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平台 >> 刘宝平工作室__Mr. Liu Stu >> 聊职院 >> 文件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
.
摘要:山东在实施新旧动能转换战略的过程中发现缺乏高素质实用型技能人才,产业需求侧和教育供给侧之间出现了问题,产教融合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一招和有效途径。文章首先阐述了产教融合助推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意义,然后从建立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的协同机制、明确企业在产教融合中的主体地位、统筹职业教育与区域发展布局、构建产教融合推进机制等方面阐述了产教融合助推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环节,最后从政府、学校、企业三方面论述了如何深化产教融合,推动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顺利进行。
山东作为传统的经济大省,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一直在全国位列前茅,但是近十年来山东经济发展趋缓,GDP总量逐渐从第一名跌落到第三名。在离标兵渐行渐远、追兵越来越近的背景下,2018年山东开始实施新旧动能转换战略,在实施过程中发现缺乏高素质实用型技能人才,产业需求侧和教育供给侧之间出现了问题,产教融合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一招和有效途径。只有深化产教融合改革,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引导学校转变培养模式,才能有效地培养适应新旧动能转换的高素质实用型技能人才,顺利实施和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战略,推动山东省经济社会加速发展。
一
产教融合助推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意义
产教融合是指产业和教育相结合,是在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实现高质量发展培养高素质实用型技能人才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界和产业界深度合作,利用双方的资源和优势,在政府主导和支持下共同培养人才的一种教育经济活动。近年来为应对经济全球化和产业转型升级,更好地培养适应产业需求的人才,助推产业转型升级,从2011年开始国家大力倡导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新旧动能”一词2015年在有关文件中提出,2016年以来内涵不断丰富完善,现在对新旧动能转换的认识初步达成共识,即新旧动能转换就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为适应迅猛发展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培育新动能,改造旧动能而实行的一种新型战略性政策。2018年山东获批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标志着新旧动能转换这个国家战略率先在山东落地,因此研究产教融合助推新旧动能转换时以山东省的实践为例,总结山东省的经验与模式,可为全国开展产教融合助推新旧动能转换提供借鉴和参考。
近十年来国家一再强调教育和产业相融合,但从山东省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现状来看,人才的教育供给侧和产业需求还不完全匹配,还没有做到有效衔接,学校培养的人才不能适应新兴产业的需要,新兴产业需要的知识、技能学校又没有传授,仍然存在人才培养和产业需求“两张皮”的现象,学校与时俱进服务社会的能力和适应产业巨变的能力还不够,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不足,人才培养质量还不能满足当前产业转型升级及新旧动能转换的要求,高等学校和职业学校参与国家、省、市重大发展战略的积极性还不够,反应不够迅速,融合度和贡献度还不够。
2018年山东省把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作为国家战略开始启动,实施两年来发现新旧动能转换的堵点和痛点之一是缺乏高素质实用型技能人才。而产教融合具有“跨界融合化”的特质,只有深化产教融合改革才能解决产业发展需求与教育供给之间不匹配的问题,消除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的堵点和痛点,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实现“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人才链”的“四链贯通”和“无缝衔接”,在人才培养质量和规模方面做到了全面提升。
认真贯彻落实近几年国家、省、市在产教融合、新旧动能转换、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等方面的文件精神,深化产教融合改革,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引导学校转变培养模式,建立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的协同机制,才能持续深入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战略,对全面提升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全省乃至全国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
产教融合助推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环节
产教融合助推新旧动能转换应从政府、学校、企业三个层面发力,政府起主导作用,学校是产教融合的主力,企业是产教融合的主体,三者关联互动,相互支撑,缺一不可。做到产教融合助推新旧动能转换顺利实施,还应把握好以下重点环节:
(一)建立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的协同机制。针对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存在的堵点和痛点问题,充分利用产教融合这个“跨界融合化”的平台,首先要求学校现有学科专业要与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确定的“十强”产业精准对接,学科建设和专业集群建设要紧密围绕“十强”产业。其次鼓励支持学校与“十强”产业中的骨干企业深度合作,深化校企合作项目。再次探索和创新产教融合方式,支持行业协会和学校紧密合作,共同组建产教融合联盟和职业教育集团。
(二)明确企业在产教融合中的主体地位。近几年产教融合实施过程中存在的明显问题是“校热企不热”,学校已充分认识到与企业合作的重要性,但企业因为生产经营效益等种种因素不太愿意与学校合作,只想着学生毕业后就可进厂顶岗上班而不愿意承担培养学生的义务。产教融合助推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环节是明确企业在产教融合中的主体地位,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完善财政税收激励机制,校企合作税收优惠等政策,调动企业参与办学的积极性。
(三)统筹职业教育与区域发展布局。结合山东建设国家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等战略,将产教融合建设纳入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济南、青岛、烟台既是新旧动能转换的三个核心产业区,也是区域性产教融合引领带动中心。在淄博等14个城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用产教融合助推淄博等14个城市在新旧动能转换方面实现多点突破。发挥各地产业优势和资源优势,分别打造高端智能制造产教融合高地、蓝色经济产教融合先行区。充分考虑东西部经济发展差异,在职业教育布局时注重均衡和全面发展,引导山东西部经济落后地区与东部发达地区职业院校深度合作,助力乡村振兴和区域经济发展。
(四)构建产教融合推进机制。重点构建政府、学校、企业三方面推进机制:一是占主导地位的政府层面,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出台有利政策,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改革,选择一批城市开展试点,建设产教融合示范区 (园)。支持基础条件好的城市、学校、企业先行先试,积累经验,逐步推广。二是占主力地位的学校层面,推动众多高校和职业学校大力实施产教融合,建立对接产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三是占主体地位的企业层面,明确企业主体地位,利用财税用地和金融支持等各种政策,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推进“引企入教”改革,鼓励企业深度参与产教融合。
三
产教融合助推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的方式与途径
如何培养适应新旧动能转换的高素质实用型技能人才,需要我们紧密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深入研究分析,找出有效对策,从政府、学校、企业三个层面共同发力,采取得力措施,力求找到产教融合助推新旧动能转换的方法途径。
(一)政府层面,首先,通过强化规划和全面引导,构建教育和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格局。一是将产教融合与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同步规划同步发展;二是优化职业教育布局,充分考虑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推动职业教育均衡布局;三是推动职业教育领域的对外开放,支持高等学校和职业学校与国外合作办学,鼓励职业学校与企业一同走出去,培养适合企业“走出去”要求的技术技能人才;四是创建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与教育部共同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在产教融合、办好职业教育等方面先行试点,为全国提供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其次,建设产教供需双向对接的载体和平台。一是政府主管部门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积极培育市场服务组织。鼓励学校与企业、行业等组建产学研联合体,提供专业化服务,形成稳定互惠的合作机制。鼓励教育培训机构或企业开发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允许学校和企业购买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二是建设产教融合信息服务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科学技术打造统一高效的共享信息平台,将学校、企业、行业有关产教融合的信息数据汇总在平台上,信息共建共享。再次,坚持强化政府各项政策的支持保障。一是落实财税用地政策。各级政府财政、税务、自然资源等部门用足财税和土地等相关政策,积极支持职业教育发展,鼓励企业特别是大型民营企业参与办学;二是强化财政金融支持。大力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利用国内外贷款和专项债券等多种形式,多元化,多渠道,多举措拓宽投融资渠道;三是开展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工作。对试点中起到示范引领作用的骨干学校和企业在经费、人员、土地等多方面予以大力支持。
(二)学校层面,首先推动学科专业与山东省“十强”产业精准对接,服务产业发展人才需求。一是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推进交叉融合,改造升级传统专业,建设新兴专业,优化专业结构,精准对接“十强”产业,对接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局需要,构建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二是推进培养模式改革。针对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的人才需求,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在校企合作办学收费政策方面进行探索和改革,选择部分高校和职业学校进行试点。完善学校与企业的协同育人机制,探索引企入教改革。其次,打造学科科研平台,服务十强产业创新体系。一是强化优势学科建设,依托学校现有的优势学科,精准对接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大数据、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绿色化工等产业,攻关一批关键技术难题,为产业升级和发展提供技术保障;二是加快建设科研创新平台。通过科研改革将最新科研成果服务新旧动能转换,通过科研创新加速推进新旧动能转换;三是推进成果转移转化平台建设。加快推进大学科技园、产教融合示范园等园区建设,促进科教融合发展。再次,建设一流人才队伍,提供新旧动能转换坚实智力保障。一是加强高端人才引育。精准对接十强产业和学科建设,用好省市各类人才政策,加大高端人才引进力度,为新旧动能转换和学科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二是强化青年人才与团队建设,用各项政策保证青年人才快速成长;三是在学校和企业之间建立旋转门制度,鼓励学校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根据工作需要双向交流,在具备条件的高校设置“产业教授”等创新岗位或特设岗位。最后,提高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国际化水平,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一是进一步促进师生国际交流。围绕新旧动能转换重点领域和学校重点学科专业,每年重点资助一批青年骨干教师参加海外研修,选派一定数量的学生赴海外修学;二是建设国际科研合作平台。通过平台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同时通过平台吸引国外优秀人才来学校工作。
(三)企业层面,发挥企业重要主体作用。一是拓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有效途径[7]。鼓励效益好的企业尤其是大型民营企业以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方式依法参与办学,大力支持企业以股份制、混合所有制等形式参与职业学校办学改革试点,鼓励企业和学校共同举办专业和二级学院,在管理体制、产权归属、责任风险、收益分配等方面依照法律和合同维护企业权益;二是深入推进“引企入教”改革。应用型高校和职业学校在专业设置、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方案方面应有相关行业企业参与,要充分吸收企业意见;三是规范开展生产性实习实训。鼓励各类院校和企业共建共营实训基地,政府在经费方面予以大力支持;四是注重企业职工在岗教育培训。在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企业之间竞争十分激烈,企业要运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职业培训新模式,强化企业职工在岗教育培训,真正做到“做中学,学中做”,不断提高企业职工技能和自身素质,成为适应新旧动能转换和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合格人才。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经济正处在深刻变革之中,国内产业发展也面临着新考验。山东作为传统的制造业大省,产业转型升级压力巨大,经济发展到了一个紧要的十字关头,新旧动能转换战略是适应迅猛发展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一种新型战略性措施。深化产教融合改革,推动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消除新旧动能转换中的堵点和痛点,山东才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推动旧动能转向新动能,实现产业腾笼换鸟,经济凤凰涅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