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安·八点资讯
「我们」® 商会丨俱乐部丨实业公司
吉祥物
欢迎大家关注哦
@「我们」商会·俱乐部·实业公司
2020年,疫情的黑天鹅给世界带来巨大变化。
世界经济会怎样?美国会迎来大萧条吗?西方产业链会不会撤走?中国该如何面对当下的疫情危机?
01
对于雇佣500人以下的中小企业,美国提供工资保障计划支持,给这些企业提供资金,使企业能够继续发放工资,雇佣本来可能会被解雇的员工。
这项计划里面的资金可以用于支付长达8个星期的工资,并且还有剩余的钱,用于支付租金、水电等其他费用。
每一个有资格获得贷款的企业,可以获得的贷款数额是企业2019年平均月工资的2.5倍。
简单来说,就是美国给企业一笔钱去发工资、付租金。目前他们已经通过的工资保障计划就有3490亿美金。
另外,美联储现在不仅将利率降为零,还通过大量购买企业债券、政府债券向市场注入巨额资金,尽可能地稳定市场。
3月底美国共和党和民主党也达成了协议,通过了一项2.2万亿美元的紧急纾困法案;4月底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中,负债前所未有的高达6.5万亿美金,最高将达到9.8万亿美金。
美国人正在大量地印钞票救企业,美国国会已经拨款2.5万亿,估计还需要2万亿美金的财政刺激来恢复经济,所以在这样的举措之下美国的股市逐渐走出低谷。
不难看出,在印钞方面,美国是占有巨大优势的。
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统治在面对经济衰退的时候,都希望利用货币扩张来刺激经济,都希望向中央银行透支来提供对利益同盟的支付。但是各国都普遍存在一个难题:只要货币超发太多,马上就会资本外逃。
而对于一个国家来讲,在重大危机的冲击下,经济最糟糕的状态就是资本外逃,东南亚、韩国和拉丁美洲都曾经因为资本外逃濒临经济崩溃,但美国不存在这个问题,美国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不存在资本外逃风险的国家。
早在2008年全球经济衰退的时候, 美国第一次用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定向发3000亿美金或7000亿美金,美国政府刚开始很小心,也怕美元贬值,但结果是美国越是超发货币,美国的货币反而成为全世界的资金避险货币。
再强调一下,别的国家超发货币一定带来货币的外流,也就是资本的外逃,但是美国不会,美国是世界货币的发行人,他的货币超发会带来全世界的超发,因为全世界如果不超发就会吃大亏。
而美国越是超发,越引发的是世界各国的通胀预期,结果世界各国的有钱人都去兑换美元,反过来美元会成为了避险货币,钱自然就蜂拥回流到美国,推高了美元汇率。
也就是说,全球所有其他国家如果经济衰退,本币就会暴跌,但是如果美国的经济衰退,美元却会上涨,至少在某一个时期内美元会上涨。所以,这一次美国联邦储备局无限量化宽松。
美国现在已经讲明了,没有限度,需要多少钱就印多少钱,贷款不要利息,甚至准备负利率,令市场信心大增,美国的道琼斯指数从4月1日大跌谷底的1.8万点涨到2.1万点以上,纳斯达克的指数也从6800点左右涨到7700点的水平。
因此,我认为美国一定能够渡过这场危机。美国经济稳住了,在某种意义上世界经济也会得到相对的支撑。
从短期来看,据了解,很多美资公司、欧资公司会继续选择留在中国。至少相当部分业务会留在中国,比如德国奔驰、美国特斯拉、日本丰田、凌志、韩国三星等等,这些公司在华的相当大的业务不会走。
为什么不会走?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的很多产品都是在中国市场生产,包括一些零配件等等在中国都有销售市场,大量生产和销售都在中国完成,所以这类企业不会走。
但是那些销售市场在美国、日本、欧洲的企业,可能会把部分产业链从中国分散转移到本国或者是其他国家,因为这样有助于分散风险。
从中期来说,即便西方重建这些产业,对中国并不会构成太大的压力。但是从长期来看,就有重大隐忧了。
不是一味的报喜,我们的隐忧也在那里。现在西方国家把他们的产业分为两类:一种与安全相关;一种与安全非相关。
与安全相关的产业往往都是技术演化的前沿领域,比如我们今天看到的非常重要的集成电路、互联网,都是从美苏冷战时期,从军工企业中率先发展出来的技术,然后逐渐扩展到民用领域,促进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一系列重要技术的发展。
所以与安全相关的领域划得越大,就意味着那些领域越有可能出现技术隔离。这个时候,国际信任就显得尤为重要。
2、政客号召改变不了大局
现在特朗普号召美国企业回归美国,全部费用美国政府承担,日本也启动了召唤日本企业一部分回归计划。这些美国、日本政客号召企业回归现实吗?
人类历史上,从地理大发现一直到今天,真正推动全球化往前演化的是底层的经济过程,而不是上层的政治意志。或许政客的号召有可能导致全球化出现短暂的逆转,但这个事走不远。
两次世界大战全球化都出现了短期逆转,但大战之后全球化反而往更深层次走。所以经济全球化仍然是大势所趋,尤其是今天的全球化跟过去相比达到的深度已经完全跟当年不可同日而语。
上世纪90年代,当时各国贸易结构中70%是制成品贸易,绝大部分产品是单个国家内部完成,然后拿来卖给其他国家,但是今天各国之间的贸易70%是半成品和零部件的贸易,这就意味着绝大部分产品是横跨多个国家生产的,一旦彼此脱钩,很多国家的产业运营起来会非常艰难。
所以我认为,在经济层面上全球化逆转的难度非常之大。全球化会有一些小的逆流,但是不会整体的逆转。
3、没有国家能承载中国制造业体系
把供应商搬到海外去,这样的做法并不是在疫情的时候才出现的,甚至也不是在贸易战之后才出现的。
耐克鞋最早是让台湾的宝成集团做代工,1989年宝成在东莞建立了裕元集团,很快耐克就提出来,不能把代工厂50%以上的产能放在同一个国家,风险太大,所以1992年宝成在印尼成立分公司,1994年又在越南成立了代工厂。
实际上供应链弹性早就成为世界上各大企业的共同作为,不是疫情带来的,并且这个弹性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比如苹果手机把手机生产承包给了富士康,富士康是苹果的一级承包商,还会去找二级承包商,二级承包商又会接着找下边的承包商,所以一种复杂商品有十几级,乃至几十级承包商一点都不稀奇,而且越往下面层级的供应商对于网络的依赖程度和整个网络的嵌和程度就会越高。
近些年,制造业逻辑发生了深刻变化,复杂产品对于供应链网络的需求也越来越深,网络上每个节点都只做非常专业的产品,各种节点的配合关系很可能是多层分包结构中实现的,所以越往下面层级的供应商就越难往外转移,除非整个网络都转移出去,否则转出去一两家根本活不成。而中国制造业如果整个网络都转出去,现在还没有哪个地方能够承载这么大的容量。
也许会有人说,越南现在不是在成长吗?印度不是在成长吗?菲律宾不是在成长吗?这是事实,但很多人看到的只是一两个点,并没有从整体去看。
目前,制造业转移的热门地点主要是东南亚和印度。首先群岛国家肯定不行,群岛国家物流成本太高,制造业的集聚效应根本起不来,所以菲律宾、印尼根本不用考虑。就制造业来说,东南亚这边值得考虑的只有越南和泰国。
讲到越南,顺便和大家分享一个事情,在越南要提拔一个员工当干部,他往往是拒绝的,因为越南大多人并不想当干部,也不想挣那么多钱,生活很重要。只有中国人是真的吃苦耐劳,为了挣钱多累都没关系。
另外,印度也不可能承接大规模的市场转移。印度人口和中国相当,但是印度有四大种姓(一种不平等的阶级制度),每个种性下面都有大量的亚种性。
去年到了印度,印度一位学者和我讲,印度莫迪总理是个很有想法的总理,把一个贱民出身但很有才华的人提拔为部长。
印度总理开会,各个部长到会,到会的时候每个人前面都会上茶,结果印度总理府的服务员是婆罗门,婆罗门是印度四大种性中最高的种性,而那个部长是贱民阶层出身,结果这个婆罗门出身的服务员为贱民部长倒完茶之后并没有直接端过去,而是用茶叉代替手递到那个部长前面去。
因为忍受不了这样的公然侮辱,于是那个部长辞职了。
所以,印度不可能承接我们中国的产业链转移。
还有人说非洲可以接受产业转移吗?非洲的人民特别原生态,特别的快乐,他们根本受不了现代产业工人要有很强的纪律性,接受不了打卡、绩效、考核,所以非洲根本不可能承接。
总的来讲,我认为疫情会使中国经济遭受重创,但是不会让中国制造业转移出去,除非我们自己犯一些低级错误,用一种非常狭隘的民族主义、民粹主义做事情。如果这样,中国就很可能被世界所不信任,这样就意味着整个世界都要考虑和中国打交道安不安全,这样一定会伤及我们自身。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中国未来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就是,欠缺世界格局的决策机制,匹配不上世界经济的影响力,要思考如何让这两者协调起来。
中国已经有了世界经济的影响力,但是有没有世界格局的决策机制,这才是我们必须认真面对的问题。
聊城市调酒师培训中心
跟着「我们」® 去旅行
http://www.jiangbeishuicheng.com/mobile/article/detail/id-10730.html
「我们」® 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