源保护指标位列全省前列。林草投入逐年递增,2022年新争取总投资5.7亿元的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和修复专项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推进重点区域生态保护修复,全市年均完成营造林30万亩、义务植树150万株以上。推进自然保护地建设管理,保护地整合优化成全省样板、勘界立标全省第一家完成。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建设滇西北野生植物基因库、滇西北植物园、百花园、百果园、百草园、中华高原芳香植物园“一库五园”,国家级重点保护一级、二级野生动植物分别新增96种、58种。累计培育林产业龙头企业国家级1户、省级22户、市级113户,累计实施产业基地建设490.15万亩,林草产业总产值达136亿元。
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筑牢生态屏障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我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污染防治攻坚向纵深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树木葱茏
徐开诚表示,丽江市林草系统干部职工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制定学习宣传方案,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学习宣传活动,有序有效地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推向深入;坚持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贯通起来,与推动林草工作高质量发展结合起来,确保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林草系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找准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切入点和着力点,认真谋划明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林草工作总体思路和重点工作,全面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
丽江市林草系统将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坚决扛起生态保护修复的政治责任,不断提升林草湿沙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全面实施森林可持续经营,做大做强森林“四库”,提高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大力发展油橄榄、核桃等林草特色产业,强化典型引领,总结玉湖村森林乡村、东巴谷森林康养基地建设经验,科学合理利用林草资源,积极推进森林乡村、森林康养基地建设,因地制宜发展生态旅游、林下经济,提升乡村美化绿化水平,加快林草产业发展,推动实现生态美百姓富。
充分发挥好林长制的指挥棒作用,按要求认真开展巡林工作,重点抓好森林草原防火、林区平安建设等重点工作,持续加大森林草原资源保护力度;组织各县(区)党委政府、市林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抓好林长制工作落实,密切跟踪、调度工作进展情况,确保省级林长反馈问题、林长制实施意见、工作方案、总林长令、六项制度、森林警长、“林长+检察长”工作机制等有序推进;充分利用网站、广播、电视、报刊、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平台,持续加强林长制工作宣传,强化政策解读,进一步营造推行林长制工作的良好舆论和社会氛围,让保护发展森林草原资源观念成为社会共识,全面加强林草资源保护管理,切实抓好森林草原防火和重大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坚决守住林草生态安全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