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宝平工作室_Mr.LiuStu
国人向来讲究个名正言顺,旅游这个行当更是如此,比如线上旅游的“字号”,都琢磨着名实相符且振聋发聩。前一阵子,线上旅游的伙计们还围绕“字号”搞了回“字号营销”,很是热闹。归置归置这些字号,发现一个有趣的规律,这些“字号”分为两拨:一拨是“道上派”,可戏称“道上”的,像携程、同程、途牛、途家等,甭管是“程”还是“途”,都是“在路上”;一拨是“上道派”,像去哪儿、去啊、一块去旅行、周末去哪玩等,好像准备“上道”。这到也符合国内线上旅游的发展轨迹,先解决“如何去”,其次“去了干啥”,再次“去哪儿”,甚至琢磨“和谁去”。尽管去哪儿和去啊商业模式主要目前还是解决“上路”以后的问题,可是不妨碍最初包括现在开始活动心眼,试图解决旅游者“上路”之前的问题。
旅游者“上路”之前有什么问题?以前网上流传杜甫很忙,这回白居易也没闲着,他老人家给指了一条道。其《大林寺桃花》 诗曰:“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道出了旅游者“上路”之前的两个问题:去哪儿?无觅处。啥时去?始盛开。
旅游者去哪儿这个问题,现在很多时候是“不知转入此中来”。几乎所有的网络运营商都希望旅游者在自家的平台上确定目的地,进而预订旅游产品;希望平台具备影响和左右旅游者目的地选择的力量。据此也逐渐增加操练一些招数,比如丰富目的地产品要素,包子好吃,也在褶上;添加目的地攻略板块,买卖好不好,全在吆喝,况且是游客自个吆喝;还有是折腾“大促”、“跳楼价”、“一元”甚至“0元”,白请你去,你去不去等等。
旅游者决定目的地的主要因素是针对旅游者个体需求的目的地特色描述和产品组织,也就是得把目的地独一无二的“好玩”说出来,而这个“好玩”恰恰又是旅游者需要的。一般而言,目的地的“好玩”和“特色”是有时间性的,就是“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那么一个思路就是目的地特色描述和产品组织就得说清楚:什么时候去最好,这个时候去怎么玩最好。按照冬天推滑雪温泉,夏天推海滨戏水只是个简单的法子,但没有解决根本问题。青岛什么时候去最好?是八月,风景最好,可以下海戏水,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青岛啤酒节在八月举办,可以极大地丰富旅游者的旅游内容,目前多数运营商没有把各类旅游活动和目的地特色描述尤其产品组织结合在一起,另外很纳闷到现在咋没有创业公司像国外同行一样打“旅游活动”的主意;还有如果十二月去怎么玩最好,就几乎没有运营商涉及了;最后的问题则是通过信息架构和技术手段形成模式以及表现形式。
如今目的地管理机构和网络运营商在目的地营销方面的合作磕磕绊绊,形式多于内容,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运营商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哪家子解决了,真就如同开闸放水了。
传统OTA解决了如何去,目的地产品运营商解决了去了干啥,旅游社交运营商解决了和谁去。哪家子能解决啥时去这个问题?说不定这还是一个商业模式,是一桩大买卖。
既然都撸起袖子,吵吵折腾休闲旅游,而旅游是时空结合的活动。诗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运营伙计们都明白了头两句,可真要让旅游者消除“挂心头的闲事”–旅游者目的地选择的时间纬度,谈何容易。
刘宝平工作室 · Mr.Liu Studio
Mr.Liu Studio创始人
http://www.jiangbeishuicheng.com/mobile/article/list/cateid-290.html
地址
刘宝平工作室_Mr.LiuStu
电话
点击电话 直接拨打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文旅学院旅游综合实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