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东聊城聊之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欢迎,请登录 传真:0635-8336665 24H电话:0635-8681234

第八次课 64课时/29 30 31 32

作者:Mr.LiuStu  来源:刘老师课堂  发布时间:2020-04-26

主讲
刘宝平

课程
《旅行社经营与管理》
总课时:64
课次
8

教学方法
讲授
提问
讨论

教学内容
第六章
第1节:旅行社资产管理
第2节:旅行社收入和成本管理
第3节:旅行社财务核算与财务分析

第七章

旅行社财务管理

 

学习目的

  ·熟悉旅行社资产和收入成本的内容构成

·掌握旅行社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管理方法

·掌握旅行社收入和成本费用管理

·掌握旅行社财务核算的基本方法

·掌握旅行社财务分析的内容

 

第一节

旅行社资产管理

 

一、流动资产分析

 

(一)概述

1.流动资产的概念和构成项目

 

流动资产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中短期置存的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内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运用的资产。这里实际上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该资产可以在一年内变现,例如企业的应收账款,在一年以内能够回收过来,因而它属于流动财产。二是该资产在一个生产经营周期内循环一次,表现为在一个营业周期内可以变现或者耗用,这是衡量资产流动性的主要标志。

 

流动资产的主要构成项目有:货币资金(又通称现金)、短期投资(有价证券)、应收和预付款项、存货。流动资产有一个不断投入和收回的循环过程,这一过程没有终止的日期,这就难以直接评价其投资的报酬率。因此,旅行社在财务管理活动中,必须根据自身的特点对流动资产的性质及运动规律,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并且按照财务制度的规定,加强流动资产的管理,以最低的成本满足生产经营周转的需要。

 

2.流动资产的主要特点

 

       (1)流动性大

流动资产是企业资产中最具有流动性的一类,它在企业再生产过程中是不断循环着的。它的循环表现在流动资产各种占用形态的统一。了解认识流动资产的流动性大的特点,一方面加速流动资产的周转,提高流动资产的变现能力。另一方面,有助于合理配置各种流动资产的占用形态,提高流动资产的使用效率。

 

2)波动性大

流动资产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当中,随着供产销的变化,占用的数量有高有低,起伏较大,具有波动性的特点。研究流动资产的这一特点,有利于企业综合考虑流动资产的资金来源和供应方向,合理安排资金的需要,做到供需平衡。

 

(二)货币资金

 

1.货币资金的内容以及特点

货币资金是旅行社拥有的处于货币形态的经营资金,它包括现金、各种银行存款和其它货币。现金是存放在旅行社,随时可以动用的那部分货币资金。主要是指存放在旅行社的库存现金和存放在各部门为了支付零星开支的备用金;银行存款是指旅行社存放在开户行的那部分货币资金,其收支需要经过银行结算,包括各种存款;其它货币资金是指有特定用途的各项货币资金,包括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和在途货币资金等。

 

货币资金在流动资产中有其突出的特点,一是有极强的流动性,在企业经营活动过程中,货币资金的变现速度最快,随时有增减的变化;二是货币资金收支活动频繁,它的收支数额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企业业务量的多少和企业规模的大小。

 

2.管理货币资金的意义

 

1有利于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顺利进行。
  企业持有现金是为了满足日常经营管理和服务支付的需要。例如用于支付职工工资、购买有关材料等。为满足企业交易性需要和日常经营服务活动对现金的需求,企业一定要持有相当数量的现金。此外,每天公司的现金支出和收入不大可能相等,因而企业若不持有一定数量的现金余额,企业的经营管理服务活动等就很难正常地进行下去。


  2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
   企业持有现金,便于应付意外事件对现金的需求。企业预测的现金需求量一般是正常情况下的需求量,可是许多不可预见的意外事件往往会影响企业现金的收入与支出。例如水灾、火灾等自然灾害及一些偶然事故等都打破了企业正常的现金收支计划,使现金收支不平衡。企业持有现金,可以当作安全存量。从而保持企业资产结构的流动性,提高企业偿债能力,维护企业信誉。


  3有利于提高企业流动资金的利用效果。
  公司持有现金,便于开展投机活动,从中得到收益。现金管理的目的,是在企业经营服务所需现金的同时,节约使用资金,并从暂时闲置的现金中获取更多的利息收入。对企业而言,现金除可获得存款利息外不能为公司创造任何价值,且将现金放在金融机构的存款利率大大低于公司的资金利润率。现金过多,会降低公司收益;但现金过少,又会影响公司的正常经营和服务活动。因此,现金管理应力求既能保证企业正常开支需要,降低风险,又能使公司没有过多的闲置现金,以增加收益。

 

总之,货币资金流动性大而且它又涉及到各方面经营管理活动。当该项目数额较大时,企业的支付能力较强,对债权人、供应商的债务偿还和产品购买有较强的保障;但货币资金的留存不仅仅是为了还债付款,更重要的是投入生产,周转增值,当货币资金数额较大时,对企业的盈利能力会产生不利影响,即丧失了货币资金的增值能力。当该项目数额较小时,企业的支付能力受到影响,面临偿债和支付货款的巨大压力。国际上一些知名企业破产的原因之一就是其短期偿债能力不足。企业的良好现金管理系统应该是能满足日常开支现金的需要,同时适当保留应付紧急情况所需的安全储备,保证及时偿还还债付款,并对于多余的现金及时投资增加收益。

 

3.货币资金管理的内容

 

(1)编制货币收支计划,以便合理地估计未来的现金需求;

现金计划是为了合理安排好货币资金收支,确保货币资金的正常周转,根据对未来一定时期企业货币资金净流量的预测,调节现金平衡的计划。货币资金净流量是指货币资金流入量减去货币资金流出量的差额。货币资金流入量主要是企业经营过程中为他人提供劳务所得货币资金收入和其他方面货币资金收入两部分。其他方面货币资金收入主要包括是证券投资的利息收入、股利收入等经营管理活动以外的收入;货币资金流出量包括企业经营活动的支出和其他货币资金支出。前者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支付采购款、职工工资、以及其他费用等。其他货币资金支出主要是固定资产投资支出、债务本金和利息支出、税收支出等。

 

对于货币资金净流量,根据企业有关货币资金管理的规定,确定筹措或运用的资金数额。如果货币资金净流量为正,说明货币资金在支付日常收支以外还有剩余,那么可将多余的货币资金用于投资等领域,以获取更大的收益;如果货币资金净流量为负,说明企业持有的货币资金不足以满足货币支出的需要,那么可通过筹资方法补足,以免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和企业信誉


  (2)对日常的货币资金收支进行控制,力求加快收款、延缓付款;

企业对日常的货币资金收支进行控制包括加快收款和延缓付款两个重要方面。加快收款是指企业应缩短应收账款的时间,加快货币资金周转速度,从而提高货币资金的使用效率。企业的尽快收款不仅要尽快将到期应收款收齐,而且还要通过各种方式尽可能将这些应收款转化为可用货币资金,比如减少应收款的邮寄时间减少公司收到的支票和支票兑现的时间加快应收款进入企业往来银行的过程等;延缓付款是指企业尽量推迟支付时间,包括三个方面:首先在应付款项和应付账款方面,在不影响自己声誉的情况下,尽量推迟应付款的支付时间和使用现金浮游量。现金浮游量是指从企业开出支票,收票人受到支票并存入银行,至银行将款项划出账户所需要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尽管企业已开出了支票,却仍能动用在活期存款账户上的这笔资金。其次在工资支付方面,减少支付工资的频率可选择按月而不选择按周发放工资,以便延期付款。最后在银行存款方面,透支的使用银行贷记卡,当支出大于存款账户实际余额时,银行可以自动贷款给存款人,以弥补暂时的不足,但往往有限额和时间。这也是一种减少现金占用量的方法。 

 
  3力争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同步

企业确定最佳现金余额,尽量使它的货币资金流入和货币资金流出发生的时间趋于一致,使其所持有的效益性货币资金余额降到最低水平。

 

4.货币资金管理的重要指标应用

货币资金的管理和控制重要从两方面着手:货币资金结存量和货币资金周转率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借以评价企业货币资金的支付能力和使用效率。

 

1)货币资金结存量分析

货币资金结存量分析的基本方法是将货币资金结存量与近期支付款项净额加以比较,分析其结存量水平与当时的支付需要是否相适应。二者比例关系形成了货币资金支付能力指标,其公式如下:

 

货币资金支付能力(%)=货币资金结存量/近期支付款项净额×100

当货币支付能力大于100%,说明企业支付能力强;货币支付能力小于100%,说明支付能力不足。对于企业来讲,货币资金既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太多表明资金没有及时参加循环周转,不能在生产经营中发挥作用;过少会造成偿付债务上的困难,企业财务运转情况不良。所以企业应当保持适当的货币支付能力。

 

2)货币资金周转率分析

货币资金周转率是每期收到的销售款与期初货币资金结存量的比值。其公式为:

 

货币资产周转率=每期实际收到的销售款项/期初货币资金结存量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企业提高货币资金使用效率,主要通过扩大销售,加快收取回款和降低货币结存量两条途径来实现。

 

(三)应收及预付款

 

1.应收及预付款的内容

应收及预付款的内容主要包括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其它应收账款和预付账款等。

 

应收票据是企业采用商业汇票结算方式时,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而收到的商业汇票;按国家会计制度规定,应收票据即商业汇票的有效期最长不超过6个月,通常为36个月。商业汇票有明确的承兑人背书承兑,收不回票款的可能性极小。特别是银行承兑汇票其信用程度更强,收款更有保证。

 

其它应收款是指应收票据、应收账款之外的应收或者暂付给其它单位的个人的款项,包括应收的各种赔款、罚款以及应向职工收取的各种暂付款项等。其它应收款一般与企业主营业务没有直接关系,但也是其它单位的个人占用本企业的资金,企业也应及时组织结算、催收。另外,其它应收款的数额不大,期限较短,若其它应收款数额过大,属于不正常现象,容易产生一些不明资金占用,如通过其它应收款转移销售收入,达到偷税漏税的目的。

 

预付账款是指企业预付给供应商单位的采购订金。由于是外单位占用本企业的资金,预付账款越少越好,预付账款过多表明企业供应方面有问题。

 

应收账款是企业对外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等所形成的尚未收回的被采购单位以及接受劳务的单位所占有的本企业资金。应收账款过多,一方面企业资金被购买方占用多,不能补偿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各种耗费,影响企业资金的循环周转。另一方面还要为购买方代交增值税等税金。并且一旦应收账款收不回来,对企业造成的损失更大,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不良的影响。但应收账款的性质是销售收入,其数额与企业的销售规模、销售政策有密切关系。销售规模越大,销售政策越宽松,应收账款就越多;反之,销售规模小,销售政策紧,应收账款数额越少。

 

2.应收账款管理的意义

 

1)有利于企业利润最大化。企业发生的应收账款是为了扩大销售,增强竞争力的一项资金投放,目的是求得更多的利润。因此,应收账款控制不是尽量减少应收账款的数额和投放时间,也并非使坏账损失愈少愈好,而是要使企业利润达到最大。不过分回避风险,避免出现坏账损失,而是要全面权衡,既要考虑坏账损失、机会成本,也要考虑公司利润大小,以利润最大为决策原则。


   2)符合企业的长远利益。应收账款管理是动态的,不仅要看目前利益,而且更要注重企业的长远利益,以便在市场上占有地位,同业主或客户建立长期的良好关系及网络,这对企业在市场上的生存和发展也非常重要。

 

案例7-1

旅行社应收账款管理现状

 

  1.旅行社应收账款基本情况(1)应收账款的比重与坏账准备计提调查显示,44%的受访旅行社应收账款数额占营业收入的20%以下;38%的受访旅行社应收账款数额占营业收入的20%-40%之间;6%的受访旅行社应收账款数额占营业收入的40%-55%之间;6%的受访旅行社应收账款数额占营业收入的55%-70%之间;6%的受访旅行社应收账款数额占营业收入的70%以上。 

 

  另外,调查了解的旅行社中,所有旅行社对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都在5%之内。 

 

  (2)应付账款书面凭证掌握情况调查显示,70%受访旅行社掌握合作旅行社应付账款、欠款的所有数据资料;18%的受访旅行社掌握大多数合作旅行社应付账款、欠款的所有数据和资料;10%左右的受访旅行社只掌握少数合作旅行社应付账款、欠款的所有数据和资料,也就意味着这些旅行社将来追讨欠款没有书面凭证,无法进行投诉或法律诉讼。 

 

  (3)账款催收投入成本情况调查显示,30%的旅行社认为投入的催收成本比较高;30%的旅行社认为不太高;30%的旅行社认为较低;10%的旅行社认为投入成本很低。 

 

  (4)对逾期账款的财务成本追加情况本次调查显示,在问及是否对逾期的账款追加收取利息和追账成本时,受访旅行社只有1家回答,其他旅行社都认为能追回欠款就已经很高兴了。

 

资料来源:http://www.jiangbeishuicheng.com

 

3.应收款项管理的内容

应收款项的管理主要是应收账款的管理。应收账款的管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制定合适的信用政策以及实施有效的收帐政策。

 

1)制定合适的信用政策

信用政策包括信用标准、信用期间和现金折扣。

 

①信用标准

所谓信用标准是指顾客获得企业商业信用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如果顾客达不到企业要求的基本条件,便不能享受公司的赊销优惠。如果公司向顾客提出的赊销条件严格,即信用标准严格,说明公司只愿意向信誉好的顾客提供赊账销售,这时公司遭受的坏帐损失的几率降低。当严格的信用标准,必然丧失一定的潜在客户,公司的销售收入也会相应减少。相反,公司的信用标准比较宽松,销售收入会增加,但应收账款的数额增加,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和管理成本以及坏帐损失就会相应的增加。因此,制定合理的信用标准必须在增加的受益和增加的成本之间做出权衡。

 

制定信用标准可根据顾客有关信用状况的资料进行定性的定量分析。定性分析法主要是采用5c”评估法。所谓5c”评估法即从品质(character)、能力(capacity)、资本(capital)、抵押品(collateral)和条件(conditions)五个方面评估顾客信用品德的方法这五个方面英文的第一个字母都是c,故称之为“5c”评估法。

 

品质是指顾客的信誉,即履行偿债义务的可能性。企业必须设法了解顾客过去的付款记录,看其是否有如期付款的一贯做法,以及与其它供应商的关系是否良好。这一点是评价顾客信用的首要因素;

 

能力是指顾客的偿债能力,即其流动资产的数量和质量以及与流动负债的比例。顾客的流动资产越多,其转换为现金支付款项的能力越强。同时,还应注意流动资产的质量,看其是否存在影响其变现能力和支付能力的情况;

 

资本是指顾客的财务实力和财务状况,表明顾客可能偿还债务的背景;

 

抵押品是指顾客拒付款项或无力支付款项时能被用作抵押的资产。这对于不知底细或信用状况有争议的顾客尤为重要。一旦收不到这些顾客的款项,可以用抵押品抵补。

 

条件是指可能影响顾客付款能力的经济环境。比如,万一出现经济不景气,会对顾客的付款产生什么影响。一般要预计一下顾客的未来情况,并对比其付款历史

 

定量分析法通常采用对客户引用等级评分办法。步骤如下:

 

第一步:搜集与顾客5c”有关的财务比率。比如: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信用评估等级、付款历史等;

 

第二步:根据顾客的各项重要财务比率,对5c”逐项评价打分,分数区间为0100分;

 

第三步:根据5c”的重要程度确定其各自的比重,以此作为权数;

 

第四步:计算顾客加权平均的综合信用分数。

 

②信用期间

信用期间是指企业允许顾客从购买到付款的时间,或者说企业给顾客付款的期间。比如,企业允许购买方在2个月以内付款,则信用期间为2个月。信用期间长,可吸引更多的顾客,提高产品竞争力,增加销售收入,从而增加企业收益。但只顾销售增长而盲目放宽信用期,会增加应收账款投资,增加管理费用,甚至造成公司资金紧张,不得不再去筹措资金而增加资金成本;另一方面,增加公司坏帐准备的机率,使得所得的收益会被增长的费用抵消。信用期间过短,会丧失一部分潜在客户,减少企业的销售额。因此,企业必须多方权衡利弊,制定欠当的信用期。

 

信用期的确定,主要分析改变现行的信用期间对收入和成本的影响。延长信用期,会使销售额增加,产生有利的影响;但同时,应收账款,收帐费用和收账损失会增加,产生不利影响。当前者大于后者时,可延长信用期,否则,不宜延长。若缩短信用期,情况则相反。

 

③现金折扣

现金折扣是指公司给予顾客提前付款的优惠,即公司对于提前付款的顾客在价格上所做的扣减。向顾客提供这种价格上的优惠,主要目的在于吸引顾客为享受优惠而提前付款,缩短企业的平均收款期。另外,现金折扣也能招揽一些视折扣为减价出售的顾客前来购买,借此扩大销售。如5/103/20N/30,就是一项现金折扣的信用条件。它们含义为:5/10表示10天内付款,可享受5%的价格优惠,即只需付原价的95%;3/20表示20天内付款,可享受3%的优惠,即只需付原价的97%;N/30表示付款的最好期限为30天,此时付款无优惠。

 

企业采用什么样的现金折扣,要与信用期间结合起来考虑。希望顾客提前付款,能给予多大折扣,或给予多大折扣,能使顾客提前多少天付款。不论是信用期间还是现金折扣,都可以给企业带来收益,如加快企业的平均收账期,减少坏帐损失与应收账款投资额;但现金折扣也会同时增加企业成本,它使企业增加的成本主要指的是价格上的折扣损失。当企业给予顾客某种现金折扣时,应当考虑折扣所能带来的收益与成本孰高孰低,权衡利弊。

 

2)应收账款的收账政策

应收账款的收账政策是指顾客未按规定的信用条件支付货款时,企业采取的一系列收款的对策。应收账款发生后,企业应随时掌握应收账款情况,密切监督应收账款的回收,采取各种措施,尽量争取按期收回款项,否则会因拖欠时间过长而发生坏帐,使企业蒙受损失。

 

应收账款收回的监督

一般情况下,公司应收账款拖欠的时间愈长,账款收回的可能性愈小、形成坏账的可能性就愈大。企业应编制账龄分析表,随时掌握账款回收情况,减少坏账损失。账龄分析表编制方式如下表所示: 
  利用账龄分析表,公司可以了解到以下情况:


  

应收账款账龄

顾客数量

金额(千元)

百分率(%)

信用期内

200

200

50

超过信用期120

100

60

15

超过信用期2140

50

30

7.5

超过信用期4160

30

30

7.5

超过信用期6180

20

30

7.5

超过信用期81100

15

20

5

超过信用期100天以上

5

30

7.5

合计

420

400

100

 

利用账龄分析表,可以了解一下情况:

 

1)有多少欠款尚在信用期内。上表中,有200000元的应收账款还在信用期内,占全部应收账款的50%。这些欠款未到偿付期,欠款是正常的。但到期是否能够收回,还不能肯定,故及时监督仍是必要的。

 

2)有多少欠款超出了信用期,超出的时间及数额所占的百分比,有多少欠款因拖欠时间过长而可能成为坏账。上表中有200000元的应收账款已超出了信用期,占全部应收账款的50%。其中拖欠时间(1-20天)较短的有60000元,占应收账款的15%,这部分欠款收回的可能性很大;拖欠时间较长的(21-100天)有110000元,占应收账款的22.5%,这部分欠款收回有一定难度;拖欠时间很长的(100天以上)有30000元,占全部应收账款的7.5%,这部分欠款有可能成为坏账。对不同拖欠时间的欠款,企业应采取不同的收账方法,制定出经济、可行的收账政策;对于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则应提前做出准备,充分估计这一因素对损益的影响。

 

收账政策
  收账政策是指公司为了催收已过期的应收账款所遵循的程序。包括打电话、派专人催款和采取法律行动等。比如:对过期较短的顾客,不过多的打扰,以免将来失去这一市场;多过期稍长的顾客,可措辞委婉地写信催款;对过期较长的顾客,频繁的信件催款和电话催款;对过期很长的顾客,可在催款时措辞严厉,必要时提请有关部门仲裁或提请诉讼等。不同的收账政策会有不同的收账费用支出。一般说来,在一定的范围内,收账费用开支愈大,收款措施越有力,平均还款天数就越短,那么坏账损失就愈小。通过收账费用支出与减少坏账损失和减少应收账款后带来的利润相比较,可以选择收账政策。


   4.主要指标应用

企业对外销售有赊销和现销两种方式。由于赊销是产生应收账款的原因,因此,将一定时期的赊销额与应收账款平均余额相比较,可以进行应收账款回收分析。其具体公式如下:

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应收账款回收期=360天/应收账款周转率

 

例:某企业2006年年初应收账款余额为40万,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60万,全年赊销额为500万。

 

应收账款周转率=500/(40+60)/210次

应收账款回收期=360天/10次36天

 

应收账款周转率表明在一定时期内应收账款变现的次数。该指标越高,说明应收账款收回越快。应收账款回收期表明应收账款变现一次所需的天数。该指标越低,说明应收账款收回越快。评价应收账款回收速度的标准,是企业赊销条件中规定的放出款项期限。

 

固定资产分析

 

(一)固定资产的概念和特征

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来物质形态的资产,包括房屋及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工具器具等。 

 

相对于流动资产来说,固定资产一般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循环周期较长。

     固定资产的循环周期是指从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到报废后重新购建固定资产为止的整个过程的时间。这个时间通常至少一年以上;固定资产可长期服务于企业经营过程中,它能连续在若干生产周期内发挥作用而不改变其原有的实物形态。

 

    2.价值存在具有双重性。

固定资产价值一般表现为双重存在:一部分存在于原实物形态上,是逐年递减;另一部分则脱离原实物形态,转为货币准备金,是逐年递增。一方面固定资产在有效的使用年限内,物质形态的没有改变,但使用效率和获利能力随时间的推移呈递减趋势,其账面价值因不断地转化为成本费用而不断减少;另一方面,固定资产价值会随着使用磨损而逐步以折旧的形式转移到产品成本和有关费用中,再随同产品的出售转化为企业的货币资金。

(二)固定资产管理的意义

固定资产是企业资产的主要构成部分,也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固定资产管理是企业财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职能是通过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核算,反映和监督固定资产的置入、调出、保管、使用以及清理报废等情况,保护企业财产的安全完整 ,正确计算固定资产的折旧,是准确计算产品成本的前提;及时反映和监督固定资产的变动情况,才能保持固定资产的良好状态以延长其使用寿命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正确进行固定资产投资。

 

(三)固定资产管理的内容

固定资产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时,才能加以确认:

  

        1.该固定资产包含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的计量。

    企业对固定资产确定时,应当按照固定资产的定义和确认条件,考虑企业的具体情形加以判断。

对固定资产的分析应注意以下方面:

          (1) 规模分析

    一个企业固定资产多少,通常代表一个企业生长经营规模的大小,生产经营能力的高低。只有具备了一定的生产规模的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只有具备一定的生产规模的企业才能创造更大的效益。不同的行业其固定资产的比重应达到行业要求的标准,才能够减少经营风险,保证长远发展。

 

   (2)新旧程度分析

    企业固定资产的数量代表了一个企业的规模。企业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在一定意义上来说代表企业的发展。这是因为一个企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就是固定资产不断更新改造,以新的生产线不断补充旧的生产线,以新的性质优良的设备,逐渐替换旧设备,不断生产出新的适合市场需要的高质量产品。只有不断推出高质量的新产品,才能不断扩大企业的盈利。所以当一个企业设备较新时,一般表现为企业的生产率较高,产品质量较好,能够巩固占领市场,获得更大的盈利,反之,则会逐渐被市场淘汰。因此应根据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合理地安排企业的更新改造。

 

3)折旧分析

固定资产的价值是以折旧的方式逐渐转移到产品成本和有关费用中去的,因此,各期折旧额的多少,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盈利水平。为此,我们应分析折旧额高低的影响因素。

 

影响折旧的因素主要有: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和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固定资产原值的大小取决于购置固定资产时发生的支出多少。通常固定资产原值中包括购置时支付的价款,安装、运输、调试等费用,以及为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直接归属于该资产的其它支出等。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如果使可能流入企业经济利益超过了原先的估计,或者使产品成本实质性降低,或者使产品质量实质性提高,则应当计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其增计金额不应超过该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应计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以外的后续支出,应当确认为费用。原值减去净残值就是固定资产的应提折旧额。固定资产的净残值是指固定资产报废时收回的残料价值减去清理费用的差额,这个差额与固定资产原值相除即净残值率。按照企业会计制度和税法的规定,企业任何固定资产都有一个使用寿命,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再确定一个明确的年限作为该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除企业应当定期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进行复核。如果固定资产使用寿命的预期数与原先的估计有重大差异,则应当相应调整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外,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随意调整。

 

企业在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时,主要考虑下列因素:

       ① 该资产的预计生产能力或实物产量;

       ② 该资产的有形损耗,如设备使用中发生的磨损、房屋建筑物受到自然侵蚀等;

       ③ 资产的无形损耗,如因新技术的出现而使现有的资产技术水平相对陈旧、市场需求变化使产品过时等。

       ④  关资产使用的法律或类似的限制。

 

使用寿命的长短影响折旧周期和固定资产的年折旧额。

 

折旧方法分作两类,一是直线法(也称平均年限法),二是加速法。直线法的特点是在每期(或每个折旧单位)内的折旧额是想的相等的;加速法的特点是在每期内的折旧额不等,即从折旧开始到提足折旧为止,每期的折旧额是逐渐减少。因此在相同的使用年限内,采用两种折旧方法在每期的折旧费用不等,也就是说计入每期成本、费用中的折旧额不等。这样对企业的每期利润影响不同。

 

除进行上述分析外,还要结合“固定资产明细表”对固定资产的构成进行分析,即生产经营用和闲置的固定资产各占多大比例,从而分析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

 

无形资产

 

(一)无形资产的概念

无形资产指企业长期使用且价值较大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旅行社的无形资产包括两类,可辨认无形资产和不可辨认无形资产。可辨认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等。不可辨认无形资产是指商誉。

 

专利权是指一国政府或专利局依法授予发明创造人或其权力受让人在一定期限内对该发明创造所享有的独占或专有的权利。任何企业或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使用其发明方法或生产、销售其产品。它构成企业在一定时间内独享某项技术的独占权。

 

商标是指由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和颜色组合,以及上述要素的组合,适用于一定的商品或者服务项目,用以区别商品使用者与同类商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服务业经营者的显著标志。商标权是指商标所有人对其商标拥有的独占的、排他的权利。由于我国在商标权的取得方面实行的是注册原则,因此,商标权实际上是因商标所有人申请,经政府主管部门确认的专有权利,即因商标注册而产生的权利。这种权利和所有权一样,属于绝对权利的范围,即权利主体对其注册商标享有完全的使用权和排他的权利。

 

土地使用权是指企业按照国家规定取得使用土地的权利。我国的城镇土地一律归国家所有,但在一定时间、条件下使用权归属于某个单位和个人,这就客观上形成了企业的一定资产。

 

非专利技术是指尽管不构成或未达到申请专利权的某项技术,却由于使用这项技术能为企业带来一定收益的一种技术。

 

商誉是指企业由于其长时间的精心经营或由于其优越地理位置而在顾客心目中形成了特殊的声誉,为企业带来高于同行业经济效益的一种商业荣誉。

 

(二)无形资产的管理

无形资产不像房屋、设备等有形的固定资产那样具有一定的形态,它是存在于顾客心目中的形象、观念。可是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一样,是企业苦心经营建立起来的,它能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为企业带来高于同行业的经济效益。但无形资产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收益带有不确定性和不成比例性,不是大投入必有大产出,也不是有一定投入必有一定产出,其产出的多少与投入的多少,有联系但不成比例。

 

无形资产在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时,企业才能加以确认:⑴该资产产生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⑵该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企业应能够控制无形资产所产生的经济利益,比如,企业拥有无形资产的法定所有权,或企业与他人签订了协议,使得企业的相关权利受到法律的保护。在判断无形资产产生的经济利益是否很可能流入企业时,企业管理部门应对无形资产在预计使用年限内存在的因素作出稳健的估计。企业自创商誉不能加以确认。

 

这类资产不具有实物形态,具有较大的经济价值,但其经济价值又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无形资产的特点要求企业加强对无形资产的保护,如申请注册商标、保护商标等。

 

按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取得的无形资产应按使用期逐期摊销,计入管理费用。因此,要分析无形资产摊销是否合理。企业可以用无形资产作为出资,按企业财务制度规定,无形资产出资额不得超过注册资金的20%,因此要分析无形资产出资额是否真实,是否超过规定比例。

 


第二节

旅行社收入和成本管理

 

一、收入分析

 

(一)收入的概念及组成

收入是指旅行社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它业务收入。收入中不包括为第三方或者客户代收的款项。

 

旅行社大多是多功能的,经营项目繁杂,收入也来自于多方面,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

 

1.组团外联收入:是指组团社自组外联,收取旅游者住房、用餐、旅游交通、翻译导游、文娱活动等的收入。

2.综合服务收入:是指接团社向旅游者收取的包括市内交通费、导游服务费,餐饮费、组团费、接团手续费、杂费及宣传费、一般景点门票费等在内的包价费用收入。

3.零星服务收入:是指各旅行社接待零星旅游者和承办委托事项所得的服务收入。

4.劳务收入:是指非组团社为组团社提供境内全程导游翻译人员所得的收入。

5.票务收入:是指旅行社办理代售国际联运客票和国内客票得手续费收入。

6.地游及加项收入:是指接团社向旅游者收取的按旅游者要求增加的计划外当地旅游项目的费用、保险费、及不可预见的费用等。

7.房费收入:是指旅行社为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代订的客房费用

 

(二)收入的特点

 

收入有以下的特点:

1.收入从旅行社的日常经营活动中产生,而不是从偶发的交易或事项中产生。有些交易或事项也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但不属于企业的日常活动,其流入的经济利益不是收入,而是利得。例如,出售固定资产,因固定资产的持有是为满足旅行社经营的需要,而不是为了出售,出售固定资产并不是旅行社的经营目标,也不属于旅行社的日常经营活动,出售固定资产取得的收益不作为收入核算。

 

2.收入能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因为随着收入的实现,可能是旅行社资产的随之增加,如增加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也可能旅行社负债的随之减少,如以商品或劳务抵偿债务;或二者兼而有之,例如商品销售的货款中部分抵偿债务,部分收取现金。不管是那种情况,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公式,收入一定能增加所有者权益。

 

3.收入只包括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如增值税、代收利息等。代收的款项,一方面增加企业的资产,一方面增加企业的负债,因此不增加企业的所有者权益,也不属于企业的经济利益,不能作为本企业的收入。

 

案例7-2

80%旅行社报亏暴露行业黑洞

 

因为拖欠外地接待旅行社和景点2000多万元债务,昔日的百强旅行社南航国 旅已于近期暂停了旗下20多家营业点的收客业务,游走在关门边缘。南航国旅这个依附着南航这棵大树的广州老牌旅行社,在一个年淘汰率不足5%的行业里 遭遇滑铁卢,堪称奇迹,因为许多小旅行社甚至从注册之日起就连年亏损,但又都屹立不倒。 


  利润与数量增长背道而驰 


  国家旅游局本月公布的2005年度全国旅行社业年检结果显示,去年旅游业务毛利率只有6.12%,全国1.6万家旅行社中有近1.3万家旅行 社的旅游业务营业收入、毛利率等判定旅行社经营状况的指数评定都在平均值以下。国家旅游局有关人士告诉记者,这组数据可以解读为全国近80%的旅行 社都处于无利或亏损状态 


  行业利润下降的同时,旅行社主体数量却在持续增多。这明显违背一个行业的正常发展规律。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教授戴斌说。去年 新增国内社1389家,国际社118家,增速惊人;与此同时,因年检不合格而被强行劝退的旅行社仅有436家,占总数的2.59%。 


  北京市统计局此前发布的一组数据曾披露,北京旅行社今年前2个月的行业亏损额已达到3000万元。但记者在就此数据进一步向市统计局求证时, 却得到此数据不具代表性的答复。市统计局有关人士表示,此数据是根据一部分旅游企业自己上报的数字计算出来的,与其行业主管部门即北京市旅游局得出的 统计数据不能完全吻合。 


  旅游业上市公司屈指可数,绝大多数旅行社的财务制度都不健全,因此上报数据必然存在失真现象。戴斌表示,避税动机促使旅行社负责人在经营 业绩,特别是经营利润方面有报假账的冲动,加上大量存在的部门承包产生经营利润的账外流转等因素,旅行社主动上报数据的准确性有待确定。 


  多种经营方便税上做手脚 


  如果细究每家旅行社的财务报表,那北京旅行社行业说不定就会扭亏为盈某旅行社财务部人士说,因为很多旅行社都只是账面亏损,穷庙富方丈的现象在行业内并不鲜见。 


  据税务人士透露,北京很多小旅行社在税务登记时显示的经营项目都不止旅游一项,还有餐饮、宾馆等。有的小旅行社甚至将餐饮或宾馆等经营报成主营项目。这样做的好处何在?业内人士揭露,多种经营可以让不规矩的旅行社更方便地在偷税、漏税上做手脚。 


  据了解,开设旅行社要交的税主要有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等。其中,企业所得税是根据企业的赢利状况不同而分税率征收的。多个经营 项目就可在账面上增加企业的税前扣除成本,实现降低利润进而少缴税。业内人士表示,因为税务部门只有在企业连续两年以上亏损才会上门查账,所以旅行 社只要掌握好时间,即可达到少缴税的目的。此外,尽管法规明令禁止旅行社以承包、挂靠或变相承包、挂靠方式非法转让经营权,但事实上,旅行社尤其是经营出境游业务的国际社,靠部门转包挣取租金的经营方式在行业内普遍存在。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遇到像非典那样的突发性事件,即便出现旅行社全行业亏损后,仍没有一家旅行社破产倒闭,当年旅行社数量反而增加了1746家。一位旅游业资深人士说,这同时也能解释为什么中国的旅行社业会常年存在只进不出的局面。

 


资料来源:http://www.jiangbeishuicheng.com


 

(三)旅行社收入管理

 

1. 旅行社应分清收益、收入和利得的界限

旅行社经济利益的增加包括两个方面,所有者的投入和收益。所有者投入的经济利益形成实收资本,收益包括收入和利得。收入是指旅行社在提供劳务、销售商品及让渡他人使用本企业资产等日常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包括劳务收入、商品销售收入、利息收入、使用费收入、股利收入等。日常活动是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而从事的所有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其它活动。因此,收入属于企业主要的、经常性的业务收入。

 

利得是指收入以外的其它收益,通常从偶发的经济业务中取得,属于那种不经过经营过程就能取得或不曾期望获得的收益,如企业接受捐赠或政府补助取得的资产、因其它企业违约收取的罚款、处理固定资产净损益、流动资产价值的变动等。利得属于偶发的收益。

 

2. 旅行社应正确确认和计量收入

 

旅行社的收入中,代收代支的款项占了很大比重,这是旅行社在业务经营方面区别于其他旅游企业的一个重要特点。旅行社在核算其营业收入时应根据这一特点,加强管理,准确地对其进行确认。

 

1)旅行社收入确认的原则

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旅行社收入必须同时符合以下两个条件时,才能加以确认。

 

1总收入与总成本能够可靠地确定。旅行社已经向旅游者完成了合同上所规定的服务,合同总收入和总成本的金额进行确切地计量;

2)与交易相关的价款能够收回。旅行社已经从旅游者或者组团旅行社收到价款或取得了收取价款权利的证据。在存有重大不确定性时不得确定收入。一般而言,下列情况下不应确认收入:销售商品时所有权上的风险和报酬没有转移;客户有可能取消合同;买方有可能拒绝付款;交易涉及到未解决的问题或还需要进行协调;或借助于第三方签订卖断收益权的协议;或顾客还拥有退货或终止合约的选择权。

 

2)旅行社对收入实现时间的界定

①旅行社收入的核算方式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结算方式和价款回收方式不同,营业收入的确认时间也有所不同。旅行的社主要业务是以提供劳务为主,由于其经营的特殊性,其价款收取方式主要有现收、预收和事后结算几种。根据采用的价款收取方式不同,确认营业收入的实现时间也有不同:

 

1)现收方式

企业在提供劳务后即可收取价款,因此即可确认营业收入实现。

2)预收方式

企业在想旅游者提供劳务之前,先预收部分或全部账款,待实际提供劳务后再与其结算。这种方式一般在旅行社组团和饭店住宿服务中采用。在这种方式下,预收账款时,由于还没有提供劳务,因此不能确认营业收入的实现,预收款项只能作为一种结算款项,待实际提供劳务后再确认营业收入实现。

3)事后结算

在业务较多的客户或企业,事先确定结算期,一次或定期进行结算。这种方式多用于单位之间的结算,如组团社与接团社之间通常都是先接团后结算。采用这种结算方式,提供劳务后一般即确认营业收入实现,尚未收到的账款作为结算款项核算。

 

②旅行社收入时间界定

我国会计制度的规定,旅行社在确认收入时应采用权责发生制,根据旅行社收入确认原则,旅行社不论采用什么样的结算方式,一般应以提供了劳务,不管是否收到款项,即将已实现的劳务收入按时入账。按照旅行社经营的产品不同,收入的实现时间各异。

 

1)入境旅游

旅行社组织境外旅游者到境内旅游,应以旅行团队离境(或离开本地)时确认营业收入实现;

2)境内旅游

旅行社组织境内旅游者在境内旅游,接团时应以旅行团队离开本地时确认营业收入实现;组团时应以旅行团队旅行结束返回原出发地时确认营业收入实现;

3)出境旅游

旅行社组织境内旅游者到境外旅游,以旅行团队旅游结束返回原出发地时确认营业收入实现。

 

3.旅行社应及时结转与收入相关的成本和记录与收入相关的税金

为了正确反映每一会计期间的收入、成本和利润情况,根据收入和费用配比原则,旅行社应在确认收入的同时或同一会计期间结转相关的成本。结转成本时应注意两个问题,第一,在收入确认的同一会计期间,相关的成本必须结转;第二,如一项交易的收入尚未确认,相关的成本也不能结转。企业的收入种类很多,如商品销售收入、劳务收入、利息收入、使用费收入等,为取得这些收入均需发生相关的税金。为了便于管理与分析,应严格按规定做好与收入相关的税金的记录工作。

 

4. 旅行社收入的计量

按收入的总金额确定收入金额,不扣除现金折扣等项目。现金折扣在实际发生时计入财务费用,销售折让和销售退回在实际发生时冲减发生当期的收入。

 

销售折扣,是指销售单位依据购货方支付货款的时间快慢或采购量的多少而给购货方的一种价格优惠。销售折让,是指销货单位于已销商品和发出商品质量或数量等与合同规定不符,在价格上给予购货方的一种折让。旅行社为了取得更多的收入,往往业采用让利的办法销售自己的产品。这里主要介绍有关销售折扣的核算方法。

 

折扣分商业折扣和现金折扣两种。

 

商业折扣,是指可以从商品价格单规定的价格中直接折减的一种折扣,这项折减数一般用百分数来表示,折减后的净额体现为实际销售价格。由于商业折扣是从商品中直接扣减,购货方和销货方都安扣减的销售折扣的售价来计算,所以这种折扣对企业会计记录没有关系,在会计核算上不必专门反映。

 

现金折扣,是指企业为鼓励客户在一定期限内早日偿付货款而给予的一种折扣。这种折扣一般是在赊销方式下采用,即在销售时表明折扣条件,通常缩写成:3/102/20n/30(其含义是:10天内付款可享受3%的折扣;20天内付款可享受2%的折扣;30天内付款不享受折扣,按原价付款)。

 

5.重要指标

分析全部主营业务计划额完成情况,要重点分析企业主营业务计划的完成情况,在实际工作中,通常是根据会计报表中反映的实际主营业务收入同销售计划总的计划主营业务收入相比较。但应指出,计划主营业务收入是以计划价计算,实际主营业务收入是以实际价格计算;如果由于客观原因调整价格时,则利用以上两个指标计算的主营业务量完成计划百分比,包括了价格变动因素的影响,这样,就不能真实反映主营业务量计划的完成程度。因此,在分析销售量计划完成情况时,就必须采用按计划价格计算的实际主营业务收入同计划主营业务收入进行比较,并确定其完成计划的比分比。

 

其计算公式为:

主营业务量计划完成率=按计划价格计算的产品实际主营业务收入/产品计划主营业务收入×100%

 

销售量和销售价格对主营业务收入影响,可以用下列因素分解式表示,用连环代替法(或差额计算法)分析计划。

 

已知:

主营业务收入=销售数量×单位产品售价

因此,销售数量对主营业务收入的影响为:

(实际销售数量-计划销售数量)×计划单位售价

销售价格对主营业务收入的影响为:

(实际销售售价-计划单位售价)×实际销售量

例:某企业的主营业务资料如表

 

产品名称

计划数

实际数

计划完成(%)

销售数量

主营业务收入

销售数量

主营业务收入

销售数量

主营业务收入

A

300000

1500000

300000

1500000

100

100

B

170000

1700000

200000

2000000

117.65

117.65

C

9000

1800000

100000

1900000

111.11

105.56

合计

5000000

5400000

108

 

A种主营业务量和单位售价,实际和计划完全相同;B主营业务量实际大于计划,但单位售价,实际与计划相同,C产品的销售量实际大于计划,但单位售价实际小于计划,按上述公式计算其影响如下:

 

1)销售量变动对主营业务收入的影响

B产品:(200000-170000)×10300000(元)

C产品:(100000-90000)×20200000(元)

销售量增加使主营业务收入总计增加500000

 

2)销售价格变动对主营业务收入的影响

C产品:(19-20)×100000-100000

销售价格的降低使主营业务收入减少100000

以上两种因素变动共使主营业务收入增加400000

 

主营业务计划完成情况分析,还要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有效利用各种核算和其它有关分析资料,深入调查研究,查明各因素形成的具体原因,以便制定消除缺陷的法案,从而使各方面存在的缺陷尽快得到克服。

 

成本项目分析

 

(一)成本概念及其组成

成本是指旅行社为了达到特定目的所失去或放弃的资源。这里成本的概念揭示三个方面的含义:第一方面所谓资源,不仅包括作为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天然资源,还包括经过人类加工的物质资源以及人力资源;第二方面所谓特定目的,是指需要对成本进行单独测量的任何活动,即成本对象;第三方面所谓失去或放弃,失去是指资源被消耗,如材料的耗用、设备的损耗等。放弃是指资源交给其他企业或个人,如用货币购买其他企业的服务、发放职工工资等。

 

旅行社成本主要由营业成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所构成

 

1.营业成本

旅行社的营业成本,是指在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直接支出,包括房费、餐费、文娱费、交通费、行李托运费、票务费、门票费、专业活动费、签证费、陪同费、劳务费、宣传费、保险费、机场建设费等代收、代付费用。

 

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1)房费:指为旅游者支付的房费、夜房费、房差费、退房费。

           (2)餐费:指为旅游者支付的餐费、风味餐费、游览途中饮料费等。

           (3)交通费:指为旅游者支付的交通费。

           (4)文娱费:指为旅游者参加文娱活动而支付的费用。

           (5)票务费:指支付给交通部门的订票手续费、包车费用及退票手续费等。

           (6)陪同费:指陪同人员的房费、交通费、伙食补贴等。

           (7)宣传费:指对外报价中向客人收取的宣传费。

 

2.营业费用

营业费用,是指旅行社各营业部门在经营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它包括: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燃料费、水电费、展览费、广告宣传费、邮电费、差旅费、洗涤费、清洁卫生费、低值易耗品摊销、物料消耗、经营人员的工资(含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服装费及其他营业费用。

 

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1)运输费:指旅行社营业中发生的运输费用。

2)物料耗用:指旅行社营业部门领用物料用品而发生的费用。

3)经营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指旅行社直接从事经营的营业人员的工资、福利费、其中工资包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

4)工作餐费:指旅行社按规定为职工提供工作餐而支付的费用。

5)服装费:指旅行社按有关规定为职工制作工作服而在成本费用中列支的费用。

 

3.管理费用

管理费用,是指旅行社组织和管理经营活动所发生的费用,以及由旅行社统一负担的费用,包括公司经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劳动保险费、待业保险费、劳动保护费、董事会费、外事费、租赁费、咨询费、审计费、诉讼费、排污费、绿化费、土地使用费、土地使用损失补偿费、技术转让费、研究开发费、税金、燃料费、水电费、折旧费、修理费、无形资产摊销、低值易耗品摊销、开办费摊销、交际应酬费、坏帐损失、存货盘亏和毁损、上级管理费及其他管理费用。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1)公司经费:指旅行社行政管理部门的行政人员工资、福利费、工作餐费、服装费、办公费、差旅费、会议费、物料消耗以及其他行政经费。

2)劳动保险费:指旅行社支付的离退休人员的退职金、退休金及其他各项经费。

3)税金:指旅行社在费用中列支的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等。

4)交际应酬费:指旅行社在业务交往过程中开支的业务招待费用。

5)坏帐损失:指计提坏帐准备金的旅行社提取的坏帐准备和不计提坏帐准备金的旅行社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而发生的坏帐损失。

6)上级管理费:指旅行社上交集团公司和管理公司的费用。

 

4.财务费用

财务费用,是指旅行社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费用。它包括:旅行社在经营期间发生的利息净支出、汇兑净损失、金融机构手续费及筹资发生的其他费用。

 

(二)成本的特征

 

1.成本以货币计量的特性

旅行社经营管理过程同时也是资产的耗费过程,这种耗费是以货币计量的,它们若不是过去已经支付了货币,就是将来需要支付货币。没有支付货币的耗费,不能计入旅行社的成本,如旅行社的经营活动损害当地的环境,由于旅行社不用对此支付货币,就不能计入到成本当中。

 

根据成本流转的观念,旅行社购进各旅游协助单位相关的服务、凭借设施设备、购买人力资源,将这些整合成旅游产品,在给旅游者提供服务的过程中,资源实现流转。当资源被耗用之后,它们的原始购置成本就随之归属产出物,成为产出物的成本,成本实现了流转。追溯成本的流转过程,最初购置资产的货币支出逐步归属到产品上。

 

2.成本针对特定对象的特征

旅行社资源的耗费总要针对特定对象或目的。成本的流转过程同时也是产出物价值的转移过程,最初资源的价值被转嫁到产出物上,形成产出物的价值。成本的归集和核算,是针对一定的产出物的,这个产出物称为成本的计算对象。在旅行社成本核算中,主要以接待的每一个旅游团核算对象和以接待的旅游团的批量为核算对象以及以接待的旅游团的等级为核算对象。

 

(三)旅行社成本费用管理

 

1.旅行社成本费用管理的意义

 

1)确定资源耗费的补偿尺度

成本是以货币形式对某项经济活动的劳动耗费的衡量。通过成本可以明确为某项经济活动耗费了多少资金,为维持企业简单再生产,提出了资金的补偿标准。如果没有这种补偿,企业就不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简单再生产,更谈不上扩大再生产。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通过销售产品,不断地取得收入,如果在扣除税金和弥补资金耗费外还有余额,则称为利润。如扣除税金外的收入不足以抵补成本,其差额为亏损。企业利润或亏损的发生,主要决定于成本的高低。因此,成本作为补偿尺度的作用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2)提高旅行社经营管理水平

成本是用于某一经济活动有关活劳动和物化耗费的综合反映。通过成本,可以了解产品设计的好坏,企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生产能力的利用程度,产品质量变化,企业营销能力,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等。加强成本管理,可以向经营者提供许多重要信息,有利于经营者进行计划、控制和业绩评价,提高经营者的经营决策能力。

 

3)为制定产品价格提供重要依据

产品价格制定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其中成本是旅行社制定价格的直接依据,因为任何企业的经营都是以保本为前提的,企业只有在满足生存的需要,才能为顾客提供更好的服务。

 

4增加旅行社盈利的根本途径

在不考虑税金的情况下,企业的利润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收入扣除成本,所以增加企业利润的方式无外乎三种:增加收入;减少成本;既增加收入又减少成本。

 

  增加收入是企业创收最传统和直接的方式,然而不可忽视的是,增加收入的代价也是惊人的,并且伴随着的巨大的不确定性。面对未知的市场,除了需要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在自己的产品上,其间更要经历一个漫长而多变的被市场接受的过程,最终才能转化成实际的利润。尤其在成熟市场中,每挤占一分的市场份额往往需要付出十分、二十分的代价。

 

  而减少成本给企业创收的模式则完全不同。减少成本所需要面对的是比未知市场确定的多的企业内部环境。确定自身企业的状况比起确定一个市场的状况偏差率要低的多,因此对症下药而却收效甚微的情况也会小很多。而更重要的区别是,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几乎不需要考虑竞争对手的因素。

 

2.旅行社成本核算

旅行社成本费用的核算通常是根据经营规模和业务范围的情况由旅行社自行决定的。目前,我国旅行社采用的成本费用核算方法主要有三种类型。

 

1)单团核算

单团核算是指旅行社按接待的每一个旅游团(者)为核算对象进行经营盈亏的核算。即按照旅游团进行成本费用的归集和分摊,并按团归集营业收入,计算每个团的总成本、单位成本、毛利。采用单团核算法时,应对不同支出采取不同的归集和分摊方法。对房费、餐费、车费等直接支出应逐项核算并按团登记。对订票手续费、行李搬运费等按人数分摊;对营业费用、管理费用等间接支出按人天数分摊。

 

单团核算有利于消除不同旅游产品在地区、季节、等级、人数方面的差异,使不同规模的旅行社能够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单团核算有利于促进业绩的考评,它如实、详细地反映某一旅游团的经营成果,所提供的数据是最直观的,便于考察有关责任人的业绩,从而有利于旅行社做出正确的决策。由于单团核算法采用一团一价,有利于旅行社之间的款项结算,减少工作中的差错。单团核算可以考核每个旅游团的经济效益,有利于各项费用的清算和考核,从而有利于降低成本。但单团核算的工作量较大。

 

【案例7-3】

单团核算表

团  号

组团社

人数

行  程

团  费

组团社付款情况

项  目

科  目

预支

实际支出

    

金额

备注

房  费

此团收入

餐  费

客户回佣

车  费

实际成本

门  票

   

火车票

提成前毛利

订票费

经营费用

飞机票

业务提成

机场税

实际毛利

边境证

保  险

地接社

地接社

其  它

合  计

备  

R制单:                  审核:                               

 

2)部门批量核算

部门批量核算是以旅行社的业务部门为核算单位,以业务部门每月接待的旅游团的批量为对象进行经营盈亏的核算,即按部门归集和分摊各项收入和成本费用,计算出各部门盈亏。

 

按部门批量核算有利于考核各业务部门完成经济任务指标的情况,提高部门及其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强竞争意识,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但部门核算法不利于单位成本的考核和横向比较。

 

3)等级核算

等级核算是按照接待的旅游团(者)的不同等级为核算对象进行经营盈亏的核算,如豪华等、标准等、经济等,即按等级进行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并根据营业收入、各等级的总成本计算出各等级的单位成本和盈亏。

 

等级核算可以提供不同等级的旅游团的盈亏状况,但不能直接揭示出成本升降的原因,不利于同等级中各旅游团之间经营成果的比较。

 

3.旅行社成本降低

 

1)旅行社成本降低的原则

1)以顾客满意为目标的原则。

成本降低绝不能片面地为了降低成本而忽视产品的品种和质量,更不能为了片面追求眼前利益,采取偷工减料、冒牌顶替或粗制滥造等歪门邪道来降低成本;否则,不但坑害了顾客,最终也会使企业丧失信誉,甚至破产倒闭。成本控制必须以顾客为中心,在保证和提高产品的质量前提下,努力做到更好更快和更便宜。

2)全过程控制的原则

成本控制不仅是对生产成本的控制,还要包括企业其他作业的成本,如研究与开发成本、产品设计成本、营销成本、接待成本、售后服务成本等。由于高科技的发展,非生产成本的比重越来越大,甚至有些企业的非生产成本已经超过了生产成本。成本的控制不仅在于本企业的成本,还要考虑到供应商的成本和客户的成本。如果企业自身的成本降低了,而客户或供应商的成本增加了,就像U形管中的水银,压缩这边的成本,那边的成本就会增加,不会给企业带来长远的利益。

3)全员参与的原则

企业的任何活动,都会发生成本,都应在成本控制的范围之内。任何成本都是人的某种活动的结果,只有参与或有能力控制这项活动的人,具有成本控制的愿望和成本控制的意识,养成成本控制的习惯,关心成本控制的结果,才能真正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成本控制的实质就是设法影响企业活动的执行人或对企业活动有权干预的人,使他们能够形成自我控制。

 

2)成本降低的途径

1)利用规模经济。

成本常常受到规模经济或规模不经济的影响。规模经济是适度经济规模所带来的经济性,它是以经济规模的变化为基础的。规模经济改变成本。规模的扩大可以使企业的经营活动在更大的规模和更高的效率基础上进行,企业的销售量增大,固定成本被分摊到更多的销量上,单位产品的成本变得更低。另外,规模经济改变收益。扩大的销售量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收入,即使企业成本没有发生变化,也可以使企业的利润增加,而成本的进一步降低则使企业的盈利进一步提高。这种由于经济规模的扩大而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的特性,称为规模经济。

 

2)利用学习和经验曲线

学习是指通过经验的积累和总结,以及专有技术的开发而提高效率。学习常常是许多小改进的积累而不是重大突破。企业经营活动会由于学习和经验的积累提高其效率,从而其成本可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下降。这种随着过去工作量和经验的积累而使未来成本逐步下降的机制,称为成本的学习曲线或经验曲线。由于学习和经验的积累,可以做到更好地改变接待安排、改进进度、提高资产利用率、提到劳动效率等,这些改进有助于效率的提高和消耗的降低,从而使成本降低。

 

3)选择恰当的时机

时机的选择会影响成本。如开发新产品投放市场,率先行动者可以获得许多优势,若是首创品牌,别人难以模仿,竞争压力比较小,维持品牌形象所需的成本也便可能比较低;同样,率先行动者也会遇到一些不利因素,后来者反而可以获得某些后到的好处,如后来者可以避免先行者所承担的高昂的产品开发和市场开发费用。这里是时机是经济周期或市场条件有关的时机而不是选择绝对意义上的时间。在经济低谷时大量采购,可以获得价格上的优惠,从而降低成本。

 

4)维系合适的质量水平

成本和质量之间相互制约,存在着抉择关系。一般而言维系特定的质量标准需要支付特定的成本,成本和质量之间这种相互制约的关系成为质量标准影响成本的重要因素。产品的质量有赖于顾客需要,产品质量定位应该是不断向顾客的需要靠近或适当超越顾客的现实需要,反映顾客的未来趋向,但成本因素是制约产品质量的决定性因素。成本与质量存在依存关系,而质量与价格也存在依存关系。一般说来,成本投入越多,质量就越有保证,在市场上的售价就会越高,或者占有的市场份儿越大,企业可以获得较多的收入,这样企业就可以用因此而增加的收入补偿增加的成本。但顾客在市场上追求的是以较低的价格获得较为满意的质量标准的产品,顾客对价格的敏感性及竞争限制了价格的上行空间。

 

第三节

旅行社财务核算与财务分析

 

一、旅行社财务核算

旅行社财务核算相对于工业、商业企业而言有其独特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会计科目的使用、收入成本的确认与计量等方面

 

  (一)主要会计科目

  旅行社提供的产品主要是团体包价旅游,通过大力宣传旅行社产品,吸引顾客前来报名,游客到旅行社报名参加旅游,首先先向支付全额或部分旅游款,顾客的旅游款构成企业的销售收入。旅行社组织客人到目的地旅游,需要支付当地旅行社接待费以及租车费、机票费、住宿费、餐费、保险费、门票费等,这些费用构成了旅行团队的成本。由于行业特点,注定了旅行社基本上不存在存货核算的问题。因此,在财务核算方面,涉及资金收付的会计科目成为旅游业会计最常用的科目。

 

  1、应收帐款

旅行社接待的顾客有两种,一种是否团队游客,一种是散客。就团队游客而言,旅行社开拓一些大型企业客户,为了给员工提供较好的福利政策,以体现企业的凝聚力,一般都会定期组织员工外出考察,委托旅行社组织员工进行观光旅游或度假旅游活动,由企业承担全部或大部分的旅游费用这些企业多属于旅行社的固定客户,为了维系和这些大客户的良好关系,扩大产品销售量,大多数旅行社会先组织员工出游之后才收款,因此形成企业的应收帐款。

 

核算时: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等到受到该项应收账款时:

借:现金(或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旅行社在营业厅接待的散客,一般情况下不存在应收款项的问题。

 

核算时:

借:现金

  贷:预付帐款

预付帐款核算主要是组团旅行社支付当期组团出游的旅游费用。

 

支付旅游款时:

借:预付账款

贷:现金(或银行存款)

 

月末结转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预付账款

 

  3、应付帐款

该科目核算本企业支付前期及当期应付而未付的旅游团款。

 

核算本期应付未付的旅游团款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应付账款

 

当应付账款兑现时:

借:现金(或银行存款)

贷:应付账款

 

  4、预收帐款

该科目核算本期收到的旅游团款。当旅行社作为地接社,收到组团社部分旅游款,作为组团社预付款项。收到本期旅游团款时:

 

借:现金(或应收账款)

贷:预收账款

 

月末结转收入时:

借:预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收入、成本的确认和计量

一般情况下,旅行社会计的收入是根据与客户签订的旅游合同来确定的,成本的确认则是根据旅游实际发生的费用及与目的地接待旅行社签订的合同来确定。旅游过程中遇到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的给予客人的折扣等则按照实际情况,按照销售折扣来处理。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际工作中,为了简化财务核算的工作量,旅游企业一般在期末确认销售收入及销售成本。

 

1.旅行社收入的核算

为确保如实反映经营情况,旅行社财务应设置“主营业务收入”会计科目。该科目核算企业各项主营业务的收入,借方反映结转本年利润的数额,贷方是反应取得的营业收入。结转后本科目应无余额。旅行社主营业务收入分散客收入和团队收入两种。分别进行核算。

 

1)接待散客收入,一般以现金结算。其核算方法为:

收到旅游款项:

借:现金(或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期末结转利润:

借:主营业务收入

贷:本年利润

 

2)接待团队包价旅游。

旅行社接到部分旅游款作为预付款,其余的旅游款项作为欠账时:

借:现金

贷:预收账款

当旅行社接待的团队旅行结束后已离境,有关企业已将旅游费用结算清单送旅行社。旅行社应按规定结转营业收入。

借:预收账款

    应付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等到收到有关的欠款时

借:现金(或银行存款)

贷:应付账款

 

    期末结转本年利润

    借:主营业务收入

    贷:本年利润

 

    2.旅行社成本的核算。

    旅行社的成本核算,通过主营业务成本这个科目,“主营业务成本”账户属于损益类账户。其核算内容应按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的要求。

 

    旅行社成本的核算分为向相关协助旅游企业现付和欠款两种情况

   (1)旅行社对有关费用现付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现金(或银行存款)

    期末时,结转本年利润: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2)旅行社对有关费用一部分预付,一部分以欠款的方式支付时:

    借:预付账款

    贷:现金(或银行存款)

旅行社接待任务完成,旅游者顺利离开本地,有关单位送来结算单时,按收入和成本相配比原则,结算主营业务收入的同时,必须结转相应的主营业务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应付账款

 

    预付账款

    旅行社支付前期欠款时

    借:应付账款

    贷:现金(或银行存款)

    期末结转本年利润时: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需要注意的是,在具体运用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付账款及预收账款科目时,需要设置二级科目进行明细核算。鉴于旅游企业的客户非常多,而且很多客户在一个会计年度可能只有一次业务发生。因此,在当前大部分企业均已经实行电算化的情况下,如果在财务软件中各科目下分别设置二级科目,则随着时间的推移,二级科目将不可胜数。因此旅行社应设置手工明细进行辅助核算,这也是旅游业企业独特的较为繁琐的工作。

 

(三)旅行社其他费用的核算

旅行社的其他费用是指在经营管理过程所耗用的但却不能直接归集到某一成本对象的那部分,包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随着科技的发展,它们在旅行社的经营支出中占有的比重越来越大,是成本费用中变化最大的一部分。对此,必须正确核算这部分内容,以便找出这些费用,并加以控制。这将对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营业费用的核算

营业费用是指旅行社各营业部门在经营业务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对营业费用的核算是通过“营业费用”这个科目进行的,分以下几种情况:

 

1)当旅行社直接支付营业费用时:

借:营业费用

   贷:现金(或银行存款)

 

2)转账摊销由本期应当承担的费用,如营业部门本期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

借:营业费用

   贷:累计折旧

 

3)按权责发生制原则,预提本期应当承担的但并未发生的费用,如营业部门预提的大修理费用:

借:营业费用

  贷:预提费用

等到实际支付时:

借:预提费用

  贷:现金(或银行存款)

 

2.管理费用的核算

管理费用是指旅行社管理部门为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而发生的各项费用。管理费用的核算通过“管理费用”这个账户,分三种情况:

 

1)当旅行社直接支付管理费用时:

借:管理费用

  贷:现金(银行存款)

 

2)转账摊销由本期应当承担的费用,如管理部门本期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或摊销公司的无形资产:

借:管理费用

  贷:无形资产(或累计折旧)

 

3)按权责发生制原则,预提本期应当承担的但并未发生的费用,如管理部门预提的大修理费用:

借:管理费用

  贷:预提费用

等到实际支付时:

借:预提费用

  贷:现金(或银行存款)

 

3.财务费用的核算

财务费用是旅行社在筹资过程中发生的费用,通过“财务费用”这个科目可算,分两种情况:

 

1)当旅行社直接支付财务费用时:

借:财务费用

  贷:现金(银行存款)

 

2)按权责发生制原则,预提本期应当承担的但并未发生的费用,如预提的借款利息:

借:财务费用

  贷:预提利息

等到实际支付时:

借:预提利息

  贷:现金(或银行存款)

 

4.旅行社税务的核算

旅游企业属于服务行业,涉及的税种主要有营业税、教育费附加、城市维护建设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印花税、车船使用税、房产税等。其中营业税的处理方法按照销售收入扣除销售成本后的毛利额乘以适用税率确认,在财务处理时要引起注意。其余税种的核算与其他行业相同。

 

当税费发生时:

借:应交税金

  贷:现金(或银行存款)

 

旅行社财务分析

 

财务分析,就是将错综复杂的会计数字转化为简单明了的财务信息,以增强财务会计资料对经营者的有用性

 

企业经营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经营者往往由于许多客观的和主观的因素使企业经营发生不良后果,如资金没有适度的调配,生产组织控制不佳,销售过程工作失误等。要避免这种情况发生,经营管理者必须连续不断地进行财务分析,以期迅速获得企业的重要财务信息,随时了解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以及引起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变动的原因以便采取必要的措施和有效方法,应付瞬息万变的不同情况。   

 

(一)财务分析的目标 
   财务分析的目标是指财务分析者通过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分析研究想要达到的、或应该达到的预期效果和境地。

 

1)评估企业过去的经营绩效。通过财务分析,经营者了解企业过去一段时期的经营绩效,如企业的净利多少,投资报酬率高低,销货量大小,现金及营运资金流量的流动速度快慢。通过与同行业相互比较,总结企业的经营得失,对企业有一个正确的定位


  (2)衡量企业目前的财务状况。 通过财务分析,经营者扼要地观察企业目标完成得如何,企业目前财务状况怎样,掌握企业目前的财务状况,如企业现在所拥有的资产价值是多大,各项资产的投资比例是否合理,对外债务是否过多,可使用的现金数额、存货数额以及负债与权益的比例关系是否恰当。展示企业目前财务状况的真象并进一步了解影响企业经营目标完成得好与坏以及财务状况优劣的具体原因,估计企业未来发展的潜在能量。以便经营者采取措施,改进工作;

 

3)预测企业未来发展的前景。 经营者通过对企业现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研究,针对目前的情形,科学地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拟定未来发展方案,作出正确的经营决策。发展方案一经确定,将影响企业未来的发展,尤其对财务方面的影响更为深刻。

 

(二)财务分析的内容

 

   1.企业经营业绩分析

 

1)主要内容

企业经营业绩分析包括分析企业收入的构成情况和企业的盈利能力以及成本费用对企业利润的影响企业的收入主要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其中,主营业务收入是企业最重要的收入指标,对该指标的分析,可采用本期收入和以前年度同期相比较,一般使用最近三年的数据为好。在主营业务收入分析过程中还要注意各收入项目在收入总量中所占的比重,以便了解企业主营业务在同行业中的地位和发展前景。主营业务收入应占有企业总收入的绝对份额,否则,该企业被认为是处于非正常经济状态或主营业务不突出;对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主要采用利润指标,通过对该指标的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的盈利水平和企业发展前景。通过观察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及营业外净收入在企业利润总额中所占的份额,还可以评价企业利润来源的稳定性成本费用是影响企业经营利润的重要因素,在收入一定的条件下,成本费用越低,企业的利润就越大,反之亦然。这可通过销售利润率或成本费用利润率来验证。 同时需要对成本费用作进一步的分解,以便了解各成本费用项目所占的比重,从而使企业管理者可以有的放矢的压缩有关开支,达到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

 

   (2)主要分析指标


    1 销售净利率
    公式:销售净利率=净利润 / 销售收入×100%

这里的净利润是指税后利润。该指标反映每一元销售收入带来的净利润是多少。反映销售收入的收益水平。企业在增加销售收入的同时,必须要相应获取更多的净利润才能使销售净利率保持不变或有所提高。销售净利率可以分解成为销售毛利率、销售税金率、销售成本率、销售期间费用率等指标进行分析。


    2销售毛利率
    公式: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
    表示每一元销售收入扣除销售成本后,有多少钱可以用于各项期间费用和形成盈利。销售毛利率是企业是销售净利率的最初基础,没有足够大的销售毛利率便不能形成盈利。企业可以按期分析销售毛利率,据以对企业销售收入、销售成本的发生及配比情况作出判断。


    3)资产净利率(总资产报酬率)
    公式:资产净利率=净利润/ [(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2]×100%
    把企业一定期间的净利润与企业的资产相比较,表明企业资产的综合利用效果。指标越高,表明资产的利用效率越高,说明企业在增加收入和节约资金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否则相反。资产净利率是一个综合指标。净利的多少与企业的资产的多少、资产的结构、经营管理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影响资产净利率高低的原因有:产品的价格、单位产品成本的高低、产品销售的数量、资金占用量的大小。

 

    4)净资产收益率(权益报酬率)

公式: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 [(期初所有者权益合计+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2]×100%

净资产收益率反映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投资报酬率,也叫净值报酬率或权益报酬率,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是最重要的财务比率。杜邦分析体系可以将这一指标分解成相联系的多种因素,进一步剖析影响所有者权益报酬的各个方面。如资产周转率、销售利润率、权益乘数。另外,在使用该指标时,还应结合对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 “ 待摊费用进行分析。

 

2.资产管理效率分析

1)主要内容
   对于企业来说,各项资产运转能力的强弱,体现了管理者对现有资产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率。资产使用效率越高,周转速度越快,反映了资产的流动性越好,偿还债务的能力越强,企业的资产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对资产管理效率的分析,主要是通过以下指标来进行,即应收帐款周转率、投资报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


  对应收帐款周转率,通常可采用帐龄分析法,重点分析应收帐款的质量状况,评价坏帐损失核算方法的合理性,对于呆帐和坏帐,还要具体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对投资报酬率的分析主要是看投资期限和投资回收期,从而可知企业的投资是否有效,投资风险的程度有多大。对三大资产(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和总资产)周转率的分析,主要是看企业对资产的使用效率,是否有不良资产。

 

2)主要分析指标

1应收账款周转率

公式: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

 

表示在指定的分析期间内应收账款转为现金的平均次数。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说明其收回越快。反之,说明营运资金过多呆滞在应收账款上,影响正常资金周转及偿债能力。应收账款周转率,要与企业的经营方式结合考虑。以下几种情况使用该指标不能反映实际情况:第一,季节性经营的企业;第二,大量使用分期收款结算方式;第三,大量使用现金结算的销售;第四,年末大量销售或年末销售大幅度下降。应收账款周转率反映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也就是年度内应收账款转化为现金的平均次数,它说明应收账款流动的速度,用时间表示的应收账款周转速度是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也叫平均应收账款回收期或平均收现期。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公式: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 / 应收账款周转率
                         =(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 / 销售收入
    表示企业从取得应收账款的权利到收回款项、转换为现金所需要的时间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说明其收回越快。反之,说明营运资金过多呆滞在应收账款上,影响正常资金周转及偿债能力。


    2)投资回收期

公式=原始投资额/每年现金净流入量

回收期是指投资引起的现金流入累计到与投资额相等所需要的时间。它代表收回投资所需要的年限。回收期越短,对企业越有利。

 

3)会计收益率

公式:会计收益率=年平均净收益/原始投资额×100

会计收益率计算简便,应用范围很广,它在计算时使用会计报表上的数据,以及普通会计的收益和成本观念。这个指标越高,对企业越有利。

 

4流动资产周转率
    公式:流动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期初流动资产+期末流动资产)/2]
    流动资产周转率反映流动资产的周转速度,周转速度越快,会相对节约流动资产,相当于扩大资产的投入,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而延缓周转速度,需补充流动资产参加周转,形成资产的浪费,降低企业的盈利能力。 流动资产周转率要结合应收账款一并进行分析,和反映盈利能力的指标结合在一起使用,可全面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


    5)总资产周转率
    公式: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2]
    该项指标反映总资产的周转速度,周转越快,说明销售能力越强。企业可以采用薄利多销的方法,加速资产周转,带来利润绝对额的增加。总资产周转指标用于衡量企业运用资产赚取利润的能力。经常和反映盈利能力的指标一起使用,全面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


   3.偿债能力分析

1)主要内容

偿债能力是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包括偿还短期和中长期债务的能力。偿债能力是债权人最关心的,鉴于对企业安全性的考虑,也越来越受到股东和投资者的普遍关注。企业的偿债能力主要是通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股东权益比率和利息保障倍数来进行。

 

2)主要指标
      1)流动比率
     公式:流动比率=流动资产合计 / 流动负债合计
     体现企业的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企业能否偿还短期债务,要看两个方面,短期债务的多少和可变现流动资产的多少。短期债务越少,则流动比率越大,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强。如果用流动资产偿还全部流动负债,企业剩余的是营运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营运资金),营运资金越多,说明不能偿还短期负债的风险越小。一般情况下,营业周期、流动资产中的应收账款数额和周转速度是影响流动比率的主要因素。


      2)资产负债比率
     公式: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 / 资产总额)×100%
     表示债权人提供的资本占全部资本的比例。该指标也被称为举债经营比率。负债比率反映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获取利润的能力。比率过低,说明企业负债经营的意识不强,比率过高,企业的财务风险太大。如果企业资金不足,依靠欠债维持,导致资产负债率特别高,偿债风险就应该特别注意了。


    3)产权比率
    公式:产权比率=(负债总额 /股东权益)*100%
    反映债权人与股东提供的资本的相对比例。反映企业的资本结构是否合理、稳定。同时也表明债权人投入资本受到股东权益的保障程度。一般说来,产权比率高是高风险、高报酬的财务结构,产权比率低,是低风险、低报酬的财务结构。从股东来说,在通货膨胀时期,企业举债,可以将损失 和风险转移给债权人;在经济繁荣时期,举债经营可以获得额外的利润;在经济萎缩时期,少借债可以减少利息负担和财务风险。


    4)有形净值债务率
    公式:有形净值债务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无形资产净值)]×100%
    产权比率指标的延伸,更为谨慎、保守地反映在企业清算时债权人投入的资本受到股东权益的保障程度。不考虑无形资产包括商誉、商标、专利权以及非专利技术等的价值,它们不一定能用来还债,为谨慎起见,一律视为不能偿债。从长期偿债能力看,较低的比率说明企业有良好的偿债能力,举债规模正常。

 5)已获利息倍数
    公式: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 / 利息费用
                    =(利润总额+财务费用)/(财务费用中的利息支出+资本化利息)
    通常也可用近似公式:
  已获利息倍数=(利润总额+财务费用)财务费用
    利息保障倍数说明的企业利润偿还借款利息以后还有多大盈余只要已获利息倍数足够大,企业就有充足的能力偿付利息企业的经营风险越小。企业要有足够大的息税前利润,才能保证负担得起资本化利息。该指标越高,说明企业的债务利息压力越小。


  4.现金流量分析


   1)分析内容

现金流量是用来反映企业创造净现金流量的能力。对现金流量的分析,有助于经营者了解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现金流入、流出的信息及变动的原因,评价本期收益质量,预测未来期间的现金流量,揭示企业的财务结构和偿还债务的能力,判断企业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对现金收支进行调节的余地,揭示企业盈利水平与现金流量关系。由于现金流量的客观性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对现金流量的分析,可以对其他指标的分析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

 

对现金流量分析包括财务弹性分析、收益质量分析等

 

2)主要指标

  1)资产的流动性分析

 现金到期债务比

公式:现金到期债务比=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 本期到期的债务

本期到期债务=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应付票据

以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量与本期到期的债务比较,可以体现企业的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企业能够用来偿还债务的除借新债还旧债外,一般应当是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才能还债。
   ②现金债务总额比
   公式:现金流动负债比=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期末负债总额
   这个比率同时也体现企业的最大付息能力。比率越高,企业承担债务的能力越强。只要能按时付息,就能借新债还旧债,维持债务规模。计算结果要与过去比较,与同业比较才能确定高与低。


   2 获取现金能力分析

 ①销售现金比率
    公式:销售现金比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 销售额
    反映每元销售得到的净现金流入量,其值越大越好。计算结果要与过去比,与同业比才能确定高与低。这个比率越高,企业的收入质量越好,资金利用效果越好。


     ②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
    公式: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 期末资产总额
    这个指标说明企业资产产生现金的能力,其值越大越好。把上述指标求倒数,则可以分析,全部资产用经营活动现金回收,需要的期间长短。因此,这个指标体现了企业资产回收的含义。回收期越短,说明资产获现能力越强。


   3财务弹性分析 
     现金满足投资比率
    公式:现金满足投资比率=近五年累计经营活动现金净流 / 同期内的资本支出现金股利。

说明企业经营产生的现金满足资本支出、发放现金股利的能力,其值越大越好。比率越大,资金自给率越高。达到1,说明企业可以用经营获取的现金满足企业扩充所需资金;若小于1,则说明企业部分资金要靠外部融资来补充。


    ②现金股利保障倍数
    公式:现金股利保障倍数=每股营业现金流量 / 每股现金股利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 现金股利
    该比率越大,说明支付现金股利的能力越强,其值越大越好。分析结果可以与同业比较,与企业过去比较。


    4收益质量分析

净收益营运指数

公式:净收益营运指数=经营净收益 /净收益=(净收益-非经营净收益)/净收益

通过净收益营运指数的历史比较和行业比较,可以评价一个企业的收益质量。这个指标越高,说明企业的收益质量越高越小,则反映企业的收益质量不够好。

 

本章案例分析

 

诚信是金 旅行社呼唤信用制度

 

资料显示,自1989年国际旅游业已经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我国旅行社间的市场客源竞争也日趋激烈。为了争取客源,我国旅游市场出现了恶性的削价竞争、延期收款的竞争,一时间“先接待,后收费”似乎成了行规,旅行社不得不被动地参与到这种病态的“信用销售”中,因为“不参与就意味着没有业务可做”(某旅行社总经理语)。这种竞争给了一些境外旅行社可乘之机,他们肆意抬高推迟付款的期限,还要求国内的旅行社承诺同意。这种竞争也给国内一些不良的旅行社可乘之机,他们长期恶意拖欠账款,形成呆账死账。这种竞争最终造成了旅行社应收账款居高不下,流动资金严重短缺,服务质量难以保障,旅行社间信用关系不断恶化,旅游市场一片混乱,使得旅游行业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入世的大背景下的健康发展蒙上了阴影。 

 

点评:建立旅行社信用制度,是当前旅游界议论最多的话题。“信用”是旅行社立社之本,是一把尺子,可以度量一个旅行社公信力的程度;“信用”也是一面镜子,可以照见一个旅行社整体素质的好坏;“信用”更是一个试金石,可以检验一个旅行社的承诺和广告宣传是否真实。旅行社要发展壮大就要靠信用树品牌;靠信用保质量;靠信用开拓市场;靠信用出效益。一句话,信用是旅行社的生命。

 

一. 旅行社之间要讲信用

组团社与接待社之间的信用关系,是开展旅游业务的基本条件,组团社对旅游团的信用承诺,靠接待社的信用体现,接待社对旅游团的质量信用,就是对组团社的信用体现。在加强旅游市场整顿的运作中,旅行社逐步从松散型向集约型发展,小、散、弱的旅行社不断被旅行社集团公司接纳,成为大旅行社的接待社或者代理社,通过契约形式,明确约定权利义务,从吃、住、行、游、购等方面都做到明确约定,将旅行社之间的信用纳入合同法调整范畴,信用有了法律保障,这一类旅行社的信用程度普遍较高。旅行社之间的信用建立,要从解决“三角债”入手,乙方不因丙方旅行社的欠款为由欠甲方旅行社的款,也不采取互相冲团的结算措施,凡是有损旅行社信用的行为一概不为,如果这样,建立旅行社之间的信用就有了基础。

 

二、建立旅行社与旅游者之间的信用

旅行社与旅游者之间的关系是经营者与旅游消费者的关系,旅游者向旅行社购买一次旅游消费产品,却不像到商场买一件物品,可以一目了然,而旅游产品只有在旅游消费过程中通过感受来衡量已购买的旅游产品的服务质量,所以旅行社的信用尤其重要,国家旅游局制定的《旅行社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八章专门规定“旅游者的权益保护”。旅行社提供的服务即使是与旅游者事先约定的标准,在服务中所提供的服务也不得低与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有的项目还是强制性的。如旅行社投保旅行社责任险,不因旅游者未交保险费而免除旅行社为旅游者投保意外险的责任。旅行社的信用在于旅行社是否提供了符合约定价格的旅游服务质量,旅游服务质量包括有形产品质量和无形产品质量两部分,是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享受到服务劳动的使用价值,得到某种物质和心理满足的一种感受。旅游服务质量具有知识性、舒适性、文明性、时间性、经济性等特点。旅行社的信用从广告词开始,其宣传要符合客观实际,其承诺与履行的服务要一致,否则谈不上信用。

 

三、建立旅行社与相关旅游企业的相互信用

旅行社具有产品组装、销售的职能,要将旅游活动涉及行、住、食、游、购、娱等方面的旅游产品采购组装,再销售给旅游者,这就涉及到与各旅游相关企业的信用问题。旅行社与旅游相关企业的信用无不涉及到旅游产品质量,旅行社不得因其他旅游企业的信用影响而降低服务标准,损害旅游者的的合法权益,因此旅行社还承担着信用补救的责任。如采购的旅游产品有缺陷,旅行社就不能原封不动地销售给旅游者,而要采取补救措施,使旅游产品达到能够满足旅游者的要求,即使旅行社要遭受经济损失也不得转嫁给旅游者,旅行社始终要对旅游者负责,所受损失可通过法律渠道向相关旅游企业索赔,旅行社对相关旅游企业也一样要讲信用,往来帐款要在约定的时间内结清。只有讲信用,才能更顺利地采购到优质的旅游产品,保证旅游者的需求。

旅行社的信用,是一个政治概念,也具有经济内容,旅行社有了信用,在社会上才会有良好的形象,才会赢得更多的客源,更多的业务增长,最终带来的是效益的丰厚回报

 

案例思考

        1. 旅行社为什么要呼唤信用制度?

        2. 我国旅行社为什么诚信缺失?

        3. 如何构建旅行社信用制度

 

本章小结

本章首先分析了旅行社的资产管理,共分为三部分:旅行社的流动资产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和无形资产管理。分别介绍各部分的概念、特征、项目构成、进行管理的意义和必要性、管理的内容和主要指标分析。

 

第二部分介绍了旅行社的收入和成本管理。在旅行社的收入管理中,明确了收入的概念及组成、收入的特点,旅行社如何进行收入管理:首先旅行社应分清收益、收入和利得的界限;其次旅行社应正确确认和计量收入的时间;再次.旅行社应及时结转与收入相关的成本和记录与收入相关的税金;最后旅行社要选用正确的计量方法。在旅行社成本管理中,旅行社要了解旅行社成本费用管理的意义和必要性,旅行社进行成本核算的方法,最后的落脚在旅行社如何降低成本。

 

第三部分是关于旅行社财务核算与财务分析。在旅行社财务核算中,要清楚主要会计科目,最重要的是对收入、成本的确认和计量的核算和旅行社其他费用的核算;在旅行社财务分析中,首先是财务分析需要达到的目标 ,其次是财务分析的内容,包括企业经营业绩分析、资产管理效率分析、偿债能力分析和现金流量分析等。

 

关键概念

    资产 成本 收入 财务分析 财务核算

 

复习思考题

        1. 旅行社资产管理的内容包括哪些?

        2. 如何对旅行社流动资产进行管理?

        3. 如何对旅行社固定资产进行管理?

        4. 如何对旅行社无形资产进行管理?

        5. 如何对旅行社收入进行管理?

        6. 如何对旅行社成本进行管理?

        7. 在旅行社财务核算有哪些重要的会计科目?

        8. 对旅行社财务分析的内容包括哪些?

 

课堂讨论题

        1. 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旅行社“三角债”的认识。

        2. 举例说明旅行社有哪些成本核算的方法。

 

实训题

    结合案例,说说旅行社怎样进行财务分析。